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和平分手。

独享索爱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经过10年的合作,索爱分家了。10月27日索尼与爱立信宣布签署协议,索尼以10.5亿欧元现金收购爱立信持有的50%的索尼爱立信股票,将索爱收购成为索尼的全资子公司,以此结束与爱立信在手机制造业务上的合作。

这是一场和平分手。在智能手机重新定义市场的态势下,某方奋力一搏显然比双方联手但略显平庸更有利。爱立信就此退出手机终端制造领域,将专注于销售无线传输设备与服务。而索尼则可以在智能手机方面继续发力施展拳脚,由此贯彻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这位索尼历史上首位外籍CEO对索尼的重组战略的宏大设想。

2001年建立的索尼爱立信公司本是失意联合。索爱整合了索尼与爱立信两家公司旗下并不盈利的手机业务,希望结合索尼消费电子领域的经验及爱立信领先的通信技术来打开新局面。在合资公司中双方各持有50%的股份。合作十年,索爱推出了Walkman、Cyber-shot等系列有代表性的产品,然而其整体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快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中,索爱暴露出来新机推出慢,机型创新少等问题,被苹果和诸多Android厂商甩在后面。

近期索爱的业绩更是惨淡。在日本地震影响下,其第二季度净亏损达到5000万欧元。索爱CEO伯特·诺德伯格在今年7月时曾表示,公司将缩减功能手机业务。面对惊喜有限的手机业务,哪一方有更多求变的心思呢?毋庸讳言,接盘索爱对索尼更有战略意义。

索尼这个历史悠久的日本企业在电子领域有过辉煌的过往,2005年上任的索尼CEO霍华德·斯金格被赋予了重组索尼的重任。霍华德· 斯金格通过结构改革以及推进成长战略重振电子业务,改善无法获利的电子部门。直到2013年卸任前,他都将以此为目标。

按照霍华德· 斯金格的设想,索尼未来在消费电子方面的战略归结为“四个屏幕”: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这不仅意味着四种产品,而且也代表四种获取内容的渠道。整合技术产品和内容资源,让技术服务于内容,以推广索尼旗下的娱乐帝国,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可以说,内容是索尼战略的核心。

内容也正是霍华德·斯金格本人的长项。他早年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有过30年新闻业的职业生涯,也曾挽救过索尼的音乐和电影业务,力主收购米高梅公司。

在四个屏幕和渠道中,唯一一个之前不使用索尼品牌的正是智能手机。而此次收购交易,将使索尼有机会将智能手机迅速整合到其广泛的联网消费电子设备组合中,补足其内容及设备分发渠道的战略。

这也符合智能手机发展的大趋势。iPhone和众多Android手机已经证明,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技术已经不是唯一取胜的条件,软件和内容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杀手锏。而索尼的娱乐帝国则具备充分的资源优势。

长期合作使得索尼积累下了手机通信方面的经验与技术。近年来,索尼爱立信手机中索尼基因日渐突显。而全资拥有索爱也为索尼带来广泛的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并获得五大专利族群,在智能机领域建立起一定的专利防御。

正如此次交易后霍华德·斯金格的评论,“这一收购可以使消费者随时随地享受到自己喜欢的娱乐内容—借助充满活力的智能手机业务以及拥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知识产权。”内容与技术的整合,索尼已做好准备。

由此独立掌控手机业务,深入索尼全局重组战略,索尼手机也将再次起飞。

Tags:  独享 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