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中方合作伙伴?这家老字号金融巨头再次试探中国监管层的容忍度

花旗险棋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6年4月号  |  作者:本刊记者 冯桔  |  阅读:

换一个中方合作伙伴?这家老字号金融巨头再次试探中国监管层的容忍度

眼下可能正是花旗中国最为难熬的时刻。

这家在华拥有百年老招牌的跨国巨头正在等待一场并购战的结果,而这个并购游戏几乎是一场“世界大战”。在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无贱卖的喧嚣声中,花旗在广东发展银行的引资重组中从40个入围者中杀出,为此它惊动了美联储,甚至搬动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亲自助阵。

2005年12月28日,竞标结果公布,花旗领衔的团队以241亿元,溢价2.27倍的报价成为签约性谈判的主选团队,而法国兴业银行团队是第一备选团队,平安保险团队则是第二备选团队。

1月底,广东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广东发展银行引进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现有规定问题的请示》,但花旗目前还未收到来自中国政府的特批许可。

法国兴业似乎同样充满信心,其亚太区传讯主管田乐汉(Laurent Tison)日前对媒体表示:“我们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在游戏之中”。

变数似乎还不仅仅存在于鏖战本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会间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商业银行改革要坚持国家绝对控股”,这一政策信号恐怕陡增花旗的忐忑。并购广发银行85%股权的花旗方案恰恰突破了“外资机构在中国一家银行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25%”的上限,根据花旗和法兴的竞购方案,以花旗为首的财团将把广发行40%至45%的股份分配给花旗,法兴则只要求持有25%。

花旗会赢吗?在众多外资金融巨头阔步行进中国的时候,花旗似乎已经错失太多良机,它正在被更多的对手超越。为了入股广发,花旗在2005年底终止了与上海浦发银行的排他性协议,并进而失去了浦发的控股权。花旗所付出的代价已经不小。

【鸡肋婚姻】

“花旗被后来者追上,客观原因可能就是进中国太早,没有想到中国金融改革的速度如此之快。” 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如此评价道。

花旗银行作为第一家美资银行于1902年来到上海,开立了在亚洲的第一家分行。1993年花旗成为首家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的外资银行,也是首家获得在上海、深圳经营人民币业务执照的美资银行。

2002年花旗携手浦发,这在当时被誉为外资行在中国金融业的重大突破,也使花旗在中国的业绩走到一个风光的颠峰。花旗银行购入浦发18075万股,握有浦发4.62%的股份。虽然比例不高,但却被冠以“战略投资者”的称谓,花旗向浦发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协助后者开发双币种结算的信用卡。双方还约定在合适时机,花旗可以进一步增持,有望成为浦发的最大股东。

此时的花旗银行,在与中资银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走在其竞争对手的前面。可惜,随后就发生形势逆转,花旗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再受挫。

在中国市场上,花旗很难让人不将它与老对手汇丰放在一起比较。即便是它们自己也习惯了这样的竞争。花旗中国区总裁施瑞德(Richard  Stanley )与汇丰中国区总裁翁富泽(Richard Yorke),尽管一个是地道的美国人,一个是标准的苏格兰裔,但却不吝于表达同样的情绪。当汇丰的Richard看见访问记者手中握着“Citi Group”字样的笔时,会礼貌的给记者换上标有“HSBC”的笔,而花旗的Richard看到面前的摄影师戴着“HSBC”的棒球帽,则会立刻请人给他拿来一顶“Citi”标牌的帽子。

现在,在参股银行、保险、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之后,汇丰已经成为在中国金融业投资最多的外资机构。

一位投行人士这样分析汇丰和花旗不同的中国市场策略,汇丰重视内地市场,用股权投资和自身业务两条腿走路,花旗对自身业务较有信心,认为战略投资者的少数股份只是象征意义,不能带来想像中那么高的盈利。由于此前花旗参股的机构并没有控制权,对管理的介入力度较小,因此对入股不太热衷。
不过,在老对手接连入股了上海银行、平安保险集团和交通银行后,花旗似乎也开始意识到战略投资带来的好处。汇丰2005年年报显示,汇丰的中国伙伴为内地盈利贡献度超过70%。

但这时的花旗反而受制于它与浦发银行的一纸排他性协议。当年完美的婚恋开始有些像一桩老夫老妻的鸡肋婚姻。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力度越来越大,花旗可以选择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在中国建设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花旗和浦发的排他性协议开始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广发行重组,再次旧事重提。

