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潮时,垂涎优质上市公司的猎手又将和大股东们上演攻防战

新秃鹫们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袭祥德  |  阅读:

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最大的地产公司、最大的有色金属公司、最大的保险公司,这些令人眩晕的头衔在一年前都被中国上市公司收入囊中。追随A股冲上云霄后,它们轻而易举地超越了曾经顶礼膜拜,资产规模和利润数倍于己的偶像们:中国石油的市值是埃克森美孚石油的两倍,万科市值是美国最大的4家地产公司市值总和……

现实的残酷就是把你抛入云端后再狠狠地摔在地上。一年后,那些最大的公司最高已跌去八成,钢铁行业甚至大部分都已跌破净资产。明星企业们开始普遍担惊受怕,因为随着股价大幅下跌,野心勃勃的猎手可以仅以过去费用的零头就买下控股权。

蒙牛乳业董事长牛根生11月初的“落泪”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紧急向商界大腕们寻求资金支持,以避免蒙牛乳业控股权落入外资之手。在此之前,牛根生拥有的蒙牛乳业4.5%股份抵押给了摩根士丹利,以获得10亿元左右的融资。下半年以来股市连续重挫,尤其9月蒙牛乳业因三聚氰胺事件股价暴跌。截至113日,蒙牛乳业市值由300亿港元缩水了六成。

这一过程中,摩根大通、瑞银等蒙牛乳业外国战略投资者抓住机会,频繁买卖蒙牛乳业股票,一个月内进行了15次大宗交易,不断以低成本增持蒙牛股票,迅速缩小与中方控股股东间的持股差距。

很快,牛根生就意识到了危险。抵押的4.5%蒙牛乳业股份价值因波动明显存在被摩根士丹利出售的可能,而一旦出售给相关战略投资者,蒙牛乳业的控股权就可能易手。牛根生发起了一场保卫战,并获得了柳传志的直接支持,迅速解除了股权质押。

牛根生随后抛出打民族牌的“万言书”,引起“做秀”的质疑,但并购风潮确已蔓延开来。过去两年里,众多中国公司都以最快速度实现了上市融资。为筹集更多资金,公司的控股股东不断增发,第一大股东与其它股东的持股差距越来越小。

据统计,截至10月份,沪深两市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于15%的上市公司达111家,其中超过六成的公司已经跌破其IPO价格。上述公司的第二、第三大股东只要有资金充裕,即可迅速实现公司控股权的更迭。

更深远的影响则超越了个体,羸弱的中国股市基础可能因此动摇。此轮牛市发轫于2005年开始的全流通。全流通因实现流通股和法人股财权的平等而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让股市进入牛市。但当年全流通的妥协产物“大小非”(法人股为了换取全流通而接近赠送的股票)在2008年到达解禁的高峰。在股市深入下行的背景下,这些“零成本”的股票急于兑现。这给瞄准全流通公司,甚至是国有控股公司的猎手们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弹药。从更宏大的背景看,监管层似乎也无法料到,A股在全流通集中发力的第一年,就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陷入并购的动荡之中。

8月底证监会发布大股东可“自由增持”政策稳定市场。截至114日,两市共有123家上市公司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增持数量为6.66亿股。

如此萧条行情下,勇敢者永远比大股东防御更令人惊叹。百货业巨擎黄茂如所持深国商股份到113日已达5.09%,只需花费2亿多元就可拿下控股权,仅为去年最高峰的1/4。此前的17天内,黄控制的“茂业系”还“举牌”了另外两家商业类A股上市公司。

鉴于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深入,中国股市回暖远未可期。可以想象,一场波澜壮阔的对抗才刚刚开始。

Tags:  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