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让一家老牌房企脱颖而出的最新励志版本

40岁以下商业精英——许世坛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李冬洁  |  阅读:

 

2013年,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董事许世坛被他的高管们降级为B+。前年,他的评级是A。自2004年,从他父亲世茂集团(以下简称“世茂”)创始人许荣茂手中正式接过权杖之后,他得B+的评级次数并不多。

事实上,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世茂在2013年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并已成为今年冲击千亿俱乐部的大热门。在过去的一年,世茂地产完成了670亿元的销售额,实现了46%的增长。2012年,其增长率为51%。

许世坛被降级的原因是在运营节奏的把握上有欠妥当。在上一年的第四季度,世茂推出了大量供应,但恰逢年底市场资金紧缺,许多客户因此不能顺利签约,即便签约也没有足够付款的资金。这让许下了决心在今年要更进一步。“2014年我们的一个改革是,上半年要求所有的团队要供出70%的房子。”他对《环球企业家》说。

37岁的许世坛,至今入行已17年。他的故事可以被搬到银屏上—企业二代接班人的励志片,从最基层的职员做起,一直到把控全局的顶层。用不了多久,一个真正拥有许世坛个人印记的世茂就会在地产界脱颖而出。或许,这才是大家对他的期望所在。

全员考评

两三年前,世茂遭遇增长瓶颈。在2010年和2011年,世茂年销售额始终在300多亿元徘徊,两年均未能实现既定目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调控背景下的2010年,万科却第一次登顶千亿元俱乐部。

那几年世茂内部并不平静。市场传言,2004年许荣茂全面授权许世坛接管世茂房地产业务,后者风格颇为激进。在2008年金融风暴期间,世茂资金链一度出现危情,后来生子后的许薇薇(许世坛姐姐)再度出山,这也一度让人对许世坛的风控能力产生质疑。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变化让世茂内部员工“站队”困难。不过,这一传言并未得到世茂的证实。

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董事 37岁

秦华是许世坛十多年的老部下,现任世茂集团副总裁。他对过去的事情并不愿过多表态。他告诉《环球企业家》:“企业在市场动荡的时候就看领导人如何去做。有的收缩,有的反而认为是机会,当然结果也会不一样。”不过,尘埃落定之后,外界最终看到的还是许世坛在其中运筹帷幄。

走过调整期后,压力之下的改革已是必然。首先是一轮换血。2012年,原龙湖集团营销中心总监蔡雪梅空降世茂,担任助理总裁兼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人选择了离开,其中不乏一些老臣。这可以看作是一次正常的新陈代谢,至少许世坛是这样认为。

人才战略被放到格外关键的地位。许想做的是创造一种带有新价值观的人事任用和考核环境。在他的支持下,一年一次的人力资源总结考评会改为半年一次。原因是一年周期过长,半年总结的得失可以让下个半年做得更好。在这轮每天长达10小时的会议上,世茂每一名员工的业绩都会被展示评价一番,并赋予最终的评级。

考评会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一个被考评对象可以得到营销部门的大加赞赏,但可能得不到设计部门的认同。原因或许是他在执行中排斥了原有的建筑构思。在最近的一次考评会上,争到酣处,有人甚至拍案而起。他们希望对公司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公允的评级。“在世茂,不会有因为你不喜欢一个人就否定一个人的现象,你得有证据说服大家他真的不行才可以。” 世茂房地产品牌总监孙静对《环球企业家》说。

许世坛也把自己放在考核对象里面。去年底,在一番自我评价之后,许同样也接受了其他高管对他的评议。让员工有理有据地当面评价老板的得失,后者通常需要面对的是可能受挫的尊严和保持涵养的难度,以及由它们带来的对领袖威信的挑战。许看起来似乎想直接跳过去,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这不是接受不接受的问题,应该马上想的是怎样扭转不好的局面。我今年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如果不改正,那明年还做不好。”他说。

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中,在许的主导下,世茂一直在做各种管理上的变革—融合体系,户型开始多样化;看重现金流和质量的考核,不达标要扣分和罚钱,排名最高则有很多奖励;加速开发周期,以前世茂从拿地到销售要一年,现在最快是4个月;重视销售,也注重成本控制。“很多人觉得世茂的成功就是把大户型改成小户型,要这么简单谁都可以做,其实这是一个大工程。”许世坛说。

最大的举动是缩小管理半径。在2011年以前,世茂的集团销售公司和开发公司还是两个单独的体系,在上海设有华东、华北和华南三大区,却负责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的项目。这样布局易于把控,但导致管理半径偏大。许不能容忍这些了,改变随之而来。他将三个片区扩充到八个管理区域。

