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着迷于中东市场机会的中国企业来说,债务危机尚未平息的迪拜仍然独具价值。

欲望之城迪拜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钱琪  |  阅读:

“按劳伦斯魔咒,一个地区出现世界性最高建筑的时候,当地经济就会走向奇异的衰败”。去年香港玄学家这样判定迪拜2009年机运时,人们多半把它当成笑谈。可是当迪拜第一高塔年底即将建成之际,迪拜世界引发的信贷危机如沙漠旋风一般带给世界一阵心悸,全球资本市场瞬间蒙尘—在20091125日,迪拜政府宣布将与债权人重组其主权投资实体迪拜世界公司的债务消息后,欧洲、亚太股市急挫近2%。尽管随后其邻国阿布扎比以100亿美元救助迪拜,但直到200912月底,迪拜世界的债务重组问题依然不见分晓。

几乎与其瞬间造城的时间一样快,这个仿佛阿拉丁神灯般搽出的投资者乐园变成了噩梦:截至20099月,迪拜楼价已比2008年同期下跌至少两成,写字楼租金比高峰时跌去了近一半,其空置率则高达40%。如今,相当数量在迪拜经济繁荣时进场的投资者已不得不开始舔舐伤口,其中包括曾经向迪拜世界借出逾300亿美元的汇丰、苏格兰皇家银行、渣打集团等数家英国银行。

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中资银行被迪拜世界拉下水,但不少中国企业却并没有这么幸运。中州国际控股集团是在迪拜较大的中国投资者之一,2007年,这家公司曾斥资2800万美元买下了一个人造岛屿“上海岛”。如今,这个本来预计在2010年完工的项目不得不因迪拜房地产市场的衰落而搁置。“起码很多资金是压在那里了。”阿拉伯亚洲商务卫视总裁高度对《环球企业家》说。

“事件的解决还很难看清楚,漫长的谈判才刚刚开始。”巴克莱银行香港董事总经理彭文生表示,接下来的一切都取决于债权人和迪拜政府双方的协议,尽管双方最终会达成协议,但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不会太短。事实上,在这种气氛之下,很多中资企业已经开始撤出迪拜。而对于刚刚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元气的投资者们来说,迪拜无疑成为了新的警钟:世界尚未脱离困境,来自某个遥远国度的巨额违约仍然可能会带来巨大冲击,而新兴市场则依然风险重重。

不过对于那些喜欢“逢低买进”的投资者来说,迪拜如今的地产价格倒是变得极具吸引力。目前,迪拜房价已经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平均来看,很多房价已经比2008年的顶峰水平下降了约50%,这使得很多将迪拜看作长期投资机会和定居地的潜在投资者产生了兴趣,其中亦包括为数不少的中国消费者。

外国人的游戏

从一无所有到让世人侧目,迪拜的发展从1966年发现石油后开始,海外劳工主要是印度人大量涌入迪拜。半个世纪过去,迪拜人口由最初的2万人到现在接近150万人。不同的是,外来人口结构从单纯的劳工,变成商人、白领以及富人。跟中国中心大城市发展相类似,大量的外来人口使得对房屋需求不断攀升。

从沙漠中一个黄金走私贩聚集的小镇,到全球知名的奢华之都,迪拜的发展路径清晰可见:由石油工业起步,然后依托港口转口贸易、运输,物流带动商务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地产和旅游业毫无例外的开始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63月,迪拜通过了《迪拜房地产法》,开始允许外国人在迪拜购买房地产并获得永久产权。这部法律出台后,使得本已上涨的迪拜房市迅速沸腾,许多地产项目只是图纸阶段,就已经几易其主。“情形与我们80年代开发海南岛经济特区非常类似,炒图纸、炒楼花,买家付个10%首期就算买进了,然后再伺机出售,一旦楼价出现10%的上涨,对投资人来说,就相当于100%的收益。而楼价上涨10%在过去几年经济快速飙升的迪拜,是片刻之间就能实现的事。” 阿拉伯亚洲商务卫视总裁高度告诉记者。

过去6年间,迪拜住宅的价格上升了4倍,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是迪拜地产热的见证。有数据显示,迪拜地产和建筑总投资4750亿美元,占迪拜经济总值的三成。但受金融海啸影响,迪拜楼市热实际早在200810月就已经开始退潮。

而迪拜现在的147万人口中,80%是外来人口,华人约10万人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浙江的生意人。这些在迪拜生活的外国人主要有三种动力购房:一类人是来自中东其它国家的,如伊朗、巴林和伊拉克等国家,因其本国的不稳定因素,他们愿意终身居住在迪拜。实际上,在迪拜炒房的华商多数把房子卖给这一类人。第二类购买者是为外籍员工购买宿舍的迪拜政府和在此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作为中东地区最为开放的国家,迪拜政府部门和跨国企业中雇佣着很多具备国际思维和国际技能的外国经理人,相比高昂的房屋租金,购入显得更为划算,且可以使用杠杆,占用资金非常少。第三类则是早年从事贸易生意已经赚得第一桶金的人,看到飞速上涨的房价,转而做房地产投资与投机。

据高度回忆,当初迪拜房地产市场刚热起来的时候,亚洲商务卫视也为迪拜带去不少浙商投资团,组织的商务考察曾创下单月签订70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纪录,其中名噪一时的“上海岛”购入就是这期间发生的。

