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发常规牌的背后逻辑

又见加息

来源:2006年9月号 总第126期  |  作者:本刊记者 冯桔  |  阅读:

央行再发常规牌的背后逻辑

又是一个周五。8月18日下午5点半,临近结束一周工作的最后半小时,一切都没什么不同。  
  
30岁的方钟在上海一家财经媒体工作,他习惯性在下班前打开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浏览新闻,惊讶地发现就在十几分钟前,央行网站上悄悄挂出一条消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15分钟之后,方钟就接到妻子的电话,“又加息了?那我们每个月要还的房贷不是又增加了?”  
  
今年4月,央行就已经把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5.58%提高到5.85%,短短4个月之内,贷款利率上升了54个基点,存款利率的上调则是2004年10月以来的第一次。  
  
事实上,加息的效应,远比像方钟这样的普通居民感受到的大得多。调整银行利率,一直被视作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存款利率提高,会吸引部分资金从证券市场撤出,引发股市行情下滑。贷款利率上升,则抬高了从银行借款的成本,消费者可能因此推迟购房,企业也会暂停某些新的生产投资。  
  
以上都是常识。问题是央行为什么选择这一时机加息,特别是三天前央行刚刚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按照通常的观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比加息重得多的“猛药”。  
  
这让分析师多少也有些不解,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承认,“比我预期的早,没想到存款准备金率刚刚上调3天就启动加息手段。”  
  
从去年开始,对海内外的观察者来说,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已经成了难解的字谜,波谲云诡,甚至同时出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截然相反的判断。  
  
不同的观点都能找出事实依据。盲目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一些主要工业制成品大量积压,代表工业增长的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放缓,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更是处于历史低点,这些都应当是经济增长减缓的明确信号,从中自然可以得出存在通缩隐忧的结论。按这个结论,央行应该放松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  
  
但问题是支持通胀的理由同样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然保持20%以上且屡创新高,这是经济过热的先兆,应该采取降温措施,收紧银根。  
  
这让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表现出的就是货币供应量上的摇摆,2006年以来,央行虽然多次表示要减少经济中的流动性,但广义货币M2的增幅却屡次突破年初设立的目标——央行并不敢下决心踩刹车。当然也可以从积极的角度理解,央行已经有能力根据经济的实时状况进行一左一右的微调。  
  
本来央行可以使用灵活性更高的措施调控货币供应,比如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但是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的外汇占款,却使央行往往被动地加大人民币的投放,操作的空间并不大。  
  
变动利率成为央行不多的调控手段之一。   
 
  
【最美好的时期】  
  
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是加息还是降息,如果加,加多少?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预测,中国央行加息的步伐尚未停止,还有25至50个基点的空间。瑞信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预言年底之前央行还将再次加息。  
  
说到底,这取决于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如果从央行加息的做法倒推,只能说明认为经济过热的观点目前占据上风。  
  
2006年上半年以来公布的经济数据与两年前过热时有相似之处:GDP仍然保持10%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29.8%,贸易顺差记录再次被刷新,贷款增速再次提高到了15.4%,居民储蓄增幅下降。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将会采取与2004年相似的调控措施——渐进的货币政策调节加上控制个别行业过度投资的行政手段。这和目前的消息符合,除小幅度加息外,各部委已经出台若干限制对水泥、煤、有色金属等行业的投资的规定,同时对房地产投机活动严厉打击。  
  
如果类似的调控措施在今后一段时间接连出现,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将告别高速增长,迎来一个相对平缓的增长周期。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瑞信、花旗、渣打的著名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会在2006年步入经济放缓的调整期,他们认为,以出口导向型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容易受到贸易摩擦影响,国内需求不足。外商直接投资(FDI)开始出现下降,意味着中国市场开始失去吸引力。  
  
尤其在去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升值2.1%之后,分析师根据中国加工型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不足5%这一点,判定将有大量中小规模的出口企业无法承受汇率上升带来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因此下滑。  
  
但实际情况似乎乐观的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历史低位同时出现,既可以让经济学家对目前是通胀和还是通缩产生困惑,但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我们处在最美好的时刻,兼收高增长和低通胀之利。  
  
有存在一种合理解释的可能性吗?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200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通胀只是一场惊慌》认为有着庞大剩余劳动力的中国对通胀的担忧只是心理上的“恐慌”,尽管原材料成本上升会推动通胀,但这种状况并不能够持续太久,因为工资水平在不断下降。在完全竞争领域,企业自身会消化成本上升的部分。通货膨胀的预期不能在一个劳动力过剩的环境中得到支持。  
  
但谢国忠自己也可能对此估计不足,因为在2005年10月再度发表的报告中,他转而主张中国可能将在未来两年发生通货膨胀,其中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将是中国由通缩转向通胀的原因。  
  
中国一家月饼厂的经营状况可能比谢国忠的报告更好地揭示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原因。广州酒家是广州当地最著名的一家月饼生产商家。从去年开始,豆类、白糖、湘莲等月饼原材料以及包装材料价格一涨再涨,豆类价格上升超过40%,碳化糖价格从每吨4100元涨至4700元,包装用的马口铁也从7000元/吨涨为9500元/吨左右,此外油价上涨也导致运输成本增加,月饼总成本上升超过30%。  
  
看起来通过涨价转移成本已经是唯一的选择,但实际上考虑到市场竞争因素,大多数的月饼厂家都不敢涨价,广州酒家通过提高内部管理效率的方式把增加的成本在内部消化,采用个别品种月饼提价2%-3%,部分产品降价的方式使上市月饼的价格整体上看来与去年持平。  
  
这似乎证实了中国企业几乎能无限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企业的消化能力总是有限度的,在煤、电、油、运价格继续上涨的情况下,一旦超过企业承受能力,还将面临通货膨胀的麻烦。  
  
但是,这个临界点在哪儿?“我也无法预计。”王一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