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掌上医生虽被视为冷门应用,但却已具备医疗市场“淘宝”的雏 形

张锐的超级医院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谢璞  |  阅读:

一年前,网易副总编辑张锐下定决心辞职创业,他打算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搏一把。但具体做什么产品却成了难题。张锐采取了排除法,第一坚决不做游戏,第二坚决不做社交,第三不做基础工具类应用—这三类都是移动互联网热门创业领域,某个流行的应用动辄估值上亿元,但失败者众多。

选来选去,张锐最后决定从医疗健康入手。这是冷门方向,但他认为自己创办的移动平台应用春雨掌上医生的生存空间是中国供需不平衡的医疗市场,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这一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放大。

 “想象一下,一个人感到头疼或者腰疼的时候,会选择去医院还是其他办法?”张锐对《环球企业家》说:“人们出现轻微的病痛时很少会去医院”。他解释说,按照医学常理,人们的病痛分1至10,大多数人在1至7级病痛时,很少去医院就诊,只有在7至10级才会看医生。而春雨掌上医生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人们1至7级的病痛—这大都是人们相对琐碎的小的病患需求。

在互联网中,已有一些医疗主题的网站,很多人也会在百度知道以及一些论坛中求助医疗信息。不过,在张锐看来,网络中关于医疗的数据,一方面它们是非机构化的,要想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找到针对性的信息与指引十分困难;另一方面是非专业性的,甚至可能只是某些网友一腔热忱的经验认识。

解决“看病难”,也是“春雨”的目标之一。张锐介绍说,因为自己祖父与父亲都是医生的缘故,他对医患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有着更深的认识:医生的确很忙—医生一上午要看30个病人,每天都有人在医院排队。一个职业医生,一周被切割为14个半天,其中有2个半天要看门诊,3个半天要巡视病房,这些时间段的确很忙;但其他时间可能是做科研和出席各种研讨会,这时候医生并非外界想象得那样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医生零碎的空闲时间,可以通过一个方便的平台解决病人不紧急的问题。

移动诊疗

有了市场供需矛盾的认识之后,张锐与网易一同出来的合伙人开始琢磨起这款最终命名为“春雨掌上医生”的产品。这款产品分为用户健康自查与向医生问诊两个部分。

在用户健康自查模块是以三维立体的机器人形象页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病痛部位点击机器人相应的部位,点击之后,后台程序会带你进入相应的症状栏目,选定相应症状之后,便会进入下一个栏目—具体病症中去了解其概述、症状、检查、分科以及治疗方式等栏目,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后台程序会识别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提供附近就诊的医院或药店,甚至还有附近相应科室的医生信息。

张锐分析说,其实用户健康自查这个模块,相对比较简单,这只是将互联网上非结构性、非专业的病患资料进行结构化的专业整理。通过有经验的医生资源将人们所能遇到的病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春雨掌上医生更多的只是扮演着数据梳理的角色。

真正复杂,同时也更有效果的,还是“春雨”为用户提供的“咨询医生”模块。这个模块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医生自有的闲置时间利用起来,面向全国各地的患者。

“咨询医生”模块的基础是,“春雨”必须拉来足够多的好医生,并且鼓励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回答病人的咨询问题。张锐告诉我们,他的团队花了4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各地拉来了4000多位医生入驻“春雨”,让这4000名医生成为最初的“种子医生”。

 “春雨”以补贴的形式,用最直接的经济利益,驱动和鼓励这些“种子医生”回答患者问题,一个问题给医生人民币6块钱。获得这批种子医生之后,张锐也进一步采取了医生相互推荐的制度,通过这批“种子医生”吸引来更多的医生朋友过来。

根据介绍,由于用户数庞大,用户每天都有非常多的问题,目前“春雨”平台只开放了1500个问题,平均每天有1300多个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答复。不过,随着用户数继续扩大,张锐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方面医生数量依旧有限,而另一方面,如果继续补贴,“春雨”的成本还将增加,并且这种惯性会把“春雨”嬗变成“网上医院”。无论是出于成本,抑或是出于政策风险,这种模式始终难以为继。

为此,张锐给“春雨”提出了新的规划与定位:让医患双方在“春雨”的平台上,自行定价问诊—或是患者提出一个问题,并开出相应的价格,由有时间的医生们选则,或是由医生开出报价,患者向他提出问诊。

按照张锐的设想,“春雨”的未来,更像是一个健康服务的“淘宝平台”,或健康问诊的拍卖市场。这一平台最基础的条件便是移动互联的发展,通过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医生的闲暇时间有了充分的利用,而用户亦可以足不出户,突破地理位置的限制看病。张锐告诉我们,在“春雨”的平台上,有一名协和的医生,他每天都是在下午6点至8点之间回答病人问题,“因为这时候是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这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应用场景。

病状自查与咨询医生两个模块之下,是疾病库、健康播报与个人中心。疾病库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旨在为关注健康的用户提供一个疾病词典,而健康播报则是提高用户活跃度的一个重要产品—即便用户在健康的状态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定,订阅一些健康养生方面的新闻和资讯。张锐介绍说,个人中心是一个增加用户黏性的设置,也是“春雨”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基础。通俗的说,它是病人的电子病历,将为注册用户提供包括疾病、医生、医院、用药等信息在内的个人健康档案。

创业前,张锐曾问过做医生的父亲一个问题,“你们医院有多少医生?最多有多少病人?”,父亲答到:“180多个医生,1000多病人。”

张锐想了想,自豪地告诉父亲,他可以做一个有1万医生,容纳10万个病患者的医院。目前,他已经完成了对父亲的许诺。但“春雨”这个超级医院显然还能扩张到更多的手机、平板电脑之上。

点击查看专题《中国最好的产品经理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