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12年后,詹姆斯·卡梅隆用《阿凡达》将幻想带入现实,用3D重新定义电影。

阿凡达:未来如此真实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朱旭冬  |  阅读:

200912月,来自潘多拉星球的《阿凡达》(Avatar)开始陆续登陆地球。这部“传说中的”的3D电影巅峰之作为刚刚过去的“3D元年”划下堪称完满的句号:看过此片的人—无论是挑剔恶毒的影评人还是期待被詹姆斯·卡梅隆再震撼一次的普通观众—都对其3D特效赞不绝口,至于简单而老套的故事情节,不好意思,那不是卖点。

《阿凡达》将持续了整整一年的3D电影潮流推向高点,同时在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的首映周末实现77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和1.59亿美元海外票房。2009年,3D电影全年票房将在13亿美元以上,仅一部《飞屋环游记》就与去年全年3D电影票房总和相若。

相比其它票房也算不俗的3D电影,人们对《阿凡达》的寄望更高,所幸导演卡梅隆没有让人失望。他的成名作《终结者》把机器人科幻电影带上新的高度,也开创了真人动作和CGI角色结合的先河,《泰坦尼克号》更创造出至今未能逾越的票房奇迹,现在卡梅隆的使命是用一部完美的电影成为3D全面进攻好莱坞的标志性人物。

对于故事,卡梅隆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但在3D和特效方面,除了个人的执着还必须等待更大范围的技术和环境成熟。因此,卡梅隆在尝试拍摄3D水下纪录片的同时也关注着特效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它3D电影对市场带来的影响—电影院3D屏幕多少和好坏直接决定了3D电影的市场和影响力(详情请于Gemag.com.cn查询《世界不是平的》一文)。今年多部3D电影的上映显然已经让很多院线提前准备好3D播放设备,而这些电影所缺乏的引领3D电影产业的雄心也将真正的机会留给了准备了14年的卡梅隆。

对观众而言,这是一场让人心满意足的视觉盛宴;对电影工业而言,这是3D技术突飞猛进、并改写电影产业格局的真正开始。《阿凡达》没有把3亿美元和3000个特效镜头用于炫耀或卖弄让人大吃一惊甚至感到突兀的立体效果,而是致力于—并且做到了—让观众忘记这是一部充满3D特效的电影。很多人在走出电影院后感叹:“未来如此真实,而我们置身其中”。在此之前,电影特效的一个诉求是用夸张的场景刺激观众感官,这已是好莱坞大制作的习惯性思路,《2012》等一干大片就是其产物。

对电影特效真实感的强化将成为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一旦在潘多拉星球上体验过真正身临其境的美妙,没有人想退回平面世界,更有评论者认为,《阿凡达》才是从今以后所有电影应该被拍成的样子。卡梅隆无疑为3D电影设立了新的标杆,其对未来电影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展露。当然,不是所有电影都必须以在观感上超越《阿凡达》为己任,但以后每个以视觉效果为卖点的电影确实面临着更严苛的评判标准和更挑剔的观众。好莱坞大制作的成本可能由此推向更高—想花更少的钱但比卡梅隆做得更好,这个任务即便不是不可能完成,也是对好莱坞的挑战,而据说《阿凡达》制作成本和营销成本总计高达5亿美元。

卡梅隆的《阿凡达》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天神下凡”,而是3D电影漫长进化中的关键节点之一。他推开现实与幻想世界之间半掩的窗户,让人看到栩栩如生的瑰丽景致并信以为真。在他之后,好莱坞将需要更多懂得如何花掉上亿美元预算,让观众如痴如醉、忘乎所以的聪明人。

30年一梦

现在,《阿凡达》普遍被认为是詹姆斯·卡梅隆自1997年《泰坦尼克号》之后暌违影坛12年的作品,而事实上,《阿凡达》是一部卡梅隆30多年前就开始梦想的电影。

1977年,当时还只是卡车司机的卡梅隆和朋友一起观看了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朋友看得很开心而他却有些失落。在业余时间酷爱写科幻小说的卡梅隆觉得电影里的世界正是他想创造的。

