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A股上市将成趋势?且慢心潮澎湃——

具备条件再说

来源:2005年9月 总第115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蔡钰  |  阅读:

外企A股上市将成趋势?且慢心潮澎湃——

历来只把纽约、伦敦证交所、纳斯达克当作登陆目标的跨国公司们开始将中国的A股市场视作新宠?外商的驻华子公司在中国谋求股市融资渠道即将成为趋势?这个问题刚一提出,国内的投资者们还没有看到答案就已经心潮澎湃起来。
  
近日有媒体爆出,西门子在华的约60家合资企业对于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非常感兴趣;而西门子在华的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也正进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可行性研究。该媒体称,虽然香港市场也适合在华跨国公司融资,但西门子的兴趣直指上海。
  
紧随其后,诺基亚中国总裁何庆源在广东回应媒体说,随着中国投资环境改善,诺基亚不排除在中国A股上市的可能。
  
8月底,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告一段落,股改即将全面铺开。试点期间,由于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同时有颇具规模的资金进场,整个市场的行情得以水涨船高。恰好在这个时候,有跨国公司表态要入局,无疑给投资者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不是对未来的看好,还能是什么?
  
此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背景是,A股近三年来的表现都逊于H股市场,上证指数从1500点跌至1000点,此后短短4月内,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展而逐步回升至1200点;而H股的国企指数则在三年内从1000余点涨至近5500点。不少境外投资者由此推断,A股市场的风险已经有效释放,比起H股,A股的估值优势正在体现,尤其是新股IPO、上游企业、垄断行业、基础建设等股票板块最具吸引力。
  
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经理徐刚对外企在华上市表示出一种完全支持的态度:“对外企来说,除了银行贷款和母公司贷款,又多了一条融资渠道;对A股市场来说,则是多了新的上市资源。”颐合兴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师张卫星分析,跨国公司在中国A股上市还可以获得中国社会的认同,提升企业形像和品牌认知度。
  
早在2001年,中国证监会和原外经贸部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之后,市场传言,仅上海已经完成股份制改制、有意在国内上市的外企就多达十余家。而直到2004年4月,日资控股36.52%的宁波东睦(600114)才成为在A股上市的首家外资控股公司。
  
就在市场为宁波东睦“不再孤独”欢欣鼓舞之时,西门子却收回了上市豪言。其全球总裁兼CEO科菲德近日在北京说,西门子副总裁兼CFO纽保只是在被媒体问及西门子是否会在中国内地上市时,表示具备条件的话会考虑,但实际上,公司只是正在进行相关评估。
  
西门子中国的发言人肖薇群对本刊记者说,这种评估只是一种“非常前期”的探讨,公司并没有具体的上市计划。“就整体工作来说,前期计划也是在德国总部做的,现在中国公司没有任何进展的消息。”
  
诺基亚方面,中国区资讯总监庄南滨也给出了相似的回复:诺基亚考虑在A股上市,是何庆源在受访场合下为了回答而给出的回答,但主观上诺基亚并没有这个想法。
  
按照中国玩法,外商独资企业上市先要改制成有5个以上股东,一半是中国人的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公司,这将使母公司失去部分控制权;而外企与母公司通过大量关联交易来对生产环节与利润进行调整,也为中国股市所难以接受。
  
除了自身条件以外,市场条件也是想在中国上市的公司们不可忽视的考量参数:深沪股市交出的成绩单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经历了高增长后,因宏观调控、汇率制度改革、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正处于拐点。到8月31日,深沪两个股票市场共有138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5年半年报。这些上市公司的亏损面均有所扩大,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8元,低于去年同期的0.14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7%,低于去年同期的5.41%。
  
宁波东睦盘子较小,且在华经营已久,资产结构与股权关系相对明了,公司主业与大股东主业一脉相承,使得宁波东睦拥有多数外企难以复制的优势。尽管如此,宁波东睦上市一年来仍未能对A股市场应付自如,2005年,公司上半年的主营收入比上市之初的2004年中增长了近50%,但公司的流通股价仍随大势从挂牌之初的超出15元跌至6元以下。
  
由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合资组建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最近刚满10周岁,这家含有中国血脉、深谙A股市场的合资证券公司从自身角度表示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兴趣。中金董事长汪建熙表示,虽然证监会早从2001年就有鼓励证券公司上市的政策,中金也确实把发行上市作为未来发展的考虑之一,但这并不是眼前的计划。“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汪建熙也这么说。中金公司正在向现有股东要求增资,以满足下一步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