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怀疑的古老学说,随着高端地产的发展呈现出复兴之势

墙内风生水起

来源:2006年4月增刊  |  作者:《环球企业家》蔡钰  |  阅读:

一个被怀疑的古老学说,随着高端地产的发展呈现出复兴之势

2005年初春,在德国从事职业培训的布科教育机构代表Marco Grensing随柏林·勃兰登堡州组织的经济代表团一行来华访问,和其他团内企业家不同,他此行的另一项重要使命是考察中国的风水学。他邀请了国际周易发展应用研究院的代主席董易林为自己的教育机构编写中国风水学教材。

离开中国时,他带走了一幅按照风水理论修改后的幼儿园图纸。

37岁的德裔伊朗人帕迪达十分注重风水在生活中的应用。他特意把书桌靠墙摆放,去除了房门于窗户之间的障碍。在他看来,按照风水装饰的房间能显示出一种特别的和谐气氛,并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越来越多的人古老的风水术是一项使生活与环境和谐结合的艺术。在北京从事电信行业的周津是个业余风水学爱好者。他的老师告诉他说,这种从《周易》当中衍生的文化里70%是科学,20%是迷信,还有10%是的确解释不了的事情。当得知一位初识的朋友身体有某种不适时,周津以周易理论为基础倒推理出了这位朋友家的房屋结构与外围环境。

事实上,同处在东亚文化圈的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一直没有中断风水传统,有的甚至将之演变成满足当地人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目前,日本有2000多所高校中有110多所大学开设了风水课程。

近几十年来,西方也开始从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学角度重新审视风水学所具的科学性。在美国,风水学说过去主要在亚裔美国人居住的区域流行,但现在懂得风水学的房屋经济和咨询人员已经很常见。一家名为 “生活和谐”的风水咨询事务所。

按照德国科隆风水中心的风水师罗斯伯格的定义,“风水”代表流动气体里带着的能量和力量,房间中能量流动越和谐,越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尽管华裔、华侨和留学生对风水学的传播不遗余力。但在真正意义上,风水学是通过中国经济、文化力量的增强传递到海外的,其中,香港的纽带作用相当关键。

比起建国以来中国内地风水学说的无序流传,香港与广东维护着风水在民间思维体系中的强势地位。而港、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富裕程度无形中强化了人们心中残存的风水意识。

贝聿铭设计香港中银大厦的过程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中行否定了贝的第一份设计图纸,因为大厦的立面展现的众多加了框的巨型“X”形钢架在中国意味着不幸,尽管随后贝聿铭将“X”钢架巧妙地隐藏了起来,但大厦外三条刀刃一般的棱线严重引起了港人的不安。贝一度受到香港媒体的公开攻击;时任港督卫奕信随后在庭院里种上一棵柳树,以化解指向一条港督府的 “刀刃”的冲煞。

贝聿铭并不相信风水,但他承认,在香港,风先生就像律师一样无处不在,不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就寸步难行。

改革开放之后,内地有若干高校开始重新考量风水学说中的积极成分,为《周易》的国学身份正名,但政府规定不得给从事风水行业的门店发放营业执照。不过,各种良莠不齐的房屋咨询公司、起名公司仍以擦边名目存在,有时监管者表现出一种默许的姿态,北京工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甚至直接要求来申报公司的人去找取名公司。

就在中国内地为风水价值争论不休的时候,日本已经向世界教科文组织申请将建筑风水列为自己的世界遗产。

但在学术层面上,远渡海外融合了西方文化的风水已经回到中国。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终身教授董伟计划在国内招收两名建筑风水文化研究生。在他看来,新兴的环境行为学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不谋而合。香港资深建筑风水专家郑国强觉得,国内缺乏专业的风水研究者,良莠不齐的从业人员将最高的学问变成了最低的学问,他希望这种状况早日改变。

一些成功的海归派也对内地市场提出了需求。目前,大多数高端住宅区的销售人员必须经过基本的风水知识培训,以应付看房者提出的各式古怪问题。但更多时候他们发现自己的知识派不上用场——谨慎的准业主们通常自己带来风先生,后者不像传说中那样穿素袍、戴老式眼镜,但一样抱着硕大的罗盘四处观望,不时神秘地掐指计算,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不动声色地吐出一两句箴言,打消售楼者的辛劳本可能换来的提成回报。

Tags:  住宅 生活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