卢卡斯的电影激起了卡梅隆自己做电影的想法,他开始自己购买简单的电影设备,去图书馆查阅所有跟特效有关的书籍,通过实践和书本知识来试图探寻卢卡斯拍摄《星球大战》的方法。他甚至说服了当地的牙医给他投资了2万美元拍摄了一段12分钟的影片,他希望用这段影片说服好莱坞投资他拍摄自己的“星球大战”。

虽然经过几个月的尝试这项计划宣告失败,但却吸引了二流电影导演罗杰·科尔曼(Roger Corman)的注意。于是卡梅隆获得了自己第一份正式的电影工作,为科尔曼的电影《世纪争霸战》(Battle Beyond the Stars)制作微型宇宙飞船。很快,卡梅隆成了电影特效方面的专家,并且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食人鱼2:繁殖》(Piranha 2: The Spawning)。

尽管《食人鱼2:繁殖》的拍摄并不愉快,而卡梅隆也在中途被撤换,但是拍摄期间他做了一个梦,而这个梦就是后来《终结者》的起源。在拍摄完《终结者》之后,卡梅隆已然成了好莱坞最顶尖的导演之一。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又陆续执导了《异型》、《深渊》、《终结者2》、《真实的谎言》等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电影。这些电影带来了1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也使得卡梅隆有能力可以重温自己星际史诗的梦想。

但是在他踏上外星之旅之前,卡梅隆“顺便”完成了一部电影史上的传奇之作《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的启航并不顺利,这部电影的投资从最初的1亿美元翻倍至2亿美元,并且错过了原定的上映日期。但是意外的是,电影上映后获得巨大成功。作为史上最赚钱的影片,《泰坦尼克号》票房总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8.5亿美元,而全部音像制品的收入更是高达30亿美元。因此尽管在低谷期卡梅隆曾答应片商放弃了自己这部电影的所有收入,但最后制片方还是给了他7500多万美元。

有钱的好处是,你不必急于工作。在《泰坦尼克号》之后的日子里,卡梅隆并没有拍摄太多的电影,反而是拍摄了几部3D水下纪录片。当然,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在拍摄3D纪录片的同时,卡梅隆也在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1995年,卡梅隆写了一个85页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在地球已经变成荒凉的垃圾场之后一个瘫痪的士兵对于一个遥远的星球虚幻的追求。那个被称为潘多拉的外星世界里居住着身高10英尺的纳维族人(Na'vi),他们脸型似猫并且有爬行动物的尾巴。潘多拉星球的空气中含有有毒物质,于是科学家开始从基因里制造纳维族人,这些人可以被人的意识远程遥控,而他们就被称为“化身”(Avatar)。

但是85页的故事远远不足以打造一个全新的宇宙环境。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前后一共花了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里他打造了一个完整的“星球大战宇宙”。为了使电影逻辑保持一致,卢卡斯甚至开发出了复杂的分类和跟踪系统来记录出现的每一个角色、星球、社会和冲突。而比《星球大战》历史更长远的《星际迷航》在创造新世界方面更加完善。卡梅隆知道,凭空造一个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尽管他从22岁就有了要做一部类似电影的想法,尽管他已经写好了85页的剧本,但到关键时刻,他还是必须借助专家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创建全新的星球和社会体系。

卡梅隆在2005年请来南加州大学的语言学家保罗·弗洛莫(Paul Frommer)为Na'vi族人开发一种特有的语言——包括全新的发音和语法。13个月以后,弗洛莫完成了一本纳维语的小册子,开始教演员学说纳维语。卡梅隆要求演员说话时必须“声情并茂”,但是要说好一种从未被人类使用的语言的确很不容易,有时候演员会反问:“这个单词从来没有人说过,你凭什么就说我发音不准?”

在创造新语言的同时,卡梅隆还请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植物学家朱迪·霍尔特(Jodie Holt)搭建纳维世界的植物系统。最终,在天体物理学家、古生物学家等诸多专家的帮助下,卡梅隆的团队完成了一部350页的“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潘多拉星球就建立在这个系统之上。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当一天卡梅隆看到一位专家随身带着一本“星球大战百科全书”时,他瞥了一眼说:“我们会做得更好。”

[---分页标志符---]

