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民企造车的狂热,管还是不管,成为一个头痛的问题

矛盾的汽车政策制定者

来源:2004年4月 总第97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 余勇  |  阅读:

面对民企造车的狂热,管还是不管,成为一个头痛的问题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们正以复杂的心态面对各地风起云涌的“造车运动”。2003年,以民营电池大王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为先导,一年之内,包括移动电话、冰箱和空调制造商在内的12家民营企业进军汽车生产领域,使中国轿车生产商的总数达到了32个,它们广泛分布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业内人士甚至告诉《环球企业家》,还不知有多少家准轿车企业藏着呢。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政策制定者内部至今争论不休,某种程度上,它导致了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公布的汽车产业新政策草案迟迟不能正式出台。
  
早在10年之前,也就是1994年颁布的汽车政策,就旨在将分散的汽车行业整合成几家大规模的厂商。但是现在当新的政策要出台的时候,汽车行业所谓的“散乱差”局面不仅没有改变,而且突然开始变本加厉,以致出现了舆论渲染的造车大跃进运动。根据新政策草案,中国将争取在2010年实现国产汽车销量中50%以上来自同时拥有产品专利的国内公司生产。尽管最新的消息透露这一比例可能降低,但是中国发展自己品牌的汽车制造商的目标并没有从政策制定者眼中消失。而要达到这一结果,传统的观点认为必须依靠几大汽车集团的努力,而各地散乱的跟风者只能破坏这一宏图大业。
  
怀着这种动机,国家发改委王春正副主任在最近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对记者表示:“国家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此前,发改委主任马凯也已经点名钢铁、汽车、电解铝等行业“无序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
  
国家发改委是中国汽车政策制定的主导部门,它的高级官员还要做如此呼吁,显示出对于新近出现的民企造车热如何评价,政策制定者们的意见并不统一。确实,中国副总理曾培炎今年春节后宣布的三个已经过度投资必须严加控制的行业中并没有汽车行业。
  
不能排除政府的高层中已经出现对中国所谓的三大汽车集团独立造车的失望情绪。众所周知,多年来对中国汽车大集团的扶持并没有取得什么根本效果,除了生产越来越多的合资汽车外,所谓国产品牌几乎无从谈起。与之相对照,中华、奇瑞和吉利等颇受排挤的地方汽车企业依靠自主产品奇迹般地生长起来,在独立品牌上的成功远非几大集团可比。如果更早地放松管制,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新锐汽车企业出现。
  
但是困惑依然存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一个大的态势就是,从汽车产品的全球市场一体化已经走向全球生产的一体化,全球汽车巨头并购和重组成为六大家,中国诞生第七家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不管有没有希望,中国打造第七家的努力或者愿望不会停止,而这能指望那些散乱的汽车小企业吗?比如,现在已经小有成就的奇瑞,它靠低端的模仿而省下了巨额的研发费用,而一旦自我研发中高端产品,不说技术力量是否能够支持,巨大的研发开销将立即使其不堪重负。
  
天平于是又更多地倾斜到了中国几大汽车集团身上。政策制定者中不愿看到中国汽车散乱局面的人士认为,时代变了,当年大集团造不成自己的车,有着技术、融资、管理上的种种欠缺,经过多年的锻炼,它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多年以来,汽车产业空有支柱之名,建国5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全部投资只有2322亿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投资不足千亿,而且散布于数千家企业,如此可怜的投资甚至不如搞电子政务的投入;而今天,卧薪尝胆的上汽集团已经有了自己造车的初步实力,并非常愿意摆脱外界所责难的汽车投资公司的恶名。
  
然而,严控民企造车现在已经非常困难。2003年的最后一天,发改委提交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被部分修改之后,获得“原则性通过”。其核心内容是非政府资金建设项目由审批制向核准制或登记备案制的转变,政府只对少数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是否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等公共性问题进行核准。依此,民企自己筹措资金造车不再需要审批。汽车产业政策如果想出台相关规定“限制新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和非核心企业增产,防止小汽车厂家的过度发展”,那么现在已经存在的众多汽车企业将没有理由继续,而它们中有很多——按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所说——“比如军工的企业,是不能动的。”
  
国务院会议未提出汽车过热,发改委呼吁要严控,那些跃入汽车业的民营玩家们当然关注事态的发展,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自己的命运并不担心。外国巨头妄图多赚一桶金的策略延缓了汽车价格的下降,中国的汽车业还是迄今为止少见的暴利行业,民企造车还有着巨大的诱惑。即便未来难以支撑,他们也不愁没有出路。中国迅猛扩大的汽车市场使现有的外国汽车公司有着强烈的扩张愿望,而禁止外国汽车巨头脚踏三只船的产业政策使国际玩家玩起了利用合资伙伴及合资企业到处收购扩张的策略。通用汽车利用上汽和上海通用在柳州和山东的收购,最近的福特汽车通过长安汽车在南京收购金哈农用车厂也依循同样的策略。“大不了,就是被收购”,贾新光告诉《环球企业家》,“当然,中国的三大集团是没有这个能力收购的。上汽弄个仪征到现在还没有玩转。”
  
面对民企造车的狂热,管还是不管,成为一个头痛的问题。权衡利弊,也许可以在此大胆作一预言,最终中国汽车政策制定者将不会为他们设置门槛。

Tags:  汽车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