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又重新开始思考共产主义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契机

来源:路透社  |  作者:埃里克·基施鲍姆  |  阅读:

柏林墙倒塌20年之后,共产主义奠基人卡尔·马克思在东德又开始成为时尚,这得多谢全球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1867年写就的资本主义分析巨作《资本论》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之后,如今一跃成为德国畅销书,这是学术出版商卡尔迪茨始料未及的。

该出版社的董事总经理约恩·许埃特伦普夫告诉路透社,今年迄今这本大部头名作已经销售了约1500,2007年全年销量的三倍,更是1990年销量的100倍。“甚至连银行家和经理都开始读《资本论》”,他说。

马克思精神遗产的复活反映出在前社会主义国家东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资本主义感到反感。在1989年脱离共产主义阵营后,现在的东德深受贫困和高失业率困扰。

延续了一个月的猛烈金融风暴导致美国多家银行垮台,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不得不拿出大笔资金救助本国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反资本主义情绪也在逐渐蔓延。

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52%的东德人相信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合适的”,43%的人表示比起资本主义,他们宁愿选择社会主义。对普通东德人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调查结果。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读过‘资本的罪恶’。确实没错,马克思说得很对”,在东柏林从事IT行业的46岁的托马斯·皮费特说。

“在柏林墙倒塌之前,我过得相当不错”,他说,“那时候没人担心钱,因为钱在那时候其实不算什么。你永远都不怕没有工作。共产主义并不都是那么糟糕”。

东德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4%,是西德的两倍,而工资比西德低很多。在两德统一之后,数以百万计的东德人失去工作,许多工厂被来自西德的竞争者收购,许多工厂被迫关门。

“我觉得共产主义很糟,但资本主义更坏”,76岁的退休铁匠赫尔曼·海贝尔说,“自由市场非常残忍。资本家总是希望压榨出更多、更多、更多”。

自由市场曾经在东德人心中激起希望,德国前总理科尔当时也曾向人们许诺一个“欣欣向荣的图景”。然而,尽管柏林周边、莱比锡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某些地区出现繁荣景象,但其他多数地区面临人口减少和高失业率的惨淡局面。

作为反对派的左翼党现已成为东德最受欢迎的政党,支持率达到30%

46岁的职员莫妮卡·韦伯说:“我认为资本主义不是适合我们的制度。”“财富的分配完全不公平,我们正在见证这一切。税收被迫提高,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必须掏钱帮助政府躲过这场金融危机。我们正在为什么买单?为那些银行家的贪婪。”

拉尔夫·武尔夫也曾像许多东德人一样,为柏林墙被推倒而欢呼雀跃。但他发现,这种欣喜很快就烟消云散。

“过了几周,我们就开始意识到自由市场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武尔夫说,“人性泯灭,剩下的只有猖獗的物质主义和无休止的榨取。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我们缺乏物质享受,但依然拥有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