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65岁已超额“服役”的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即将卸下央企“掌门人”的重任

国资委一号掌门卸任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环球企业家》 综合报道  |  阅读:

2010年8月24日,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已经“入驻”国资委。而执掌国资委7年之久的第一任央企“掌门人”李荣融即将卸任,李荣融的去向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李荣融曾在题为《13年来国企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报告中称:“国有企业改革20多年来,能改、改好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
 
2003年,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时任经贸委主任的李荣融接过国资委成立后的首任“掌门”之职。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位置使他曾一度陷入激烈的争议,也使他成为国资委的开山英雄。回忆李荣融在与国企打交道的点点滴滴,在国资委的生涯无疑是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败论英雄
 
2003年初以“特设机构”身份成立的国资委,被国务院赋予的职能包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布局的战略性调整等。
 
面对当时196家大大小小的中央企业、几万亿“杂货铺”似的国有资产、为数不少的享受部级、副部级待遇的央企领导以及不愿放手的各个主管部委,没有几个人认为李荣融能够成功。 
 
一位几年前退休的央企领导,对李荣融在国资委的作为有一番细致的点评: 
 
组建国资委这样的机构并且要有一番作为,必须经历几个阶段,如果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成功。第一个阶段是前两年,要建章立制,打好基础,定好战略,这个阶段的工作压力还相对小一些;第二个阶段是第三年和第四年,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要带来大范围的利益调整,这个阶段受到的抵制和批判最强烈,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可能挺不住,失去了信任,最终半途而废;第三个阶段是第五年、第六年,这是战略全面铺开的阶段,动作最大,但一般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小了。 
 
拿他的分析来对照李荣融在国资委的经历和外界的舆论,确实有许多暗合之处。七年之后回头望去,在国资委肩负的这几项任务中,李荣融完成最出色就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中央企业国有资产从2003年的约2万亿,增加到了2009年底的5.5万亿,翻了一倍多。七年来,李荣融在推进央企业绩考核、集中主业、人事制度改革(面向全球招聘央企高管)、公司治理(引进独立董事、职工董事)、国有企业的扩张并购(中海油、中铝等)、国企主营业务或集团整体上市、规范产权改革乃至国有经济的整合重组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央企业绩的高扬与这些基础建设有着重要的关系。
 
李荣融语录
 
“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我,现在我们国企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搞不好的时候你们骂我,现在我们国企搞好了你们还是骂呢?”
 
“我认为企业就是企业,企业要承担经济责任,你同时要给他相应责任的回报。”
 
“(所以我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股东。所以你把自己定位定准,我股东能说的话我说,不是我股东说的话,我不说。”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也有人说国有企业是搞不好的,我的体会就是,政府不能多干预企业,企业的事由企业来决策。”
 
“作为一个经济实体,首先是要落实经济责任。”
 
“我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找不到我这样一位好老板。因为老板最重要的是,伙计给你挣得钱多,你应该也给他多点,伙计完不成任务,就请他走人。”

“死了一个人,就赔三千块钱,人的一条命就值三千块钱。这种煤矿不关,对人民负责吗?小火电、小造纸,把环境污染得没水好喝,你说该不该关?”
[---分页标志符---]
花边新闻
 
2010年1月9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第11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说,央企一定要做到以用户为上帝,他认为在这方面中国央企与丰田等日本一流企业还有很大差距。说这番话时李荣融突然有感而发道,德国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也不怎么样。他以自己乘坐的奥迪车为例说,坐垫硬得要死,一点没考虑中国人没有那么大块头;既然明知是给部长级领导配的车,可车辆的仪表盘和所有控制按钮都在车前排,想听个收音机还要劳烦司机摁按钮。李荣融说,至少奥迪公司没把我当上帝。

德国去年刚刚把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宝座输给中国,新年伊始又受到李主任直言不讳的批评,可真够背的。李荣融的话虽然有很大调侃成分,但如果奥迪公司把中国消费者的意见一概视为耳旁风,很可能要在市场上栽跟头。因为经济实力日渐增长的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重塑全球市场格局。
 
偶像
 
从一家地方国有工厂的工人,一步步走到几十亿央企资产“掌门人”的李荣融,对国有企业的信心从未动摇。
 
人怎么信仰,就怎么生活。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说,她一生中看到身边很多人因为信念动摇而痛苦不堪,内心挣扎,但她却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信仰有过丝毫怀疑。正是以如此信仰和勇气,撒切尔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初席卷全球、影响深远的私有化浪潮。
 
作为数万亿国资“掌门人”的李荣融,虽然权力和地位难比撒切尔,却同样拥有无比坚定的信仰和勇气。当然他所信奉的理念,与铁娘子截然相反。
 
李荣融一再对外表白国企商业性质的单纯。在央企赴海外并购屡屡受挫时,李荣融在某次央企负责人大会上说,他非常想去美国的国会介绍和解释中国国有企业的真实状况,他希望在全世界范围内求得人们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理解和认同。
 
李荣融的梦想是全球500家,有50家中国企业,并且都是国企。虽然在他任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李荣融已经没有机会看到其梦想的全部实现。迄今为止,跻身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才20多家,离50家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而且它们不都是国企。但是通过他坚定的信念,李荣融深刻影响着七年来中国国企改革发展的进程。
 
李荣融心中的偶像是俄罗斯总理普京,“只有普京这样的强人,才能够应对俄罗斯私有化之后的那种局面,没有这样的强人的话,我们必须要稳妥地进行改革。”
 
李荣融履历
 
1963.09——1968.07,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电化学工学专业学习。
  1968.07——1983.04,江苏省无锡油泵油嘴厂工人、技术员、车间副主任、主任。
  1983.04——1984.12,江苏省无锡油泵油嘴厂副厂长。
  1984.12——1986.08,江苏省无锡油泵油嘴厂厂长。
  1986.08——1988.06,江苏省无锡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88.06——1991.03,江苏省无锡市轻工业局(总公司)局长(经理)。
  1991.03——1992.01,江苏省无锡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2.01——1992.06,江苏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92.06——1992.08,国务院生产办公室生产计划局工作。
  1992.08——1993.06,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对外经济合作司副司长。
  1993.06——1994.0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技术改造司牵头负责人。
  1994.03——1995.07,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技术改造司司长(1995.03—1995.07 在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国企专题研究班”学习)。
  1995.07——1996.0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1996.03——1997.04,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1997.04——1998.0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8.03——1999.1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98.05—1999.12 全国人大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1999.12——2001.02,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1.02——2003.0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3.03——2005.0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任、党委副书记。
  2005.02—— 至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
  2009年0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接班人王勇
 
现年55岁的王勇在2003年5月,任国资委副主任。2008年9月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使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2008年9月,随着李长江的引咎辞职,王勇临危受命接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一职。
 
此后,在王勇主政下的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109号令正式废止《产品免于检查管理办法》,至此,由前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7年多前建立起来的免检制度被废止,显示出壮士断腕的勇气。
 
王勇平时少言寡语,为人和善,从外表上看,并非“强势”干部,在多位国资委干部看来,他是“温柔的铁腕”领导。
 
“王勇一直在管理央企干部,没有原则性不可能干好这个岗位,他很细腻,属于严谨稳健的那种领导,工作方法是以柔克刚。”这是一位与王勇共过事的国资委干部给王勇的评价,“很有原则性”也成为国资委同仁对王勇工作作风的一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