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YouTube是网络时代的HBO,打造它的《欲望都市》同样会很值钱

开拍啦!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倪妮  |  阅读:

去年美国编剧进行的声势浩大的罢工一度将电视台置于没有电视剧可播的尴尬境地,很多网络娱乐公司不仅乘机大肆窃取传统电视节目的观众,更将制作这些节目的人也一并偷了过来。其中一家视频网站Break.com甚至一度在自己的网站打出“罢工的编剧们:来Break淘金!”这样充满挑衅意味的口号,旁边图片则写着:“来Break看罢工编剧制作的特别内容”。

当然,这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间激烈竞争的一个过于典型的样本。这个样本的另一层不那么明显,却同样典型的含义是: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跨越新、旧媒体间的隔阂,开始为视频网站制作内容。这并不奇怪。从视频网站诞生之日起,传统媒体就在思考怎么在这块被版权模糊的电视、电影节目和“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 ContentUGC)所掌控的领域里有所作为。两年前,网络迷你剧的兴起成为传统媒体“入侵”视频领域的契机,一批在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中呼风唤雨的大人物纷纷试水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其中的代表者就是3年前从迪士尼出走的明星CEO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D. Eisner)。

关于艾斯纳的故事我们稍后再讲,现在先来“看”一段视频,这或许有助于你理解什么是“网络迷你剧”:

一个身着白衣的英国女人神情慵懒地靠在自己的床上,对着摄像头问道:“你曾对自己的朋友说过谎吗?”然后坦承自己说过很多谎,其中包括她的名字。接着,屏幕忽然一片漆黑。

类似的片段在视频网站上并不少见,早已习惯于“视频博客”的你很可能将其视为无聊少女的自拍日记。但如果继续关注下去,你就会发现这个通过YouTube等视频网站所展现出来的名为Kate的女孩的生活之复杂、神秘远远超出了想象,甚至镜头的切换也带有专业色彩。

不错,你看到的并不是普通视频,而是一部名为《KateModern》的网络剧。在摄像头(也许是摄影机)背后操刀的几名年轻人一度掀起网络剧的高潮——正是他们泡制了著名的《寂寞女孩15》(Lonelygirl15)。2006616日第一段视频出现在YouTube上后,由毕业于纽约电影学院的20岁女演员杰西卡·罗斯(Jessica Rose)扮演的“寂寞女孩15”布瑞(Bree)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平均每日点击率达到20万次。随着一段段视频的播放,人们开始发现原本散漫的少女视频博客其实是一个复杂的神秘故事,而且从故事构架到呈现形式都超出了业余水平。于是所有关注布瑞的人都成了网络侦探,3个月后,“寂寞女孩15”身后的制作班底即被揪了出来。当时,《纽约时报》等著名媒体都报导这个网络剧的真相,并用了“最后一幕”这样的词语。

事实上,人们对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界限的《寂寞女孩15》的热情并没有因此消减,这也是《寂寞女孩15》幕后人员对好莱坞抛出的橄榄枝不予理会,自己制作其姐妹剧《KateModern》的原因。先前的“LG15工作室”蜕变成为EQAL的公司,并在最近受到来自硅谷的风险投资者青睐,获得500万美元的投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带有专业背景的网络迷你剧似乎给久久无法找到盈利模式的视频网站带来一线生机——《寂寞女孩15》或许可算是自两年前谷歌天价收购YouTube以来,这个行业中最引人注意的事件。

[---分页标志符---]

伪装的“草根”

当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时,任何受到巨大关注的东西都不可能再是普通人自娱自乐的边缘产物。专业人士迟早会注意到在他们眼皮底下发生的“网络革命”,然后以自己的力量参与其中。对网络视频而言,被视为Web2.0时代标志的UGC所具有的个性化、随意性与不可控性反而成为盈利的潜在阻碍。专业制作班底的出现意味着一个“强势的”Web2.0平台正在形成。同样是交互,事先策划好的交互显然比仅凭运气更可能取得成功。这也是《KateModern》的生存和成功之道。在这部今年6月底结束第二季的网络剧中,制作者已经不再隐藏自己的专业身份,一切都变得更精致、更有组织。

如果说《寂寞女孩15》的故事主要还是由YouTube上的视频片段集合而成,拍摄于伦敦的《KateModern》则在网络视频之外使用了更多的交互手段:社交网站、即时通讯,甚至将观众聚集起来编入故事中。