技术至上

在创造科幻故事的同时,卡梅隆也在等待技术的成熟。就在他拍摄水下纪录片的时候,他希望将《阿凡达》拍成一部3D电影,他希望观众能最真实地欣赏自己创造的另外一个星球。

但是当时的拍摄技术不足以拍出好的3D效果,所以卡梅隆决定自己来做易于操作的数码高清3D摄像机,并且将自己的摄像师文斯·佩斯(Vince Pace)也拉了进来。他们最终说服了索尼改造自己的专业3D摄像机为他们所用,并且发明了名为Fusion3D摄像机用来拍摄真实的动作。经过几次实验,他们用自己做的摄像机拍出了非常准确的3D画面,解决了观看3D影片时间过长会头晕的问题。

另外,The Foundry公司出品的Ocula软件则被用来完成3D工作。《阿凡达》 的真实动作戏都是由左右两部摄像机拍摄的,这样就能生成一左一右两个画面然后形成3D效果。但是有时候两个摄像机所录制的内容可能会产生偏差需要进行校准,不然观看时会让观众产生头晕的情况。Occula软件的作用就是制作人可以方便地校准这些图像。

对于观众来说,最明显的感觉就是3D所带来的真实效果,但事实上,除了3D效果,卡梅隆在其它计算机特效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他致力要把电影中的计算机图形(CG)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电影《阿凡达》中有60%的镜头都是通过计算机制作出来的,而高达3亿美元的预算也大部分都花在了特效上。

卡梅隆希望在电影《阿凡达》里,电脑虚拟的镜头能和真实拍摄的镜头完美结合,以至于让人们难以分辨真实和虚拟的差别,哪些是真实拍摄的。但他也承认,这是他做过的最复杂的电影。

要让虚拟看起来真实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现实转化成虚拟,那就必须采用动作捕捉技术。虽然这种方法已经在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的电影里被使用过了,但是卡梅隆将它发挥到了极致。他专门搭建了一个称为“容积”(The Volume)的动作捕捉舞台,其规模远胜于常规表演捕捉舞台6倍。舞台上的演员身着黑色紧身衣,衣服上布满白色的小点,而舞台顶部的摄像机就能捕捉这些小点的运动。卡梅隆的创新是,他用电脑将所有的虚拟信息都实时地转换成了CGI角色的动作,这样他就能直接观看最接近最后电影完成时的效果了。

除了大的打斗动作,真正挑战的其实是演员表情的捕捉。就像人们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让电影中的角色看起来真实而有感情,对于面部细节尤其是眼睛的把握非常重要。之前人们捕捉表情的做法是在演员脸上安装感应器,然后由电脑生成人物的表情,比如《指环王》中“咕噜”(Gollum)的表情就是这样完成的。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做出来的CGI人物所作的表情看起来和真人的表情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卡梅隆希望能将真人的表情完全传输到CGI人物身上,因此他和他的团队花了1年半时间制作出了完美的“脸部表情动作捕捉系统”。他让演员戴上特制的头罩,上面有摄像头可以在非常近的距离捕捉演员面部的任何微小变化,就连瞳孔扩张都能被完全捕捉到。最后所有这些表情动作都被收集起来,由新西兰的威塔数码工作室(Weta Digital)导入至电影中的人物身上。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以及制作出最好的特效,卡梅隆不得不在三块大陆之间奔波,除了美国,英国和新西兰都是重要的特效制作地点。伦敦的Framestore公司负责电影的CG工作,他们得到的素材就是一个演员在绿色背景前面做动作的影像,而他们要做的则是添加其他所有东西,包括道具和画面中的其它人。由于要有3D的表现形式,Framestore每次就得做两个图像,让观众在看电影时一只眼睛看到一个图像,但做两个图像的工作量就比之前增加了一倍。

不过尽管卡梅隆为《阿凡达》发明了很多先进的拍摄和特效技术,但他并不希望观众知道得太多。他甚至认为观众对于电影的制作了解得越少越好。对于观众来说,他们只要走进电影院欣赏影片就可以了。

现在观众已经看走进影院来欣赏这部划时代的电影巨制了,除了评论界对《阿凡达》的一片好评,票房成绩也没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不过票房或许并不是卡梅隆需要考虑的问题。《终结者2》曾是成本最高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曾是成本最高的电影,但是卡梅隆让这两部电影都成了最赚钱的电影。所以,当他走进一间工作室说,我想要几亿美元来拍一部突破常规的3D电影,人们相信了他。现在看来,这些人都没有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