花旗与浦发的合作审慎地集中在信用卡业务,但是花旗和浦发合作的信用卡无论从规模还是品牌上来说,都不是很理想。浦发信用卡中心四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全部是花旗委派。信用卡中心内部人士透露,花旗方面注重风险控制模式,显得死板,发卡过于审慎,而且制定的年费标准要高于国内其他银行,这使浦发方面较为不满,浦发行内部一位人士曾表示,“发卡速度太慢了,慢到董事会无法忍受。”

在浦发方面的强烈要求下,2004年10月,浦发信用卡中心原首席执行官、花旗委派的朱仁焘离开浦发信用卡中心,花旗派来新的首席执行官曾宽扬。此后,花旗才开始改变过于谨慎的作风。在2005年,这张联名卡的发卡量达到了30万张,不过,根据业内信用卡100万是盈亏平衡点的惯例,这张卡还远未收支相抵。
在外界看来,花旗的心开始游离浦发。事实上,一位接近上海银监局的人士透露,花旗舍弃浦发的真正原因是上海市有关部门一直有建上海金融控股公司的计划,而浦发于其中另有安排。2005年12月24日,浦发银行发布的董事会公告:“双方同意根据《战略合作第二补充协议》相互终止相应排他性条款。”

[---分页标志符---]

【背水一战】

花旗中国似乎从未比这一刻更需要赢得广发银行并购战的胜利。

花旗与浦发的分手,看似是一桩完美的离异。解除“排他”协议的时候,浦发高度赞扬了花旗为其所付出的努力。花旗也承诺:积极支持浦发的股权分置改革,并在2008年12月31日前,不出售首期浦发银行股份;进一步增持浦发的股份,愿意在不影响浦发增发7亿股的前提下及监管批准的前提下,通过认购定向发行新股的方式增持浦发的股权到19.9%。

2006年1月18日,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6家浦发银行的股东将股份全部转让给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也受让上海振环实业总公司持有的公司4250万股法人股。这次转让使原来居于第四位的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成为了浦发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即使股改完成,花旗增持到19.9%,也无缘浦发的控股权。

浦发银行董事会办公室杨国平表示,目前只有花旗中国CEO施瑞德在该行任职董事,如果花旗增持到19.9%,有可能会再派驻一名高管。

对于花旗来说,加速其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只有得到广发。

按照花旗集团的业务分类,消费银行包括零售银行、信用卡和消费金融三大部分。由于政策限制,花旗自身可以开展的个人银行服务还相当有限,尽管今年年底按规定开放中国内地居民的人民币业务,但由于网点建设方面的原因,业界普遍认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时间大概在2009至2010年。

浦发与花旗的合作,关键词是“优势互补”;而花旗相中广发,原因在于“定位趋同”。获得一个与自身优势密切贴合的中资银行,花旗等于变相获得零售业务开放,享受到内地居民人民币业务带来的利润。这和交行之于汇丰、建行之于美国银行的重要性并无二致。

尽管花旗的企业文化历来以“aggressive”闻名,它总是坚持在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决定权,但是显然,花旗愿意以逾两倍于账面价值的价格购入广发行股权,绝不是为了控股而控股,原因之一应该是争取在外资禁入的个人人民币存款业务的时间差,早做市场布局。而广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目前是国内唯一宣布赢利的银行。

即便是对于花旗全球,并购广发一战也带有特别的意义。中国大陆创造的收入只占花旗银行亚洲区收入的2%, 而香港占12%,韩国占14%,印度占10%——这些经济体的规模都小于中国大陆。2004年,在花旗银行亚洲区76亿美元的收入中,收益高达26亿美元。如果花旗银行能够在中国大陆开创相当规模地盘的话,其收获不能不令花旗银行的首席执行官查尔斯·普林斯眼睛一亮。

查尔斯·普林斯被公众称为花旗的“救火队员”,这个忙于应付花旗快速扩张年代所患的大企业病带来的麻烦的CEO真心希望达成这个对他来说也许不算大的交易,他给这个对于花旗中国来说较为主动的战略开了一路绿灯。但是,广发能否真的落袋花旗,还需要突破很多政策及法律的禁区,如果花旗成功入主广发,或许意味着中国政府对国内金融机构的保护期持续到2006年年末将成为一句空话。

Tags:  花旗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