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政策放宽,让外资银行总算等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跃进时刻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环球企业家》陈伟  |  阅读:

QDII政策放宽,让外资银行总算等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对外资银行而言,510中国银监会宣布放宽QDII (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范围会是一个特别的好消息吗?

应该说,它们目前的处境有些尴尬:长久以来,外资银行就享有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盛名,这让国内同行担忧,消费者期待。去年12月金融市场彻底放开,现在到了外资银行兑现这一点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一直觊觎的高端客户。当然它们可以撤去柜台那厚厚的让人生厌的玻璃窗,并送上更热情的笑脸,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它们的弱点也同样明显——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想找到一家外资银行的网点,也往往需要打车奔波。

有一个领域能够证明外资银行确实具有超凡的实力——推出表现出色的金融理财产品。而对此评价标准也相对简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谁具有更高的收益率。

不幸的是,正是在这方面目前它们还缺乏可以大肆宣扬的成绩。QDII就是一个例子,汇丰和东亚是首批进入QDII名单的外资银行,但2006年开始的这次政策突破并没有能够在市场上掀起足够的涟漪,普通中国居民虽然首次拥有了投资海外的合法途径,对此的反应却始终不温不火。

原因也并不难找,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QDII一开始只能投资债券一类的固定收益产品,而美国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大约5%,如果人民币每年升值4%,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此时中国楼市火爆,股市更是从千点左右一路攀高,QDII自然不足以激发投资者的热情。QDII尽管有145亿美元的额度,但实际认购额不足3%,一些项目还因为资金不足而停止。

而银监会对QDII投资范围的放宽可能使情况改善。新规定将原先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的国外银行存款、债券等,调整为允许投资不超过总额50%的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市场将此视为管理部门试图分流中国A股市场的庞大资金、适当化解股市风险的举措。

渣打银行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在目前中国股市市盈率超过40倍的情况下,理智的投资者已经开始着手使自己的投资结构多样化,以对冲可能的风险,新的QDII刚好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需要。

对外资银行来说,允许QDII投资海外市场股票,意味着有可能取得远高于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而且,相较于投资国债等比较简单的操作,投资股票需要高得多的金融技巧和赢利能力,QDII里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的水平将高下立判。分析师预计,QDII年收益可能从4%提高到1015%,但是各家银行因为体制、经验、产品设计和运营等的原因,差距将十分明显。

在以前的QDII产品设计中,外资银行就表现出对赢利能力的信心,比如工行推出的一款人民币汇率规避型产品,通过远期结汇的方式,将汇率风险降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而东亚银行的汇率规避措施则是直接给予汇率升值补贴,这也就意味着后者需要有更高的赢利能力。

“目前,中资银行在产品设计的创新,以及产品运营中的技术能力和内控水平都有待提高。”摩根大通亚洲区董事总经理霍康对《环球企业家》说。中资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等国内金融机构此前对于国外股票市场涉猎不多,也缺乏相应的境外机构,之前一些境外理财产品甚至交由外资银行代理,差距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也许大多数国内投资者仍然将满足于A股牛市中的投资机会和丰厚回报,认为不必要舍近求远,将资金交给机构去投资并不熟悉的海外市场。但对那些作为外资银行目标的高端客户来说,风险往往比收益更重要,在国内楼市、股市都可能出现泡沫的情况下,将部分资金投向海外成熟证券市场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海外市场市盈率较低、监管规范,拥有真正的蓝筹公司,能比较好地实现风险和收益的两全。

而外资银行正好可借此锁定单凭频繁电话和热情贺卡难以征服的高端用户,使自己在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的竞争中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