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为什么本田会支持自己的合资公司拥有自主品牌?

本田中国新战略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本刊记者于欣烈  |  阅读:

随着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100%控股的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这家由本田技研与广州汽车集团合资的汽车公司,在2010年将会推出第一款自主品牌的轿车产品。在国家发改委工业司车船处处长陈建国的鼓舞下,这家合资公司甚至许诺在明年下半年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就会发布其自主品牌的概念车型。而这一切与本田品牌毫无关系。
 
在占地600万平方米、一期投资达20亿元人民币的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的计划中,它将会为中国市场研发全系列多款自主品牌车型。这就意味着未来那些原本计划购买广州制造的本田品牌轿车的用户,极有可能转而购买广本自主品牌的车型。因为它们由同一家成熟的制造商生产,而价格却更为便宜。广州本田执行副总经理付守杰甚至向《环球企业家》表示,如果有需求,这些自主品牌车型将会进军国际市场。
 
作为一家充满创新精神、决策迅速的汽车公司,本田经常做出惊人之举。这家日本公司在广州标致失败的“废墟”上建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同时,在大众汽车历史悠久的桑塔纳和捷达轿车在中国畅销的时候,广州本田与全球同步的中级轿车雅阁下线。而还是这家合资公司在中国率先引入了4S店销售模式。但这些积极大胆的做法都是为了帮助本田品牌的产品能够在中国获得成功。而如今,本田却在中国市场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
 
如果你能够体会本田对更大市场份额的渴望,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本田会有这些令外界惊奇的举措。
 
随着第二期工厂的建设完成,投产欧洲畅销两厢车型Yaris的广州丰田将会达到38万辆的产能。这已经与比她早8年来到中国的广州本田不相上下。在这种同质化竞争中,广州本田并无多大的优势。每年利润高达几十亿元人民币的广州本田投资扩产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不成问题。但想要扩大市场份额,广州本田有足够的车型来填补产能的提升么?
 
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本田拿不出新款车型投放的中国市场、投放到广州本田。新款雅阁车型的生产工作已经开始筹备,新一代飞度也同样列在不久以后的生产计划当中。付守杰也透露还会有新的本田车型投放到广州生产。但这对于已经在中国市场取得相当成功的广州本田来说,还能够带来多么大幅度的增长呢?
 
即便是新款雅阁将超越已经上市近1年的凯美瑞重夺霸主地位,即便是新一代飞度成为两厢轿车中的翘楚,考虑到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增长速度,仅仅依靠原有产品的更新换代甚至一两款新车型的投产,广州本田在未来的总销量和市场份额不会有大幅提升。原本在车型方面就注重精品而不是数量的本田,也很难再拿出一款能够带来巨大销量的车型,更何况还有东风本田的存在。
 
那么创造一个新的品牌来争夺本田品牌覆盖范围以外的市场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转换一种更为朴素的思维模式来看,本田进入中国市场,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树立本田品牌在中国影响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追求利润。那么,无论用什么品牌和车型,能够让自己手握50%股份的公司获得大幅增长的市场份额和源源不断的利润,本田都不应该拒绝。感情上难以接受?这是生意。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大河原荣次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们在播种未来!”
 
当然,在遭遇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外,中国政府制定的汽车产业政策也使得本田做出了今天的选择。相关的汽车产业政策积极鼓励汽车公司开发自主品牌的轿车以帮助中国汽车工业获得更多的技术实力。随着本田积极配合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日后将会更多的得到政府的支持。
 
不经意间,本田与大众在中国采取了类似的战略:由一家合资公司制造总公司的全球车型,中国是该车型全球市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另一家合资公司开发、制造更适合中国市场,针对中国用户的本地化车型,以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就在广州本田研发有限公司成立仪式的前一天,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大众汽车公司在上海共同签署了一项合作开发新一代中高级轿车的联合声明。合作开发一款基于德国大众新一代B级平台、面向全球市场的全新轿车。新产品将作为上海大众PASSAT领驭的后续车型。而大众在中国的另一家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不久前刚刚宣布其国产的大众全球B级车型迈腾正式上市。
 
本田的动作则更为激进一些,它选择了经营时间较长,积累了一定技术经验的广州本田承担本地研发并创建自主品牌的角色。东风本田在未来则可能获得更多的本田品牌全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