并非每个内容产业都有一个iTunes。教材、漫画以及所有纸质媒体的自救路径

创作乌托邦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李晨蕾  |  阅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段关于学生生涯的记忆都伴随着一种茫然无措的痛苦:台上,导师以不可置疑的口吻列举着一部部厚重教材的名单;台下,临近大考的学生们惶恐地埋头速记着,生怕有半点遗漏。

某种程度上,这些年轻学子们与排在医院药房窗口前的病人有着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即使心怀忿满,他们也不惜将口袋里的最后一分钱交给制药商或教材出版商,因为后者兜售的东西—健康和教育—实在美妙。

于是,与专医师的专利药品一样,知名教授所著的教材也成为了顶礼膜拜的对象,而与这种神圣权威相伴的,当然就是同样可望而不可及的价格。是的,一个已无需赘述的事实是,有正当需求、有政策优惠、又有市场垄断的教材出版业,长久以来都是各出版社绞尽脑汁意图挤进的“黄金之地”。在美国,这是个有着55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而在中国,图书发行部门70%90%的利润也都要靠教材发行来维系。

不过,“好日子”似乎已快终结。感谢今天这个如此多元而开放的时代,让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能迅速掌握一些商业和科技这两个当下最时髦且实用的技能—前者让他们通过在二手市场的频繁交易,将一本价格不菲却使用率实在不高的《有机化学》发挥到极大功效;而后者,则利用互联网展开了对传统出版商最“残酷”的报复。

愤怒的“奇客”

两年前,一个网名为“奇客人”(Geekman)的大学生终于受够了要价离谱的专业教材,于是他开创了一个名为Textbook Torrents的网站,专门提供教科书分享服务。登陆其主页,人们会看到一条极具煽动与挑衅意味的“欢迎词”:“眼下,有如此少的扫描版教材在流通,而这就是我们要改变的。机会就在你身边的教科书上,找台扫描仪扫描吧!”

据“奇客人”自己介绍,该网站目前已拥有将近10万的用户以及8万部书籍,下载量更是估计在1000万人次左右。用户只要建立一个账户并免费下载一件软件程序,就可以轻松使用这款叫做BitTorrentBT)的流行点对点下载系统了。

这样辉煌的成绩自然引起了包括培生集团(Pearson Education)在内的出版巨头们的警觉。这些旗下教材动辄就标价上百美元的商家,今年七月份已利用各种手段,意图迫使Textbook Torrents退出“战场”。而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最终也让这个势单力薄的学生在最近关闭了网站。“我听说一些富有声望的机构将针对我个人提起法律诉讼。”“奇客人”通过网络聊天系统解释道。

但不是所有挑战者面对“权威”都会示弱,比如被称为世界最大的“BT下载”网站PirateBay。这家瑞典公司将自己形容为“反版权组织”,并骄傲地宣称,它从来没有因为版权拥有者的要求而删除过任何一首音乐、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款软件以及一本包括教科书在内的电子图书。一次,当一家出版社质问PirateBay会把版权费寄到哪里时,网站不仅把此信件原封不动地刊登出来,还附上了充满嘲讽的回应—“网络出版服务”。

诚然,向数字过渡是所有纸质媒体都正在经历的问题,但这种转变之于常年享有特殊待遇的教材出版业却显得更为激进。与近来备受关注的数字音乐发行相比,将教科书数字化会更加困难,拷贝和粘贴一本1300页的《有机化学》,需要的时间要大大长于下载一整张专辑,这也让教材出版商们受着某种程度的保护。

然而另一方面,这同时是他们噩梦的开始。被“压抑”得太久的学生们有时已不仅仅单纯为了节省一笔钱,而是出于一种近乎“复仇”的心态甘愿搭上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这所带来的快感可要比买卖一本没怎么动过的旧书强烈得多。据调研数据显示,两周之内,此类网站的教材下载量可攀升5倍。

其实,相比对发行商与作者毫无好处的旧书交易,数字发行却可以提供给出版商一个打击二手市场的有效方法。而且除了兜售图书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按时间订阅的方式开拓网上的渠道租赁生意,从而彻底转变业务模式。

是的,与音乐一样,曾经高高在上的垄断者也不得不开始面对现实(详情参看《环球企业家》20081月下《新音乐之声》一文)。比如发行麦克马瑞教授《有机化学》的圣智学习(Cengage Learning)就将为期两个学期的“使用卡”于自己网站上提供给师生。

不仅是发行商,原创者也看到了抗拒网络的不利。虽然走传统的发行路线,可以让麦克菲教授通过其所著的《经济学简介》即刻赚上10万余美元,但由此却会损失大批潜在读者。“这个市场运行得并不好。”他抱怨说,“我们拥有知识,但却传达不出去。”因此,麦克菲选择了将它免费提供到网上。而经济学的热潮加上这种开放的姿态,也确实对其实体图书起到了促销的作用。

而一位工程学教授理查德·巴拉尼克(Richard G. Baraniuk)则对免费发行教科书有着更为“天真”的憧憬。他创立的这个名为Connexions的开源知识库让原作者在受版权保护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著作公开,并允许其他老师或普通学生编辑修改,以便使该专业的教材更为完善。“我们要做的是把教科书发行由一种管道变成一种生态系统。”没错,巴拉尼克所说的这种生态系统早已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了,比如“维基百科”,或者更为广泛的交互社区。

[---分页标志符---]

