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欧洲自己而非华尔街,造成了欧元诞生以来的最大危机

欧罗巴式救赎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王萃  |  阅读:

 

当华尔街随着投行雷曼兄弟的倒台而被恐慌吞噬,欧洲的政客们无法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之情。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抨击说,是美国没有商业道德的“投机资本主义”导致了这场危机,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则在925日宣称:“美国是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危机的焦点。”  

反讽的是,在美国国会于10月初踉踉跄跄地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之际,大西洋另一方的欧洲各金融机构发现自己突然间处在悬崖边上,迫使各国政府纷纷宣布存款保护计划,或是对金融机构进行大规模注资。

爱尔兰政府在930日率先宣布,将为国内最大的六家银行的全部存款和债务提供高达4850亿欧元的担保。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银行和保险巨头富通集团(Fortis,在未被国有化之前中国的平安保险是其单一最大股东)在接受了三国政府112亿欧元的大规模注资后仍不能正常运营,最终其荷兰的业务被荷兰政府接管,其它业务则被法国的巴黎银行(BNP-Paribas)收购。

在以奉行自由化经济政策为特色的英国,政府在今年早些时候接管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后,最近又不得不向抵押贷款商Bradford & Bingley、成功完成合并后的HBOS和莱斯银行(Lloyds TSB)以及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BS,中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大规模注资,从而使自己成为世界最大的银行股东之一。

在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政府在出人意料地采取保护存款举措的同时,还安排了对抵押贷款巨头Hypo Real Estate的第二次紧急救助。此前一再宣称自己财务状况良好的意大利银行业巨头UniCredit则宣布,将紧急增加30亿欧元的资本金。北欧国家冰岛的金融体系则彻底崩溃,成为此轮金融危机中受打击最沉重的国家。   

这对本来已处在衰退边缘的欧元区经济来说,可谓雪上加霜。中欧和东欧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因为开放的迟缓,目前还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出口放缓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不可避免——根据欧洲复兴发展银行的预计,这两个地区的增长将由去年的5.9%降至今年的4.7%  

这是自欧元于1999年诞生以来,欧洲大陆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一场真正的金融危机。据估计,从现在到2009年底,欧洲到期的银行债务约为1万亿欧元。这让欧洲的拯救成本可能很快就会与美国的7000亿美元看齐。

没错,正如欧洲政客们宣称的那样,这场金融危机是由“美国制造”,但现在,它已属于所有人。

[---分页标志符---]

两个欧洲

一个自然而然的疑问便是:在信贷危机爆发已一年后,金融体系看起来一直很稳固的欧洲大陆为什么在突然间陷入了危机?

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可能是导火索,但太多的杠杆、监管的疏忽以及薪酬文化等鼓励经理人冒险的实践,在欧洲已经存在多年,一如在美国发生的那样。   

事实上,欧洲的金融机构并没有直接面临拖垮美国WachoviaWashington Mutual两大金融机构的那种不良抵押贷款的风险,因为欧洲的放贷标准要比危机前的美国同行严格许多。但按一些标准来衡量,欧洲的银行业与美国同行相比要更为脆弱:美国华尔街之外的银行,每1美元存款对应的借贷是96美分;欧洲大陆的银行则是每1欧元的存款对应1.4欧元的借贷,后者不得不向货币市场投资者借贷以维持自己的资本充足,而在雷曼兄弟崩盘后,货币市场投资者已极度恐慌。股价的大幅下跌则使银行们很难去筹集资金。

以德国第二大商业地产放贷机构Hypo Real Estate为例,其放贷规模已是存款基础的8倍。正是Hypo Real Estate的几近崩溃,迫使德国政府匆忙推出自己的存款保护计划。RBS和富通的崩溃,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大规模举债以对荷兰银行(ABN Amro)实施高达100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在分析人士看来,相对而言,眼下只有汇丰、巴黎银行以及西班牙的Stander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健康的。

当然,卷入复杂的美国抵押支持证券市场和其它金融衍生工具也加重了欧洲银行业的危机。为了追求高收益,瑞银(UBS)购买了数百亿美元的美国次级债,在次债危机爆发后不得不进行大规模冲销,造成去年业绩的巨额亏损。Hypo Real Estate因为被新发现持有大量的美国市政债券担保而不得不被政府二次拯救。富通集团在被肢解后,人们发现它持有近100亿欧元的流动性很差的美国抵押债券。被政府拯救的法国-比利时放贷机构Dexia也是因为其所收购的美国子公司持有大量信贷违约掉期(CDS)工具将资本消耗殆尽。

复杂的监管架构更是难辞其咎。以Dexia为例,巴黎和布鲁塞尔对Dexia进行双重监管,前者监管其包括美国子公司的部门,后者则监管整个公司,结果没有人知道Dexia到底发生了什么。

自欧元诞生以来,欧洲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大为加深,包括一个共同市场、15国共同使用的货币和央行。但目前为止,欧盟政府很难对危机采取共同反应。这在本质上是因为政治架构的一体化进展缓慢。在1990年代,欧洲很少有进行大规模跨国经营的银行。过去10年来,大规模的银行业整合潮席卷欧洲大陆,并诞生了像汇丰和德意志银行这样的金融巨头,在欧洲和美国都有广泛的业务分布。欧洲银行间市场早已是一个一体化的欧洲市场,却缺乏一个能够对私营银行进行跨境监管的机构。

尽管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有权决定利率以及更广泛的货币政策,但它从来都没有赋予监管私营银行的权利,而是由分散在欧洲大陆的十几个监管机构来承担,这些监管机构的所作所为就像银行仍然存在国界一样,加大了在重大危机面前统一行动来解决地区问题的难度。  

危机发生后,欧洲各国领导人一直誓言不会让任何一家金融机构破产,但在危机之初他们采取共同行动的努力基本宣告失败。德国和英国拒绝了法国提出为欧洲银行组建一个共同救助基金的建议──类似于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助计划。但实践很快证明,各国采取的一系列单边救助措施均未能恢复金融市场的信心。   

坚持单独行动的政府会辩解说,欧洲并非是一个政治联盟,也没有美国那样的联邦预算。更何况,美国的救助方案也并没有见到多大成效。但随着危机的加剧,欧元区各国领导人不得不频繁紧急磋商,并终于在1012日就应对当前这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的措施达成了共识:包括放松执行“以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政府提供担保和保险,购买现金流困难的企业的股票,通过优先股和其他金融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监管层所要求的资本,稳定长期信贷市场。欧元区各国政府目前已宣布的用于救助的资金总额已达到1.873万亿欧元。但显而易见的是,各国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各自的具体行动计划。

短期看来,这些举措自然会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在乐观者看来,从长期来看,人们将会看到这场金融危机其实会对欧洲有益——从欧洲的历史来看,总是需要一场大的危机才能促进其一体化的进程。

Tags:  欧洲 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