KateModern》的主题与《寂寞女孩15》类似,都是身陷神秘麻烦的少女,而且在故事背景和剧情上颇有相通之处。在已经成为EQAL CEO的贝克特(Miles Beckett)看来,这两部网络剧就如同拥有无数超级英雄的神奇漫画公司所创造出来的世界:不同故事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但都反映了同一个现实。网络剧到底不是长达一、两个小时的电视剧或电影,《KateModern》的片长只有10分钟,但在通过视频展现的故事之外,观众还需要自己寻找各个角色的命运,从而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只是坐在电脑前不动脑筋地看下去。

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处于领先地位的社交网站Bebo.com是《KateModern》的主要发行渠道。每个演员在这个网站上都有自己的主页,就像在MySpaceFacebook上建立个人档案的普通人一样。如果你将这些人加为好友,那么每次登陆Bebo,你就会自动收到关于他们在Bebo上举动的报告。这样,一个虚拟的故事就在你身边真实地上演了,普通人也成为推进故事进程甚至决定其走向的重要角色。除了在论坛上讨论剧情,剧中角色还会邀请观众参加线下活动——当然,这些活动不是什么“见面会”,而是可能成为剧中情节,你也就由此成为了“演员”。

其实,这种以肥皂剧为摹本的网络迷你剧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出现。1995年的《The Spot》名噪一时,不过在那个个人电脑与宽带还不普及的时代,不可能用视频来表现故事,所以一切主要通过在线日记、电子邮件和信息板来体现,偶尔会有照片和一些“多媒体”短片。即便如此,一天的最高点击率也能达到10万次。但是,出品公司American Cybercast因为想让《The Spot》更主流,反而渐渐疏远了其最大的受众群——通过电子邮件诉说自己对角色、情节设定意见甚至能成为故事一部分的活跃网友。这些网友不仅设立了自己的论坛,甚至自发组织频繁的线下活动。到1997年夏天,巨大的投资加上管理不善的领导层,American Cybercast面临倒闭。

现在,宽带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让更多人能够继续《The Spot》未完成的使命。这种将故事与观众融为一体的形式是网络剧独有的优势,也是广告商乐于见到的,因为网络剧中的嵌入式广告更不引人反感,收到更好的效果。《KateModern》的制作成本每周仅为5000-10000美元,却与已经进入第三季的《寂寞女孩15》一道获得了不少商业合作,其中不乏宝洁、丰田和华纳兄弟这样的知名品牌。EQAL更宣称已经开始盈利。

[---分页标志符---]

不成熟的“反攻”

虽然网络剧尚处于起步状态,影响和规模还远不能与传统媒体媲美,但MySpace(及其身后的新闻集团)、传统媒体和好莱坞的巨头们谁也无法抵制这个潜力巨大的“扩音器”的诱惑。

为了保持用户不被YouTube这样的UGC网站夺走,也为了迎合《寂寞女孩15》掀起的网络剧风潮,MySpace打造了自己的视频网站MySpace TV。尽管MySpace TV仍依靠UGC,但也不乏专业班底制作的网络剧,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著名电视剧《三十而立》(Thirtysomething)和《我所谓的生活》(My So-Called Life)的编剧爱德华·兹维克(Edward Zwick,他还曾导演过《血钻》)和马歇尔·赫斯科维兹(Marshall Herskovitz)打造的368分钟迷你剧《1/4人生》(Quarterlife)。专业人员的水准毕竟远高于普通“拍客”,《1/4人生》让这两位曾经的艾美奖获得者在2007年再度赢得这一电视行业的最高荣誉,而这也是网络迷你剧自身得到行业内认可的一个标志。

这个讲述620多岁年轻人故事的迷你剧创造的另一个记录是“第一部在五大电视台播放的网络剧”。当《1/4人生》的剧本遭到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拒绝后,MySpace接纳了它,并在3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600万的点击率。于是,20082月底,它被合并成6个小时的情节,开始登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成为首个从网络“搬迁”到电视台的网络迷你剧。

但网络剧对电视台的首次“正面进攻”并不成功。《1/4人生》的表现很不理想,甚至可以用“糟糕至极”来形容,播出的第一晚在10点档的收视率只有310万。在网络上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在电视上,这等同于一场灾难,创造了NBC历史上的最低收视率。更重要的是,《1/4人生》在18-49岁这个广告商最喜欢的观众群中收视率只有1.3,而这档剧主要就是为这个观众群设计的。于是在播出第一集后,NBC就将其转移到兄弟频道Bravo上播出了。