这些看上去似乎不算什么,世茂大部分时候不过是在重复其他房企用过的经验而已,但精准的执行成就了世茂。2012年,世茂业绩突然逆势上涨,实现了461亿元的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51.2%。这样的好势头一直延续到了2013年。不过,这一刻来得似乎稍晚了些。如今国内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翻篇,下半场的方向是放在各家房产商案头的共同问题。

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房企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拓展未来的方向。他们选择了走出去,多元化,做某一领域的专业地产商,世茂籍出的对策是做生活方式的服务商—以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整合全球资源,未来成为生活方式的集成商、设计商和提供商。许希望看到的是,将来业主的健康、教育、文化、艺术、旅游和商务需求都由世茂来提供服务。

变革之火还要烧下去,下一个是商业地产。实际上,世茂从2003年开始便涉足商业地产,其时大有赶超万达和华润的势头,但如今并未如愿发展。接下来,小而美的业态将会占据世茂商业板块主流,一万多平方米的Mini Mall和三四千万元投资级别的迷你酒店会大量出现。许的逻辑很务实,“以前我们做10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要投入10个亿,现在我们做Mini Mall,一个投资可能不到一亿元,这样的话可以做十几个项目,很快就可以在全国做四五十个Mini Mall的概念,包括酒店也是一样。”

接地气

1998年,刚大学毕业的许世坛急于想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主动选择了在香港一家不同于世茂的房地产代理公司做销售。与内地不同的是,在香港销售房子有时需要挨家挨户上门推销,经常要面对冷脸和做数不清的无用功。那时许天天挤公车按点上下班,这都不算什么难适应的事,最大的压力来自这份工作需要能说会道的沟通能力,而这却是许最大的软肋。有时许一天打一两百个电话都遭到拒绝,有时通过很多办法带客户去看过一二十套房了,可临到签约客户却变卦了。许决心让自己脸皮变厚点,内心强大些,拿拒绝和挫败不当回事儿,回头就琢磨怎么说话办事能少出错。整整一年的时间,许觉得自己的性格变得外向了很多。“舒服的环境对人的成长是很慢的,恶劣的环境可以锻炼人。” 许回忆说,

一年以后,许加入世茂。他把自己扔在最基层的销售助理的岗位上,每天参与各种进度会议,和其他员工一起乘坐公司配给部门的桑塔纳,工作靠实力竞争。许还同时学习房地产研究生课程,他认为理论和实际的互动互补才能让成长更扎实。

秦华刚进世茂做销售时,许世坛已来三年,是他的直属上级。他眼见到那时的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会通宵达旦而不知疲倦。现在每一轮人力资源总结考评期,许至少参与20个会议,每个会议都在10小时左右。最近,许又翻新了一个新玩法—2014年将亲自挂帅两个项目,从拿地到交房一路负责到底,其他高管也是同样。许专门挑选最难的两个项目,每一季度进行分项评比考核。“他(许)就是这样,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老板都这样拼,底下人想做好哪有不拼的。”孙静说。即便在轻松的场合,许的言谈对热门新闻和八卦都挨不上边,话题永远围绕着世茂。

也有让许犯怵的时候。许从小生长在香港,在澳大利亚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多年以前,世茂调整战略向北京拓展,许那时还不能说一口流利的国语,更不理解当时做事靠喝酒的风俗,但这又是一道必须要过的槛。许逼着自己熟悉北京的胡同文化,理解北方人做事的风格,让自己去接地气。

新老两代交接通常会带来企业风格的转变,许世坛现在提出的口号是,要让世茂变得卓越。实际上,从世茂这两年的业绩看,外界普遍认为许思维独立,具备把控一个企业的基本素质。早在上海世茂滨江项目上,许第一个提出全球销售的概念,并且独立负责台湾地区业务。当时中国台湾法律禁止大陆房产商来卖房子,但许到那里专门开了新闻发布会,充分利用新闻营销扩大了影响力。其时,港台地区正热映影片《花样年华》,老上海故事勾起了很多人的怀旧情结。于是,许将代言人一下锁定了梁朝伟,亲自上门和他谈合作。在两种营销力量的作用下,上海滨江项目在中国台湾大卖。但最后的代价是,许上了中国台湾民进党5年禁止入境的黑名单。

许决定的方向一般不会轻易动摇。从2012年开始,随着国内移民潮的涌动,国内房企陆续出海,先后有万科、绿地、碧桂园等公司纷纷在海外开发大盘。在这一轮大潮中,世茂始终按兵不动。许看到在1997年以前的香港,大批居民移民海外,但几年后又大批返回。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人并不适应国外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开发商也面临着不确定的市场和法律环境。“国内市场那么大,没有必要把很多资源放在国外,我会集中百分之百的资源在国内。”许说。

Tags:  许世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