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航系关于上市公司九龙山控制权的争夺,算是把李勤夫自称的斗士本色彻底地展示了一回。作为九龙山创始人和前任实际控制人的他,亲自把资...

引狼入室 围绕九龙山李勤夫与海航的争斗何时能了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林邑  |  阅读:

 

与海航系关于上市公司九龙山控制权的争夺,算是把李勤夫自称的“斗士”本色彻底地展示了一回。

作为九龙山创始人和前任实际控制人的他,亲自把资本大鳄海航集团引入九龙山;之后指责对方股份转让款未全部到位,与之翻脸,在对方已经取得控制权的情况下不予承认;直至出现奇葩般的“双头董事会”,互相指责、起诉。

在他与海航对抗中,承载他高端旅游度假产业梦想的九龙山,股价一路下滑,从控股权转让之前的近6元跌到现在不到2.3元。

李勤夫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创业,并在1998年就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一直将商场无和平作为人生信条。

纵观其创业履历,的确充满着斗争——跟订单斗,和合作伙伴斗,和对自己失去信任的商业社会斗,和自己斗,和大众的常识斗,甚至和监管层斗。

这一回,这位在资本市场浸淫多年的资本玩家,还能胜券在握吗?

斗士本色

7月初,《环球企业家》记者联系李勤夫采访时,一个专门负责协调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告之,“现在这段时间,李总没时间接受采访,如果谈公司的事情,那就算了,因为公司的事情还在进展中,李总不愿多谈。”

这样的回答其实在预料之中,和海航就九龙山控制权产生纷争以来,李勤夫基本没有就这件事接受过访问。不过看起来,他依然战斗在一线。

2月份,李勤夫在己方组织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一度表现得缓和,会上和海航方董事长陈文理相当长时间处于握手状态,并对与会股东称: “股东纠纷不影响公司发展,对于公司有利的事情要积极推动,这是双方已达成的共识。”说到激动处他甚至表态,“只要是为了上市公司,我不当董事、不当董事长都没有关系!”

然而,就在第二天,他发布公告称,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将上市公司和海航方列为被告,要求撤销海航方选出的董事会。

一位接近李勤夫的人士称,这就是李勤夫的“斗士本色”,一旦认准要做的事情,会想尽一切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绝不犹豫也绝不轻言放弃。

这名知情人士认为,由此就不难理解, 只要李勤夫认为最终对自己有利,他甚至不惜“和自己斗”。5月份,李勤夫就一改自己过去几年都在抛售减持九龙山股份的行为,连续两次增持,使得其控制的九龙山的股份又从19.9%达到了20%。

虽然增持的股份并不算多,但这就是李勤夫在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九龙山的股价被低估了,他绝不会坐视不管。尽管之前他在减持九龙山股份的表现甚至是被外界用“疯狂”来形容的。

陈复(化名)是长期关注九龙山和李勤夫的投资者,在他看来,一年多以来,在和海航争夺控制权方面,李勤夫似乎更站不住脚些。

不管李勤夫承认与否,即使是他宣称海航方未付清股权转让款属实,海航方获得股权,并成为控股大股东,是按照协议来的,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有权已经发生了转让,钱款未付清是债务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但这显然并没有妨碍李勤夫的昂扬斗志,他坚持拿转让款未付清说事,最终和海航一起制造出“双头董事会”的奇葩景象。

陈复很奇怪李勤夫会愿意和海航合作。“海航的投资风格,业内人士都比较了解,一般都会避而远之,李勤夫不可能不知道。”

在九龙山独立董事王世渝看来,李勤夫和海航的合作,有点当年德隆与汇源合作的影子。朱新礼当初也是因为缺钱而找德隆合作,但后来发现德隆无心经营实业,热衷资本运作。

王世渝希望海航能学习当年德隆与汇源合作时的气魄——发现战略不一致,德隆把汇源完整地还给朱新礼。

但显然,海航没有打算这样做。海航在完成股权过户手续后不到两个月,便将九龙山股份进质押。

王世渝认为,李勤夫和海航合作,因为相互都认识太浅,算是互相选错了合作伙伴。

过于自信

“不是认识太浅,选错了合作伙伴,而是李勤夫对自己太自信。”在接近李勤夫的知情人士看来,李勤夫自信的根源来自他过往纵横商场、资本市场多年的经验,“之前,他一直是想到做什么就去做,而且都是大获全胜,几乎没有失败过。”

这样,不但成就了“斗士”李勤夫,也让他认为,即使和海航这样的资本大鳄合作,他也能控制住局面。

1983年,21岁的他,以2000元承包家乡浙江平湖一家濒临破产的服装厂,从此进入纺织制造业。1990年,与日方成立合资公司——茉织华。1994年到1999年,茉织华产值利税和创汇额连年居全国服装企业首位。

事实上,几乎平湖所有服装企业都因茉织华而衍生发展。1998年,茉织华B股发行。2001年,茉织华发行A股,成为最早一拨上市的民营企业。    2002年,在自己仍处于纺织服装行业绝对龙头地位时,他看到服装制造业发展的天花板,便考虑转型到拉动内需的旅游业上。