事实上,一部分早年在迪拜经商的温州人是迪拜债务危机的最大受害者。“现在整个迪拜的温州商人有1万多。”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陈志远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在迪拜,大部分温州人还是以做贸易为主:卖水暖、五金小商品的基本是义乌人,做服装批发的主要是福建人,只有少数进入迪拜早,有一定积累的温州人开始投资当地的商业地产,在华人间提供商铺租赁。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多数在迪拜经商的温州商人对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并没有太多惊恐。

1999年开始闯荡迪拜的陈志远便是如此,他在迪拜先后创办了“中国商品城”、“中国轻工城”、“志远鞋城”、“中国五金汽配城”四大市场,每年实现5亿到6亿美元交易额。面对迪拜危机所引发楼价不断下跌的趋势,他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处理自己的资产,“我们商会没有一个人愿意退出。做生意要有耐心,危机过去说不定意味着更大的商机”。

在迪拜这个巨大的房产泡沫当中,这区区10万华商既非迪拜房产投机的主力,而在迪拜拥有房产但以贸易为主的温州商人仅仅是推迟了手中的开发项目。“上海岛”的投资者,中州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胡宾原计划花费2亿美元以上来开发该岛,建造度假村、豪华别墅,不过现在他表示自己幸亏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建造和销售,而他的注意力已经回到国内。

实际上,所有在迪拜淘金的外国人当中,英国人的失落感最大,这个曾让他们感觉妙不可言的乐园,似乎突然间绿洲消失而沙漠重现。而另一群真正被这场危机痛蚀的是那些来自印度的劳工们,现在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忍着高温蜗居在工棚里,无工开,无钱收。本地的阿拉伯人则在自己的伊斯兰世界体系里过着安逸平稳的生活,他们多数在政府任要职—他们不炒房,不炒股,不饮酒,不吸烟。

并未绝望

“迪拜故事是上一轮,而不是这一轮金融泡沫的一部分。”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环球企业家》表示,金融危机发生时,迪拜很多建设只建到一半,国外债主给予后续融资就比较谨慎,于是迪拜资金链开始断裂。

尽管到目前为止,迪拜整体背负债务仍然近千亿美元,而迪拜世界近590亿美元的债务纠纷仍然没有解决,但在很多中国商人的眼中,这个沙漠中的国度依然具有生命力。

陈志远给出一个最直观的认识,“良好的优惠政策都没有发生改变,贸易上也许巴林、卡塔尔今后会有所分流,他们会借鉴迪拜经验,避免迪拜的错误,会有多元化的发展,但迪拜的老大地位不会改变,毕竟他的硬件设施已经建成,钱都不是白花的”。如今,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即将揭幕,城市轻轨已经通车了,最大的跑马场也基本完工。

在中国驻迪拜总领事高有祯眼里,最吸引人的还是迪拜、阿联酋的经济环境。毕竟在过去多年中,迪拜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商业制度和基础设施。在高有祯看来,迪拜吸引企业家在此投资的原因有三,一是迪拜地理位置优越,在政局动荡的海湾地区能够拥有稳定的社会和快速发展的经济,过去五年犯罪率几乎为零;二是政府为前来投资的外国人制订了人性化的宽松政策,获得营业执照很容易,货币自由兑换,没有任何限制政策制约投资者100%带走营业所获得的利润;三是没有税收。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迪拜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企业。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的盈利,都会被用来进行全民分红,提高公民的福利,同时用于投资基础设施的建设。迪拜模式在本质上也并不仅仅是奢侈模式。“用烂尾楼来形容那些停工的项目是不准确的。”高度认为,迪拜的停工在建项目不同于那些开发商卷跨而逃传统意义上的烂尾楼。大的工程基本都完工或接近完工,政府也明确表态,并非放弃这些项目,只是延迟发展。“象世界第一高楼一样,很多物业都已经卖掉了,而且在迪拜购入地产的人并非全都是投机客,很多人也有真实需要”。

与此同时,迪拜的另一架经济发动机,酋长私人控制的迪拜控股(Dubai Holding)并未收慢其全球扩张的脚步。

迪拜控股旗下豪华酒店运营商卓美亚集团(Jumeirah Group) 执行主席劳利斯(Gerald Lawless)在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迪拜控股从去年就开始努力加强财务,“至今为止,我们已在全球签署了34个酒店管理项目,公司的目标是于2012年前在全球拥有60个在建或管理中的豪华酒店,而这其中30家会于2013年前开业。”

实际上,卓美亚集团正在指望靠中国来实现它的很大一部分增长。虽然在上海计划要建成旗舰店的汉唐新天地酒店工程遭遇搁浅,但其在中国的增长速度仍然仅次于迪拜市场。目前,由于项目主要投资方、美籍商人廖凯原可能出售股份,这个项目暂时停工,不过劳利斯表示,汉唐新天地项目的潜在买家已经出现,作为上海汉唐新天地酒店的管理方,卓美亚集团不参与酒店的实际施工,只在酒店完工后执行管理方的职责。他希望这座酒店在2010年年底之前能够开业。

另一个乐观的证据来自于迪拜的零售服务业,近年中,这一领域持续保持增长,已经在GDP中占到25%30%。刚刚从迪拜回来的高度表示,这次危机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迪拜的现实生活,商场里、餐厅里依然人流如织,中国商品集聚的迪拜龙城贸易量并未有下滑。相反,他认为这也许是中国企业的机会。过去,中国商品一直是在最穷的阿拉伯国家大行其道,始终难以打入富有的阿拉伯国家,如今经济形势不好,消费者对低端产品的需求量就会无形加大。“我们只有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的认知度,在最富有的阿拉伯国家拥有了一席之地,才算是中国制造的成功。”高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