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的税法,扎克伯格必须出售捐赠给基金会的大部分Facebook股票。但是,通过使用 Facebook持股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他想控制多少股份就可以控制多少

扎克伯格捐款之举会否终结传统慈善形式?

来源:华尔街日报  |  作者:LESLIE LENKOWSKY  |  阅读:

马克 •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布,他和妻子普丽西拉•陈(Priscilla Chan)承诺在有生之年向一个“计划”捐出450亿美元,帮助解决一些全球问题,这一表态被普遍赞誉为非凡的慈善之举。虽然这一承诺非常慷慨,但实际上 却将对当前形式慈善事业的广泛批评引向高潮。这些批评之声主要就来自扎克伯格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家。


这对伉俪在上周女儿出生后作出了捐款承 诺,大部分报道将这种捐款描述为给慈善事业的“礼物”,也就是从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和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到盖茨(Bill Gates)和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富有企业家通常送出的“礼物”。事实上,这是对一个名为“陈-扎克伯格计划”(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的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的投资。

尽管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但该公司显然以慈善事业为目的,致力于提升人类潜力,促进平 等,而不是为所有者赚钱。不过,该公司并不只局限于向非营利性机构提供资金,就像基金会通常做的那样。陈-扎克伯格计划还将持有教育和医疗等领域营利性企 业的股权;该公司的所有者认为,这将帮助实现他们的慈善目标。

一些人批评传统的慈善基金会或其他形式的慈善机构没有“盈亏结算线” (bottom-line),即一个现成的、捐赠者可以用来判断其捐赠是否有用的评估标准。一系列的替代方法曾被提议用来评判慈善的有效性,例如详尽的成 本-受益分析。但这些方法成本很高,并且本身是有争议的,因此并未引起足够的兴趣。

而 扎克伯格和其他人所提出的这种方式是以慈善为出发点来驾驭盈利动机,常被称为“双盈亏结算线”方式,即陈--扎克伯格计划投资的公司必须一方面具备财务回 报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要有社会回报,例如拯救更多的生命或者帮助更多的孩子完成学业,以此来获得进一步的资金支持。至少在理论上,那些不成功的 公司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淘汰,而对传统的慈善组织而言,即便其工作并不是十分有成效,只要善于募捐,就仍然可以继续经营。

扎克伯格所采取 的方式有几项优势。其一,如果他创立的是一家基金会,根据美国的税法,他必须出售捐赠给基金会的大部分Facebook股票。但是,通过使用 Facebook持股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他想控制多少股份就可以控制多少(不过为了进行捐赠或投资他可能需要出售部分持股)。

此 外,其他富人可以向陈-扎克伯格计划进行捐赠,或者向接受这一计划资金支持的公司进行捐赠,以与扎克伯格和妻子计划提供的450亿美元形成合力。还有很重 要的一点是,陈-扎克伯格计划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LLC),有权获得投资收益的一部分,这些收益将用于资金补充。一家传统基金会进行捐款后,这笔钱再也 无法收回,使用掉的这部分资金是否会得到补充取决于该基金会在股市和债市的投资表现如何。

这一计划也存在一些风险。对企业的“社会回报” 进行评估和对慈善事业的“社会回报”进行评估同样复杂且充满争议,导致投资决策和捐款一样充满风险。一些可能对改善健康或教育至关重要的活动(例如促进相 关政策改变)使用“双盈亏结算线”方式来评估或许并不合适。这些活动在争取资金方面是否可能比不过那些重要性较低但容易评估回报的活动?

最后,慈善机构已经在抱怨那些商业头脑发达的捐赠者做了太多微观管理,不给那些直接接触到慈善机构希望解决的问题的人以及机构想要帮助的人足够余地去尝试用未验证过的方法或者非传统方法取得进展。如果捐赠者变成了股市投资者,那么分歧无疑会增多。

尽 管如此,陈-扎克伯格计划代表着目前为止以新方式解决长期困扰慈善事业的各种问题的最重大努力。如果失败了,至少陈-扎克伯格计划就不复存在了,因为其投 资组合出现亏损,不像多数传统基金会那样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会一直存在。但如果该计划成功了,过去人们所熟知的慈善事业形式可能就将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