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潜伏、瞄准、开弓放箭,最古老的打猎方式也是最能够让人充满激情的冒险运动

秦岭狩猎记

来源:2006年8月号增刊  |  作者:Jean-Loup  |  阅读:

在我十几年的狩猎生涯中,最难忘的莫过于两年前在秦岭的经历:清晨在尚未苏醒的森林中缓缓潜行,全身器官都异常兴奋,等待猎物出现后一击而中——这真是无比美妙的感觉。 
 
如今回忆起这一切仍然让人心向往之。 
 
那是2003年5月到2004年10月,这段时间我在英飞凌西安研发中心工作。刚到那里的时候,工作占去了我所有的时间。偶尔和中国同事聊天,我总是念念不忘在法国的打猎生活。没错,除了英飞凌西安公司总经理之外,我的身份还是个弓箭猎手,准确一点说,我是用弓箭而不是猎枪来射杀猎物。  

 
原始魅力 
 
现代弓箭狩猎起源于美国。这种古老打猎方式的回归,得益于一个历史原因。美国南北战争后,战败的前南部联盟成员被禁止使用枪支。但他们仍然需要通过打猎获取食物,所以只能采用弓箭这种更为古老的工具。此后,这渐渐地成了一种打猎的习惯。 
 
直到今天,这种用弓箭打猎的方式在美国仍然十分常见,全美约有400-500万弓箭猎手。欧洲的情形则完全不同。使用猎枪仍是主流传统,欧洲的某些国家甚至禁止使用弓箭打猎。法国弓箭猎手在斗争了10年以后,才最终获取了使用弓箭打猎的合法权益。目前在法国能找到12000名弓箭猎手,相对150万的猎枪猎手来说简直是太少了,不过我便是其中之一。 
 
弓箭打猎为何会流行呢?是因为它对猎手构成极大的挑战。相对于其他方式,弓箭打猎的难度相当大,猎手必须在靠近猎物20米以内的距离才能放箭。所以弓箭猎手不但必须是很棒的射手,而且还必须懂得自然和猎物的性格,很多情况下,这甚至不是靠理性分析可以道明的,猎手最终是靠感觉来决定:猎物都在什么地方活动,在哪里进食,在不同的季节里,猎物的习性有什么变化。 
 
让我成为一个弓箭猎手的因素很多。从小我就非常迷恋大自然和野外生活。15年前,我甚至尝试过直觉弓箭打猎(instinctive bow shooting)。这个概念听上去有点神秘,其实就是在打猎的时候并不瞄准,猎手只依靠自己的内在能量和直觉去感受并射击猎物。很快我就摸索出了窍门,要把对自然的激情和弓箭打猎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当然,我喜欢弓箭打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种方式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去射杀,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当你扛着弓箭在山野中游走的时候,意味着你会花上百个小时生活在野外,能充分地体会大自然的力量。当你停下脚步拉弓射箭的时候,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没有噪声,没有粉末,也没有子弹。即使技艺出众的猎手射到了猎物,周围的环境也没有遭到破坏。 
 
我的中国朋友都很好奇这种特别“活动”,他们四处帮我寻找合法的狩猎场所。2003年9月的一天,一位同事告诉我在陕西西部有片区域可以合法狩猎。一想到在周末又可以享受到打猎的乐趣,我立刻决定带上一帮朋友去探探地形。 
 
 
 
大收获 
 
同事打探到的地方坐落在宝鸡的北部,接近甘肃,是片很广袤的山林,少有人类活动。除了当地农民和动物们偶尔留下的足迹外,人们走进去以后很难找到路走出来,这里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探险之地。大多数人到此是为打野鸡或者兔子,不过这里也有鹿和野猪出没。 
 
在这里可以找到的唯一的武器是猎枪,但我认为这并不适合用来射击身躯庞大的动物。走运的是,我得到了经理的特许,可以使用自己那套从欧洲运来的弓箭。 
 
自从发现这个打猎的好去处之后,每周末我都会驱车赶到这里。开始三到四个星期,我什么也没干,只是熟悉这里的地形和自然条件,沿着动物们留在地面上的痕迹琢磨它们的行踪。慢慢地,我发现了野鸡,而后看到了鹿,最后我终于找到了巨大的野猪。 
 
不得不说,野猪是最难猎到的动物之一。它们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嗅觉和听觉不可思议地强大和敏锐。曾经有两次机会,野猪就从我眼皮底下逃脱。不过,2004年7月的一个清晨,我终于如愿以偿。 
 
那是一个周日的清晨,像往常一样,早上5点我就爬起来背上弓箭出发了,跟着地面上一些熟悉的足迹,我走到了山林深处。山中有一些碎石路,我们必须开着四轮驱动的越野车才能进来,否则遇到下雨天,车会非常容易陷在泥泞的路上。 
 