这样的转型在最初看上去也是相当成功的, 2006年10月18日,茉织华正式更名为“九龙山”,主营业务从纺织服装完全转型为旅游行业。

在接近李勤夫的知情人士看来,李勤夫为了实现这一系列梦想,即使“胜之不武”,也无所谓。

1995年,李勤夫在平湖农村建起了一个仿造美国白宫的建筑,作为茉织华的办公楼。问其原因,他解释,自己主要是和日本人合作,而日本人比较服美国人,自己在“田间再造华盛顿”,就是为了慑服那些与自己合作的日本人。

的确,在和日本人合作的时候,尽管日本方面是第一大股东,但他却拥有着包括日本方面全权委托的最多的表决权,成为实际控制人。

进入资本市场以来,李勤夫因为违反规定,还屡次被资本市场监管机构调查、谴责甚至处罚。

还处于茉织华时代的时候,他就因为公司和子公司对外投资和向外出借资金方面不按规定履行临时公告义务,被证监会罚款。

不仅如此,茉织华上市之后,还因其资金流向不明多为资本市场诟病。茉织华当初募集资金达12.86亿元,但根据年报披露其实际使用总额只有5.85亿元(其中包括流动资金2.39亿元),茉织华可自由使用资金超过7亿元。

直到被处罚,外界才得知,那几年,公司将绝大部分闲置资金用于委托理财和证券投资。自此,市场对于李勤夫和茉织华究竟还有多少事情未做公告,持警惕态度。

不管过程如何,最终李勤夫安然度过这些“危难”时刻,这在接近李勤夫的知情人士看来,无意助长了李勤夫的自信。

现实主义者

在李勤夫2002年接手九龙山旅游度假风景区的开发之前,有三批人曾经想在这个杭州湾依山靠海面积达20平方公里的地方一展身手,但都失败了。靠服装制作加工起家的李勤夫成为开发九龙山的第四拨人。

李勤夫规划的九龙山开发期20年,总投资达200亿元,是个包括高尔夫球场、马会、游艇会、度假别墅等诸多项目的宏大建筑群。

在嘉兴商学院院长钱方明看来,李勤夫无疑是浙商中第一代财富阶层的典型代表:有野心,有头脑,随大势而生,并且懂得利用大势,不断创新不断把握机会,敢冒险,有旁人难以企及的精力和过人的胆识。

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潮涌是李勤夫的朋友,他一直比较看好九龙山这个项目,身为国内顶尖帆船玩家的他,也会经常到九龙山出海。他认为只要李勤夫一直按照他的思路坚持做下去,是可以把九龙山做成和西方一些高档旅游胜地相媲美的景区。

但陈复却认为,尽管现在做的是高档休闲产业,但李勤夫的“泥脚杆”出身,多少还是留存了他自身不能超越的局限性。

因此,陈复并不奇怪会在2009年听到李勤夫说出如下一番话:“200亿元很快就会有的,我们有700万平方米的别墅和公寓即将交付待售,按每平米2万元计算,就有1400亿元的销售收入,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滚动发展来慢慢建设这个项目。”

比起花费漫长的几十年打造一个风险未知的高档休闲娱乐配套群,溢价后变卖资产毕竟能够快捷地实现资本累积。此外,李勤夫还推出和银行合作发放会员联名卡的方式融资。有的联名卡的保证金达到了500万元。这种联名卡可以让会员免费享受九龙山项目中的独栋别墅、高尔夫球、游艇、马球、马术等项目,3年后可返还全部本金。

只不过,李勤夫颇为得意的会员卡融资方法,本身就是违规的。2011年5月,多部委曾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将不记名的预付卡面值限定为不超过1000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

 2009年上半年,李勤夫曾经一反常态,打破差不多快十年不接受媒体专访的格局,开始频频接受各种媒体的专访,大谈他的九龙山高档旅游度假区的梦想必然实现。

所以,与此同时,他控制的九龙山国旅、Resort公司和Ocean公司,在完成受让日本公司所持九龙山股份后,违反《证券法》的规定,立即疯狂套现,六个月内共减持九龙山股本总额的8.47%,非法获得2.23亿收益。

除此之外,他还在卖地。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与海航合作之前,李勤夫已经通过卖地融资达30亿。

知情人士透露,其实那个时候,李勤夫已经遭遇各种压力: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九龙山景区建设资金缺口巨大。李勤夫没想到,前期的投入并没那么快产生效应,景区开发建设资金并非那么容易融到。

在这种亟需资金的情况下,不得已匆忙找到了海航。海航系召开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的前夜,李勤夫通过公司公告透露,双方签下合作协议没多久,就反悔了,曾协商过解除协议,但无果。

接下来的情况,应该是让李勤夫颇为头痛的,海航这个资本大鳄并不容易对付。

以陈复为代表的投资者,现在更关心和疑惑的是,为什么直到今天,监管部门还在冷眼旁观李勤夫参与制造的“双头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