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资本市场后的国内银行,开始热衷于参加各类评选以证明自己的行业地位

银行秀

来源:2007年1月 总第130期  |  作者:本刊记者 冯桔  |  阅读:

登陆资本市场后的国内银行,开始热衷于参加各类评选以证明自己的行业地位

一不小心,国内各大银行就站在了PK台上。

如今它们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参与各式各样的银行秀,习惯于别人的评头品足。在登陆海外和国内资本市场、变成公众公司以后,国内银行很难再用银行业的神秘作为自己拒斥此类竞赛的借口。

过去的12个月中,无数银行业的评选接踵而至,有国际金融界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首次评选出的中国银行业100强,也有本土《银行家》杂志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年度排名;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袂举办的“亚洲银行业竞争力评选”刚刚结束,又传来16家银行参与银行业金字招牌评选的消息。

国内《银行家》杂志银行竞争力评选创始人之一,外交学院国际金融中心主任欧明刚并不赞同“排名就是排座次”的观点。他从2004年开始设计中国银行业的一些排行榜活动,以期让各家银行获得一些行业认知的标准。

不过,时值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关键阶段,2004年的第一个银行风险管理排行榜未做大肆宣传。而从事后的调查效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各家银行更关注的是自己每项指标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即“排座次”,而非行业标准,与创办者的初衷大相径庭。

事实上,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决定了国内银行的基本视角。这个意义上,银行评选不能完全拷贝英国《银行家》的模式。英国的《银行家》杂志自1970年起开始每年推出当年的全球大银行实力排名,通过总资产、核心资本、股本收益等公开数据进行考评,展示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

而按照现实,中国的银行应分为以下几类:国有商业银行这样的一级军团,资产大,但不良资产也多;规模小一些的股份制银行,还有两级分化的城市商业银行,而在2006年之前,上市银行还非常少。因此,如若照搬英国《银行家》杂志的标准来排名,必然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在本土《银行家》的榜单上,排名的依据是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竞争力资产(存在)×竞争力过程。一般业内把竞争力定义为:商业银行进行设计、营销各项金融产品,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财富,以及将现有资产转换为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能力。

这份精心设计的评选中,软指标分为人力资源、IT投入、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等几大类,这些资料一方面通过问卷形式向银行采集,另一方面从银监会等政府部门寻找相关数据。“总的来说,尽可能的宗旨是体现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各方面的竞争优势。”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周春生对“亚洲银行业竞争力”评选中的标准也是倾向于软指标,将银行竞争力定义为:能为股东创造持续高额的未来收益。

这无疑切中了现阶段中国各家银行最关心的问题,对于面临外资银行竞争的中资银行,迫切需要扭转自身角色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处于成长阶段的各家股份制银行来说,名次高低的确不是最重要的,它们需要的是知道对手在哪些方面比自己做的好。

最有意思的例子莫过于银行竞争力排名出榜后,后面附上的分析报告成为各家银行战略研究部门的抢手货,不少银行特地召开了研究会议来讨论下一阶段的对策。

Tags: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