为未来准备

如果说教科书行业中的变化是一种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因为图文并茂及连贯的故事性而拥有强大读者群的连环画及科幻小说产业,在仍处于蓬勃上升态势的时刻主动拥抱网络,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纸张,赋予了这种类型的书籍许多无法言说的特殊优势及意义。其易携带性催生了遍布在日本地铁中的“漫画文化”;快速地翻阅还孕育出动画产业(说不定这种阅读习惯也启迪了搜索引擎网站);而亲手抚摸书页及其上人物的感觉,则是释放了双手的电子书所无法提供的;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将这种漫画艺术在一个至多20余寸的显示屏上呈现,如何保证其叙述的连续性?换句话说,不同于其它媒体形式的简单移植,从油印跳跃到象素,对以画面为主要内容的该类出版物来说,意味着的则是其核心本质的巨大颠覆。

然而回想一下你上次读书是什么时候,再看看如今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浏览网络上的图文,就会清晰地知晓,无论当下是否有现实的必要、无论改变是如何的痛苦和艰难,提前为自己在数字时代找到一条出路都是明智之举。因为说不定,突然一天深夜,在被窝里伴随着不愿睡觉的孩子们的已不再是一只手电筒和一本连环画,而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了。

这也是为什么创作了《蜘蛛侠》等知名作品的神奇漫画公司(Marvel)去年推出“无限数字漫画”(Digital Comics Unlimited)订阅服务的原因。每年交付50美元后,用户就可以在线浏览将近5000部漫画。这无疑会对纸质图书起着良好的补充和推广。

而在阅读体验性上,公司也针对网络的特性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推出所谓的“动作漫画”(motion comics),即借助可调整的视觉焦距以及赋予角色简单的动作,并请知名演员为其配音,从而在文本现有的基础上增添动画的感觉。

不错,虽然无法完全笃定未来出版业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但海量的互联网无疑给商家提供了一个样本库庞大的市场调研工具。而且由于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出版行业由“作者→出版社→印刷厂或复制厂→发行商→零售商→读者”组成的冗长流程,而将其简化为“作者→(出版社→)网络平台→读者”,或者干脆是作者与读者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对接,这就使寻找正确的受众群并获得及时反馈的工作容易了许多。

其作品曾一度超越《哈利波特7》跃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停留了14周之久的科幻小说作家斯蒂芬妮·梅耶(Stephenie Meyer),今年8月发表了其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系列小说《暮色》(Twilight)四部曲中的最后一本。一上市,便获得了320万册的发行订量。除了丰富的想象力外,这个已有三个孩子的母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利用了网络。

在《暮色》主题网站上,不仅刊登着梅耶的作品,还有其创作灵感的介绍。通过MySpace等社交网站,她和读者进行着积极的交流,尽可能回答他们对于其作品和生活的一切好奇,并且组织了诸如舞会等和读者面对面的活动。一名普通的主妇甚至站在书中人物的角度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是的,网络之于出版业的真正影响其实在于,它将打破传受双方以往的单向流通模式与各自固守的地位,从而将原先垄断着话语权的文化“精英”们逐渐拉下“神坛”。

共享的世界

生活就是那么有趣,像PirateBay这样否定版权的极端主义者,以及巴拉尼克教授这样向往“知识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者事实上却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网络免费共享手法,这似乎说明了一个大势所趋—只不过,前者由于没有得到授权而时常面临着被起诉的纷扰。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网络上存在着许多历史和当代杰出人物的详尽介绍,却缺乏他们高质量且免费照片的原因所在了。但当日本网络企业家及社会活动家伊藤穰一(Joichi Ito)在维基百科上注意到这点时,他还是感到了震惊。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伊藤开始有意地把自己的莱卡镜头对准他在世界各地所能遇到的任何人。这其中包括O'Reilly媒体公司的创始人提姆·奥莱利、维基的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甚至是伊藤自己的家庭成员。他将这些照片结集成书,今年九月,这本名为《自由心灵》(Freesoul)的图册不仅在亚马逊上出售,还将放在网络上供人们免费下载、使用以及重新出版—只要他们注明引用来源。

比起其他作者,伊藤的类似举动有着天然的便利性,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Creative Commons(创意共享 简称CC)的现任执行总裁。2001年,一群计算机及知识产权法方面的专家有感于法律对网络分享的阻碍作用,于是创立了这么一个能让所有人受益并方便使用的“创新资源池”,通过一套标准化的许可证,让人们拥有处理自己创意作品的权力。

去年年底正式接管CC后,伊藤凭借着在商业界的人脉,试图将这个非营利性组织转变为一个有着强大规模市场的国际品牌。目前,不仅巴拉尼克教授这样的学术界,就连微软、Google以及雅虎等商业巨头都是其许可证的使用者。

不过最初,CC还是因为被误解为一个反版权的组织而受到一些行业的抵制。“我们不是版权的代替,而是与其配合让人们可以轻松地决定哪些版权他们想授予,哪些想保留。”其创意总监艾瑞克·施托伊尔(Eric Steuer)对《环球企业家》解释说。虽然他们也相信,未来这个世界上应该有越来越多不受版权限制的资源,但目前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版权依然在促进创新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当网络已越来越接近为主流媒体时,对于出版业,也许并不能就此判定纸质出版物的“死刑”,但却一定意味着,这个常与“传统”一词挂钩的产业,在未来必将会转变为一个需时刻根据市场迅速作出反应的创意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