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影《变形金刚》大卖相伴而生的是美国汽车精神的回归

变形记

来源:2007年8月上 总第138期  |  作者:本刊记者 于欣烈  |  阅读:

通用汽车终于扬眉吐气了,尽管这只是在电影里,而且还是一部科幻电影。

有谁会怀疑雪佛兰汽车是票房极成功的《变形金刚》电影的主角?在这部北美6天票房超过1.5亿美元、一部打破中国院线首日票房纪录的进口大片里,那辆粗犷、硬气、宽大、当然也具备了强劲马力的黄色Camaro跑车,占了全片几乎一半的戏份,它出场亮相、中段无声挣扎、最后带伤作战的姿态,远远比那个只会和阿甘一样从头跑到尾的高中生和他那热辣的女朋友更让人动情。

在以往任何一部电影中,宣传产品的植入从未有这般缤纷华丽。利用这部全球放映的影片,通用汽车得到了这一辈子不会再出现一次的宣传良机。除了雪佛兰Camaro之外,庞帝亚克Solstice、悍马H2等车型也一一在片中摆开了造型。和大黄蜂的扮演者一样,他们都很强悍、壮硕。他们之间的另外一个共同点是,都是正面英雄。当然,他们也都是通用汽车旗下的产品,是美国汽车业的擎天柱。

日本车?算了吧。即使抛开通用汽车公司和该片导演交情不错不提,那些娇小、柔弱、省油的丰田和本田哪里出产得了这种充满肌肉感的速度机器?这是美国的传统。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它们变身为上半身体形呈倒三角形(标准的美式英雄身材)、肱二头肌发达的机器人战士,与恶势力殊死搏斗。

当然,通用汽车在电影中获得的统治地位,更像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反抗。在美国市场,通用汽车面对丰田节节败退,今年6月份其市场份额更是跌落至历史最低的21.7%。而丰田继今年第一季度从通用手里夺走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王冠之后,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攀升至16.1%

过去几年来,美式汽车的宽大和强劲马力逐渐被视为笨重、耗油、制造温室气体的同义词。他们仿佛另外一个“金刚”——那头硕大无朋的大猩猩,勉强站在帝国大厦屋顶上拼死挣扎,摇摇欲坠。通用和福特正在努力学习丰田和本田,以求得生存。

而当年与高速公路网一同生长的美国人对空间和速度的追求,似乎正在美国消费者的心目中消退。随着年代的变迁,购车消费人群的平均年龄越来越低。这就是为什么通用汽车需要通过一部针对年轻人的大票房影片来加强宣传这种美式汽车文化,新设计出来的强悍车型需要与那些逐渐忘却了真正美国风格车型的新一代人产生共鸣。

《变形金刚》中引擎咆哮的车型则体现了美国人的复兴计划。他们要用这些马力强劲、外形肌肉感十足的车型来证明,那些来自亚洲和欧洲的汽车公司不可能够制造出更具美国风格的汽车。到影院观看这类改编自动画的科幻影片以年轻人群为主,一方面通用汽车在其中展示了棱角分明的动感车型,另一方面影片中又设计了男孩希望用一辆雪佛兰轿车吸引心仪女孩的幽默片段——多么美国的故事。

《变形金刚》的票房大卖,也许正体现了这种美式汽车文化的回归——至少体现了14-25岁人群对这种文化的认可。当大黄蜂被女主角嘲笑太老太土、然后在从1970Camaro变身为2008最新款的时候,年轻人们在影院里欢呼,这家全球第一大汽车公司意图改变那些对通用汽车保持陈旧印象的用户的希望,再次被点燃。

当然,如果通用汽车想要依靠这部影片摆脱目前的窘境并不现实。《变形金刚》向全世界展示了通用汽车的新变化,但这家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如果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被丰田超越,只能依靠自己。如果瓦格纳真的相信擎天柱,抱歉,那辆扮演救世主的大卡车恰恰不是通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