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解决合资公司中经营理念的差异,是中粮的金融帝国之梦中最大的悬念

中怡的烦恼

来源:2004年8月 总第101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刘雨  |  阅读:

能否解决合资公司中经营理念的差异,是中粮的金融帝国之梦中最大的悬念

2004年2月,当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宣布成立时,曾引来中国保险业的集体注目。看看它合资双方的背景就知道了:中方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是国际上最知名的中国企业之一,连续9年入选Fortune世界500强,2003年其营收达1097亿元。而外方怡安集团(AON)是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的综合性保险集团,业务集保险经纪、咨询和承保于一体,在全球占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为世界第二大保险集团。
  
当江泰保险经纪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邵从武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第一个反映是,真正的巨无霸来了,“而且当时就认为合资的形式是这个行业中最有前途的”,他回忆说。
  
与怡安的合资意味着中粮集团对金融业务的拓展再次取得重大突破。进军金融业一直是中粮的梦想。中粮集团董事长周明臣毫不讳言其野心:要像通用电气一样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紧密结合,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融帝国。在此之前,中粮集团已于1993年通过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收购了新西兰保险公司;其后又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股华泰财产保险公司;2002年,与第一美国保险公司成立合资产权保险公司;2003年,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合资组建中英人寿保险。
  
而通过中怡,中粮最终完成其在寿险、财险和经纪的保险产业链布局,逼近其金融帝国的蓝图。
  
怡安也因为中粮的副部级身份找到了在中国市场的“靠山”。业内人士认为中粮下属的上千家公司都有可能成为中怡的潜在客户,仅凭这一点,就将是一个巨大市场,所以当怡安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瑞恩(Patrick Ryan)表示这家注册资本仅3000万人民币的公司将对怡安“在亚洲发展策略至关重要”时,丝毫没有引起业内的诧异。
  
然而半年后,对手们却惊奇地发现,这家来势汹汹的公司在市场上悄无声息,更谈不上什么强劲势头。在今年保险业内部的统计中,中怡的市场排名在十位之外,而且新开发的国内客户也屈指可数。
  
合资双方经营理念的差异可能是拖累中怡的最大障碍。“中怡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勿庸置疑,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很有可能与双方内部的矛盾有关”,一位熟悉中怡的业内人士表示。
  
关于怡安进入中国的说法,业内一致认为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全球客户如微软、摩托罗拉、通用汽车、百事可乐都进入了中国,怡安自然要随之进入。而中粮方面引入怡安则是希望开发更多本土的客户,“出发点的不一致,造成了现在中怡实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市场策略”。虽然在开业仪式上,中粮表示要将自己的客户介绍给中怡,但是随后人们却看到,中粮的客户并不太习惯接受通过保险经纪买保单的做法。
  
因此在开业后,曾有人向中怡建议,可以先把中粮下属的上千家农场、地方进出口公司作为中怡的客户,但是中怡并没有采纳。
  
在人事安排上也出现了争吵。中怡的业务部门全是怡安指派的香港人、台湾人和外国人担任一把手——这也符合合资公司一贯的做法——但是中粮还是担心会失去控制权,毕竟中粮是希望通过中英人寿、中怡以及第一美国(中国)公司完成其保险产业链布局,这就需要中粮在这些公司中确保自己的话语权,“但是效果不太理想,我们在市场上时常会听到中粮希望更多提升自己人的消息,”浦东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
  
现在看来,如何解决合资公司中经营理念的差异,是“半路出家”的中粮金融帝国之梦中最大的悬念,而中怡的问题,在一些激进的分析人士看来,在中粮系的其他保险公司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不过,业内人士还是对中怡保持了礼貌性的尊敬,“中怡在很多产品的设计以及市场的开发上,远远比国内的企业高明”,邵从武对《环球企业家》说,“而这意味着中怡终将在中粮保险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