电视版《1/4人生》的失败,或者困境就在于它的受众群过于狭窄,针对1/4人群打造的内容对于另外3/4年龄段的人没有什么吸引力,而他们中的很多人的还是选择电视作为主要媒体渠道。同样的问题在用户细分程度较高的网络上就很少出现,更何况在迷你剧兴起之前网络上很少出现高质量的短剧。因此,网络是内容质量极为宽容的地方,但历史更悠久的电视则相对苛刻得多。

1/4人生》在NBC的播出意味着传统媒体长久以来希望网络成为内容实验室的梦想终于开始朝着现实的方向行进,而结果是否会像MySpace国际业务经理特拉维斯·卡兹(Travis Katz)所说的那样,可能就此促进一个新的节目制作形式的产生仍需时日考量。无论如何,网络剧和传统媒体融合的首个尝试遭到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网络剧失去了未来。今年4月,鲁伯特·默多克的女儿伊丽莎白·默多克(Elisabeth Murdoch)旗下的ShineReveilleMySpace达成协议,将帮助其旗下的《1/4人生》和《室友》(Roommates)等网络剧以电视节目或DVD的形式在海外发行。

[---分页标志符---]

越界者

现在你应该对“网络迷你剧”有了充分的认识,那么来看看迪士尼前CEO艾斯纳是怎样成为少数转战这个新兴领域并取得前期成功的传统媒体人士吧。

现年66岁的艾斯纳前早年曾在ABC与派拉蒙工作过,又在迪士尼度过了20多年,但现在,他的事业是网络剧和视频网站等新媒体。

自从200742日,艾斯纳创立的视频工作室Vuguru(只专注于专业创作者制造的内容)将自己第一部作品《毕业舞会皇后》(Prom Queen)放到MySpace及其他一些网站上后,这部交织着爱情、流言、背叛与神秘,每集仅90秒的80集高中生活剧至今已聚集了近2000万名观众。这部网络剧的成功还远不止于此:艾斯纳在法国卖出了它的翻译版,在日本寻找愿意翻拍的合作者,并且拍摄了一部名为《毕业舞会皇后:夏季之心》(Prom Queen: Summer Heat)的衍生剧。现在,艾斯纳的第二部网络剧《The All-For-Nots》已经开始播出。这一次,艾斯纳的网络剧将不仅是在网络上流传,还将在手机和HDNet电视网上蔓延开来,Bebo与其他一些社交网站也是发行渠道之一。

在好莱坞,许多人对艾斯纳的新事业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类似不甘心就此退出舞台的过气明星最后的垂死挣扎,另外一些人则希望艾斯纳失败。这或许是出于嫉妒,或许是出于恐惧,也可能是出于他在迪士尼20年间留下的恩怨情仇。但无论如何,没有人能否认艾斯纳在网络剧上取得的成功,而这种成功与他过去数十年在媒体行业中累计下来的经验与资源密不可分。

描述一支虚拟的独立摇滚乐队巡演故事的喜剧《The All-For-Nots》就是艾斯纳熟悉的主题。早在1970年代,艾斯纳就曾帮助制作过类似的题材,因此对他来说,这出新的迷你剧与之前将音乐融合到故事中的手段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在大多数视频制作者还需要拼命游说著名品牌对这些尚未被证明的内容投放广告时,艾斯纳利用自己过去数十年积攒下的资源,轻易地获得了克莱斯勒、沃达丰和HDNet等等厂商的合作。当他需要一辆车时,艾斯纳便给克莱斯勒的CEO罗伯特·纳德利(Robert L. Nardelli)打电话,后者不仅提供汽车,还需为此付钱。

尽管艾斯纳在网络迷你剧上取得的成功足以让他反击那些对他持怀疑态度的人,但他仍未找到真正的点金之石。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涌至视频和网络迷你剧的领域中。60Frames.com就有执导过奥斯卡获奖影片《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科恩兄弟支持,而这个网站隶属于1年前刚刚成立的、专门为专业的网络内容制作提供融资、广告销售等服务的60Frames Entertainment。有趣的是,60Frames.com在今年4月推出的网络迷你剧《血细胞》(Blood Cell)中扮演女主角的,正是曾经的“寂寞女孩15”杰西卡·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