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的全功能银行在中国赢得最大政策尺度的台前幕后

瑞银出线

来源:2006年03月 总第120期  |  作者:本刊记者 蔡钰  |  阅读:

欧洲最大的全功能银行在中国赢得最大政策尺度的台前幕后


有件事让Tapner太太不怎么高兴:每到午夜12点,房间四壁上琳琅满目的挂钟就一齐当当作响,良久不息,敲得她脑袋生疼。但她的不悦并没能打消她丈夫的收藏热:RoryTapner先生已经攒了25个古董钟了,其中甚至包括一个中国西周时期发明的日晷。然而收集再多的钟也没能让Tapner先生的时间宽裕一点点。这位收藏家的另一个身份是瑞士联合银行(以下简称“瑞银”)亚太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发明日晷的中国为瑞银“杀”出一条路——当然,尽可能抢在所有对手之前。
  
他的中文名“谭信乐”恰好代表了他对这个任务的态度:信任与欢乐。的确,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让谭信乐高兴的理由有太多了:QFII额度最高;成立了合资基金公司,并且是首家持股比例达到49%的外资机构;以5亿美元换得中国银行1.6%股份,成为策略投资者。其中,最让人瞠目的是一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从苛刻的中国政策荆棘网上一跃而过,入主北京证券,直接拿到国内本地股票与债券全业务牌照,成为第一家直接投资于中国券商的外资金融机构。按照谭信乐的计划,全新的瑞银证券有望在3月正式开业,而“北京证券”的名字则将彻底成为历史。
  
这是张令众多国际顶尖金融机构眼红的通行证:它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向瑞银敞开大门,而这甚至在WTO协议中都未曾有所承诺。更为重要的是,这还标志着在中国管制最为严格的金融市场,瑞银终于率先在全方位获得突破,完成在银行、证券、基金等几大核心领域布子的任务。即便是在中国最富进取心的花旗、汇丰,目前亦未能打造出如此完整的业务链。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新公司内,虽然瑞银的持股比例仍然只有20%,但这将是一家基本按照谭信乐的思路打造的证券公司:瑞银在董事会占多数席位,并有资格任命管理层;公司将以投行和证券投资业务为主;走高端路线,不依赖大量分支机构。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必须经过股东大会通过的重大决议,重组后的北京证券就是一家瑞银“说了算”的公司。这真是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在中国经济体系中最薄弱的金融市场,政府的开放脚步始终谨慎小心,而在金融业内,证券业对外资的态度更是慎而又慎。在最近一轮内地券商重组高潮中,多家境外投资机构都试图寻找心仪的对象入资,但只有高盛、瑞银两家外资公司获得较大突破。对此,中国证监会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他们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2004年,高盛与国内券商高华证券共同组建了高盛高华合资证券公司,其中高盛拥有33%的股权。但实际上,高华证券有75%的股权是由高盛提供的商业贷款出资,这样高盛就在事实上成为了高华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的实际控制方,从而突破了以往外资在合资券商中的控制权限。与高盛“曲线救国”的路径不同,瑞银拿下北京证券的方式更为直接,合作模式也更为大胆。在谭信乐亲自设计的方案中,瑞银出资3亿元人民币换得新证券公司20%的股权,从而得以跟北京证券的老股东共享原先的优质资产与证券牌照;同时,瑞银开出14亿元埋单价,换取不必再理会北京证券历史上的财务窟窿的资格。最重要的突破还是在业务范围上,此前的合资券商可以承销中国国内股票上市,但被禁止开展股票、债券和衍生品交易等利润空间更大的业务,高盛也不例外。可谭信乐的胃口更大:“外资公司不能在二级市场做证券交易,我想这样可不行,如果外国公司只是能够做承销这一块,是不会有很大发展的。”于是,在跟中国政府的对话中,谭明确提出,瑞银期待新证券公司在控股权与业务范围两个方面都得到突破:新证券公司20%的实质性控股权,和首个发给外资投行的全业务牌照。
  
这个要求直接向中国的政策极限发起了挑战,其胆大程度令市场担心这家欧洲银行会败走麦城。为此,谭信乐同监管当局展开了为时9个月的谈判,并搬来了瑞银曾参与中国加入WTO谈判的副董事长布里坦。最终他成功了,如今,重组方案已被国务院特批,新名称“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也出现在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的预核公告中。此外,瑞银已经从北京证券原有的27家营业部中挑选出了6家准备纳入新瑞银证券,这6家两两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中国金融重点城市。从瑞银在香港及亚洲各地市场抽调而来45名专业人员正着手筹备具体业务,其中包括会计、法律、IT等关键部门。
  

处心积虑
  
没有任何一家华尔街巨头不想趁现在来中国捞一笔,在股市连续下跌4年的惨淡日子里,普遍存在的违法和不当行为也开始暴露,即便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券商也很难赚钱。过去那种挥金如土的时光永远的逝去了,取而代之的是130多家券商都被拖入了财务困境。

除了瑞银,其他外资机构也在中国寻找着机会:瑞士一波洽购湘财证券,摩根斯坦利洽购山西证券,JP摩根则看上了辽宁证券。为什么单单只有瑞银入选?