别的猎枪手总是沿着碎石路走,因为走这样的路经常可以打到野鸡。往往在碎石路会有分叉的小径,这通常是被农夫或者动物们踩出来的路,不过这些路经常把人引进死胡同。但我想走到更深的丛林中去,就必须选择这样的小路。选择这种路线使我们还不得不和浓密的植被作斗争,颇有几分披荆斩棘的冒险气势。 
 
根据我的经验,清晨或是黄昏是动物出没频繁的时间,打到猎物的机率比较高。其实在这种自然条件下,说我在“走路”其实是很不准确的,更贴切的描述应该是像蜥蜴一样“爬行”,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弄出声响,吓跑猎物。 
 
穿行在密林丛中,“紧张”两个字完全不能传递出我当时的心情。那个时候,身体所有的感觉器官都是异常活跃,嗅觉和听觉完全被打开,可以感受到任何一点变化,人也灵敏得像丛林中的猫科动物。在被猎物发现之前,猎手必须先发现它们。 
 
狩猎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弓箭狩猎的基本法则,就是要距离猎物足够近,其次,当猎手悄悄行动的时候,务必把所有的感觉器官都打开,尤其是要注意脚下的位置,千万别碰到枯朽的树枝,同时鞋子发出的声响要降到最低,还要保持自身的平衡。最高的境界就像是在打太极:足够柔软和敏锐。 
 
我第一次狩猎的情形,总是很清晰地在眼前回放。那次是在非洲,我和向导蛰伏在一个邻水且光线黯淡的洞穴口,静静守候了两个小时,终于一头疣猪(非洲野猪)出现了。向导悄声告诉我可以放箭了,当时我全身上下都在发抖,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甚至不能拿起弓箭。对于弓箭猎手而言,这就是经常会出现的buck fever(无经验的猎人见到猎物时的紧张激动)。猎手看到猎物现身,肯定是心跳加快,会有强烈的情绪上来。 
 
难处在于既要平息这种情绪,又要足够集中注意力抓住好机会,在非洲正是这种情绪的干扰让我没射中目标。现在我已经有经验可以应对这种场面了,不过每次猎物出现的时候仍有那种强烈的情绪袭来,大概这也是打猎会上瘾的原因之一。 
 
对于风向的把握也是猎人必备的技能。猎手要保证风向不会把自己的味道吹到自己前面去。如果这样,猎物就会在很远的地方嗅出人类的气味,猎手连看见它们的机会都没有。在那次行动中,风向和我的行走方向是平行的。如果当时猎物在我的前方绝对没问题,但如果在我侧面就很危险。 
 
事情真的发生总是突如其来。大约7点左右,我的右后方的矮树丛里面传出野猪活动的声音。我停住了脚步,赶紧把箭上了弦,当我转身的时候,看到这头野兽正在25米开外的矮树丛里跃身出来。也就在转身的同时,我迅速把箭射了出去。多亏了我的日常训练和出色的弓箭,箭像闪电一般射在了野猪的脊骨上。 
 
一般的狩猎书籍上都会说,这种射中脊骨的伤会让野猪倒地大嚎。这头野猪也不例外,嚎叫了一小会,就迅速地窜回矮树丛。受伤的野猪只能靠它的前脚来移动,此时它的后脚已经完全瘫痪了。我在外面静静守候了15 分钟,想确定它是不是受伤而死。听声响似乎是没有,野猪的伤在脊骨上,并不致命。我有点着急,尝试着靠近矮树丛,但是它太稠密了,受伤的野猪起码钻进去了十几米,我根本看不见它。 
 
于是我迂回到矮树丛的另外一侧入口,还没来得及闯入,受伤的野猪就从里面恶狠狠地试图攻击我。我决定返回营地,这样可以叫上同伴,同时取上我的矛。到了营地,我把打到了一头野猪的好消息告诉了我的向导和司机,他们变得异常兴奋,我们一行三人返回了刚才击中野猪的矮树丛。 
 
这次我跪在地上,用矛拨开浓密的树丛,而后匍匐前行。差不多爬了10分钟,那头野猪终于出现了,就在离我3米远的地方,焦躁的它再次试图攻击我。不过有伤在身严重影响了这头野兽的行动速度,利用这个机会我终于把矛刺入它的心脏。野猪惨叫了几声,很快就毙命了。这时邻近村子的人都来看热闹,帮着我们把这头重约70-80公斤的母猪抬回了营地。 
 
对我来说,每一个打猎的地方都是别致和美丽的。除了中国,我曾在南非和法国狩猎。虽然不同国家的野外环境可能千差万别,但是植被和打猎的方法是一致的。在秦岭,我发现了许多熟悉的动物,包括鹿和野猪。最令我感到奇妙的是,这里人类的活动实在太少了。对于打猎爱好者来说含义就是:这里会有相当数量的、货真价实的野鸡可以被人找到。
Tags:  生活 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