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铁城常务董事户仓敏夫怎样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与时间赛跑

走在时间前面

来源:2007年9月下 总第141期  |  作者:本刊记者 李硕  |  阅读:

户仓敏夫的履历表相当简单,三十四年来,这个日本人从来没有离开过一家叫作西铁城的公司。在漫长的岁月中,西铁城从一个小小的钟表作坊变成国际化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常务董事的户仓敏夫则恰好经历了西铁城从日本走向世界的重要转变。多年工作中,这位职业经理人究竟是怎样与时间赛跑的。

工作效率的提高通常需要有良好的计划,每天都给自己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关重要

早晨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大脑很清醒,要在这个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我起来后430530散步一小时,在这段时间里考虑当天的工作安排,要开哪些会议,会议上要谈什么事情,针对这个事情要作出什么样的结论,思考后的效率比较高。回到家吃完饭后800到公司,用11.5个小时看邮件,回答那些我必须作出回应的邮件。然后可能是各种会议。通常需要我出席的会议,在前一天我就会知道,怎样应对也是在早上那段时间里都会处理好的内容。

我们的会议很多,在会议中,主要是将不同的人汇集在一起,各人提各人的想法,通常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各种意见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但最后是要决策者来决策的,不管对错,高层管理者都要去做,因此在作决策前就需要给大家一个充分的、宽松的议论环境,这样经过两三次的开会,大家不断讨论以后再下结论,最高决策者的决定的偏差可能更小。

尽管电子邮件、电话等现代化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但户仓敏夫却认为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公司里面人很多,虽然我会同主管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邮件沟通,但这不能代替他们的感情。因此,我的沟通方式不是完全依赖邮件、电话,如果过分依赖这些容易产生误会。人们面对面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这要求参与者要全身心的,通过语言、动作去感受对方的想法,这样的沟通也更完整。

我很担心现在每天坐在电脑旁边的年轻人,他们即便是坐在相邻的座位上也要通过邮件,而不是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然而电脑永远代替不了人的表情,现在日本的有些企业已经禁止使用邮件,必须要让大家面对面的沟通和讨论。而我下了班以后会跟同事们一起吃饭,了解他们在工作中的想法,观察他们的表情,然后才知道怎样来解决问题。

与高端奢侈形象的瑞士表不同,西铁城更希望自己的产品是“人人都能戴的手表”,因此领导者要非常清楚大众消费者怎样看待西铁城

要知道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的看法,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问题,每次出差我都会去看各个市场的有代表性的百货商场。每次我都要看看销售人员的素质和态度,上次来北京的时候去了翠微、双安、王府井百货大楼,这次准备去西安的商场看看,因为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市场不能够感受中国的整体市场变化。

同时,去商场不光要看手表的销售区域,还要看百货商场的服装和电器产品销售等,这样可以同其他国家相比,知道当地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的大城市同国外已经很相似了,有的甚至超过了国外商场,这说明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但是中国各地的差别很大,不像日本这种已经没有城乡差别的市场。另外,很多中国消费者会去大城市买东西,上次我在上海的南京西路看到了很多人,他们多数是外地来购物的,这给我的震撼很大。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西铁城在三年前将过去相对独立的负责生产的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和负责营销的西铁城商事株式会社合并在一起,这让户仓敏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由于市场变化,销售和生产成为一体能让我们快速反应。过去,信息的传递有时候会让独立的两个部门间产生误会,为了消除误会,让西铁城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我们将两者合并在一起。同时,也可以让两个部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在西铁城这个品牌之下的。

在这种整合中,关键的是意识改革,人们的想法要统一。实际上,商社和工厂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他们都过于强调自己的文化是正确的,这种水火不容的情况就造成对立。

我不会听他们任何一方向我诉苦,双方的问题都是琐碎事情,我提出一个这样的口号:“向未知领域挑战”,在这个前提下,尽管工厂和销售相互不满意,但大家都要说出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再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来,谁也不需要想自己是正确的。既然经过合并在一起,大家就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加强沟通,毕竟,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要面对市场。

对于任何最高领导者来说,继承人都是个摆脱不掉的难题

其实我是个很有亲和力的人,但是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好像自然就整天黑着脸,笑起来有时候很难看。以前我做具体事情的时候,在很多市场都工作过,整体的工作时间很长,但自从成为常务董事后,如何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变成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要选出一个能够承担起西铁城公司的人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他需要知道如何让大家在宽松的环境中做好,把市场做大,公司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