对此,谭信乐更愿意将瑞银受到监管层眷顾的原因解释成时间切入点上的幸运。2004年一年,国内券商行业整体亏损,重组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对问题券商的治理早已开始,但此前采用的基本都是政府出资输血的行政主导模式。到了2005年夏天,瑞银递交的证券业发展建议令监管层眼睛一亮。

“我们一开始做的就是结构,也就是我们打算用怎么样的结构帮助中国发展证券行业,”谭信乐表示,正是这份建议为瑞银加了重要的一分。虽然对于谈判细节,谭几乎是三缄其口,但据一位了解交易的人士说,“政府和监管机构想看看外国公司能否帮助彻底清理国内证券行业。”

更为重要的是,多年以来,瑞银在中国市场稳健的作风赢得了相关机构的充分信任。

1987年,瑞银的投行业务子品牌瑞银华宝接下中国银行第一笔欧洲美元债券业务,后者在那之后成为其长期的合作伙伴。2002年,瑞银又以一个专业引导者的身份,协助中国银行(香港)完成了规模20亿美元的IPO,并在次年完成了19亿美元的配股;同一年,瑞银协助中国银行出售了6亿美元的不良资产。随后瑞银主导的一系列承销继续强化了其作为欧洲最大投资银行的专业形象。

此时,瑞银在欧洲与美国完成了一系列强化其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业务并购、一举成为资产规模巨大的全业务银行,并开始全球范围使用统一业务品牌“UBS”。

在中国,要强化这一转变的事情发生在2003年。7月8日晚上,许多中国媒体记者突然收到了来自瑞银的邀请,告知其第二天投放第一单QFII的时间地点。但是按照惯例,瑞银并没有义务公开自己的投资细节,何况有些交易还涉及到客户保密问题。

第二天上午,瑞银的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在镜头与闪光灯中拿起了电话,两分钟后,她的指令得到交易员的确认。“买多少不重要,这只是象征瑞银入市的一个重要行动。”袁淑琴微笑着回想起当初的时刻,人们在记住了QFII的同时也记住了瑞银的新LOGO。继瑞银之后,日本野村证券、摩根斯坦利和花旗等34家投行也相继获得中国QFII资格。而在当中,瑞银始终展现出其表现最活跃、获批的投资额度维持最高、也最具有研究实力的一面。

政府乐于见到瑞银这样的合作投资者。在诸多与监管层亲近程度不等的QFII当中,代表瑞银QFII力量的袁淑琴始终是最为高调的A股市场支持者。在中国股市大盘节节下跌、成交量日微的4年中,QFII明星瑞银的出现对中国股市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活跃的时候,其一天的交易量占到深沪两个交易所日成交量的7%。袁淑琴本人也颇受证监会的青睐,从2003年起,她一直在证监会发审委担任委员,至今已连任三届。

“我们在主管部门那里建立了声誉,他们能够看到瑞银确实是为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谭信乐表示,“监管机构也相信我们未来会有所作为。”
  

有限市场与无限未来
  
多数热爱香港肥皂剧的中国人都熟悉的情节是:凡是富翁都在那些神秘的瑞士银行有一个账户,未来这个梦想很可能会在新的瑞银证券实现。

在全世界,瑞士的银行家们被公认是最好的私人银行服务提供者,而在瑞士银行中,瑞银的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业务则被认为是其中的翘楚。去年第二季度,瑞银从富有的私人客户处吸引了152亿美元。随着中国高收入人群的不断增加,谭信乐也希望在瑞银证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

“全球很多的高财富人士知道瑞银,我们的起点非常好。”谭信乐对未来的前景信心十足,“荷兰银行、花旗银行有他们自己的客户,但瑞银在中国市场树立自己的客户也不是很难。”这的确不是盲目乐观。目前,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财富管理业务都只能依靠其银行牌照,但是根据现行的监管规定,银行只能为客户提供理财建议,不能代替客户投资。瑞银则轻轻巧巧绕开了这一关,凭借全功能券商身份,为客户提供代客理财服务顺理成章,而这也是近年来各大国际金融机构的一大利润来源。

事实上,只留下六家营业部也明确显示出瑞银未来的高端路线。同中金公司一样,瑞银不愿意陷入全国3000家证券营业部的无差异肉搏战。去年,在48家公布年报的券商中,只有三家营业部的中金以5.88亿元占据了22家盈利券商利润额的47%,其承销业务收入竟占据了去年承销总额的近70%。

瑞银证券会是另一个中金么?谭信乐看中的显然不止每年四五笔小规模的一级承销业务,二级市场股票交易的利润更可观。而在他眼中,中国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也不是中金,而是花旗集团,“他们做的很多业务跟我们是一样的,他们也有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还有很大一块是做投资银行的。”而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只有投行业务同瑞银有类似之处。不过,谭也表示,尽管瑞银已经入股中行,但决不会在中国发展零售银行网点,更不会像花旗一样发行信用卡,“这不是我们的擅长,也不是我们的想法”。

然而今后的一切未必都会有如今的好运气。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金融经理MichaelisHolger表示,外资金融机构想要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还需要更多时日及市场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虽然开放进度上已经屡屡有惊喜,但中国总体上仍是一个对金融开放持谨慎态度的国家。

从去年3月开始的重组仍然在进行,在正式挂牌之前,一切还都存在变数。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今年1月7日表示:“证券公司正在治理整顿期,在此期间,外资进来重组会有一些现实的困难;不是因为银行贱卖论、金融控制权转移的讨论,而是因为外资进入券商重组,会影响综合治理的进展。”

虽然瑞银通过北京证券得到了全业务牌照,但监管层还有创新试点类、规范类等分类方式来控制券商们的实际操作。重组的进程也相当艰苦,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在具体问题上的摇摆不定,瑞银的进展相当缓慢,直到最后拿到了温总理的批示才得以继续深入。“不过换做是谁都只能这样!”这位人士感叹道。

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或许更为精到:“自1994年摩根士丹利率先涉足中国投资银行交易以来,银行业合资企业的模式已几经变化,但有一件事从未改变:由于无法制订战略,外方合作者充其量只能指望交易量的上升及分享部分利润。”瑞银能改变这一切么?

Tags:  瑞银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