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屏融合也称三屏合一,是指将电视、电脑、手机三块屏幕融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视频资讯传递互补及服务统一。

三屏融合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三屏融合也称三屏合一,是指将电视、电脑、手机三块屏幕融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视频资讯传递互补及服务统一。三屏融合实现后,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终端屏幕实现电视节目观看、网络浏览及可视通话的有机统一。三屏融合既是一种创新代表了一种未来趋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结合使电视、网络、手机三种传播媒介的价值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0年春节,由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千橡互动、TOM、千龙网、新浪网分别接力推出,的“中国互联网虎年网络大过年”赢得了广大网民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好评。这种网络春晚的模式将电视节目以视频的形式通过网络、电视、手机播出节目,是“三屏融合”的典型实例。
 
孕育阶段
 
三屏融合这一概念最初盛行于设备制造商之中。无论是曾推出自己DVB-H手机电视标准的诺基亚,还是那些通过内置热门节目以增加卖点的中国本土厂商,都迫切希望能够搁置互联互通的网络管辖归属问题,依靠强大的终端,反向敦促上游运营商尽快解决三网融合的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2010年6月6日,经过工信部与广电总局五易其稿后,三网融合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与之关系密切的三屏融合也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要把更多的屏幕当做电视屏幕。”上海文广副总裁张大钟满怀希望地告诉记者。
 
来自终端和网络的技术变革让三屏合一成为可能。在家电红海中苦苦挣扎的TCL、长虹、海信、创维等家电厂商,纷纷推出了搭载视频内容平台的电视机,希望在一次性的硬件销售之外,继续获得持续的内容收入。除此之外,还有数量几十倍于电视厂商的机顶盒厂商,也在致力于把中国现有的电视机全部变成可以进行视频点播的互联网电视。
 
争夺战
 
三屏融合不仅是简单的技术嫁接,更代表了三种不同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对于这三种群体,既要在技术上统一,又要适合不同终端的需求,更关键是要达到内容的融合。这也势必会对整个产业链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电信运营商、设备商、内容提供商以及软件集成商等都将在这一新形势下展开新的争夺。
 
对于传统媒体电视来说,从电视机走向电脑和手机,观众变成了用户,电视机的角色也渐渐从内容提供商变成服务提供商,意味着电视发生了从“好看”到“好用”的革命性转变。
 
对于目前并没有探索出成熟商业模式的视频网站来说,电视和手机屏幕则意味着诱人的付费市场,3G的增值业务号称有1200亿元的规模,如何分得一杯羹,是每个视频网站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手机视频正处于培育阶段。屏幕的价值与其尺寸大小成反比。屏幕越小,商业价值越大,再加上3G的启动,手机便成为承载着最大想象力的载体。然而,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手机视频才刚刚萌芽,要加入到三屏融合的战场,与电视及视频网站形成鼎足之势,尚需时日。
 
发展瓶颈
 
随着三屏合一逐渐放大视频行业的商业价值,其问题也随之而来,最为突出的则是版权问题。与Hulu模式在美国大获全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版权意识的淡薄使得中国电视台的优势并没有在视频领域发挥出来。因此,三屏融合要想早日实现,视频行业必须受到足够的监管。如果监管得好,就一定会成为第二个网游产业;如果监管不好,就会走音乐的覆辙,萎缩成一个极小的市场。
 
内容源则是制约三屏融合发展的又一瓶颈。东方宽频总经理芮斌指出,“新媒体=新技术+新内容,技术是一个推动器,但用户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内容。”。目前在中国,内容生产受到管制,IPTV在全国只发放了6张牌照,手机视频则只有4张牌照。而无论是终端厂商还是运营商,都无力独立解决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