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这种笼络人心、博取地位、操作社会关系的社交方式,理应得到国内商界人士的更多重视,及更专业化操作

私人宴会之道

来源:2005年1月 总第106期  |  作者:本刊记者 严远婧  |  阅读:

宴会,这种笼络人心、博取地位、操作社会关系的社交方式,理应得到国内商界人士的更多重视,及更专业化操作


  私人宴会?对于国内一些商界人士而言,这是一个即使加以解释、仍然不一定能够得到认同的名词。“我经常与张某某、潘某某等人(皆为大型房地产商人)一起聚会,我们最爱吃的就是羊肉泡馍了。这就是我们的私人宴会。”一位文化商人这样对本刊记者说。

  在本刊拟针对这个话题进行采访的商人名单中,大多对这个话题表达了漠然的态度,一些人说自己根本没有参加过或主办过私人宴会,一些人认为,自己进行的私人宴会是隐私性的,不宜接受采访。

  本刊的采访调查揭示出这样一个问题:国内商人阶层,即便那些身居大型企业要职、或者个人身价已达亿万者,在他们的生意与社交中,私人宴会这一形式还未能成为主流方式。他们的社交方式可以是堪称“奢华”方式的高尔夫球场挥杆,可以是卡拉OK包厢里的吟唱,可以是酒桌上“喝到胃痛”的推杯换盏,也可以是酒吧里的浅斟深酌,但对于“私人宴会”这种在西方商业社会常见的社交方式,接受乃至在采用的商人,不在多数。

  私人宴会——以私人的名义、而不是以公司名义本着某一特定目的或任务,邀请一些朋友来到自己的住宅,或者某一指定地点,进行宴饮及娱乐。在西方商界及上流社会,这是一种常见的建立社交网络的方式。越是富有的人越经常主办私人宴会,将各种熟悉的朋友、或者刚刚认识的新知,聚集在一起,通过宴饮和交流,来实现更融洽的感情及更牢固的友谊的建立。

  这是商业社会里为迅速达成社交效果而组织的活动。自古以来,宴客就是社会权势阶层用来博取地位与笼络人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是操作社会关系的一种工具。有人说,社交聚会,或较量排场的宴客,甚至可能是有钱人之所以成为有钱人的最原始的驱动力。

  某种程度上,由私人宴会的张罗能力,即可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操作能力及他在某一个圈子里的影响力。而在一个私人宴会经常得以举办的地方,也是各种人际资源得以高速流通、商业机会可以不断横向产生之地。而受益最多的,莫过于热心操持私人宴会及有能力吸引到宾朋满座的主人。

  宴会的神奇功能

  私人宴会在中国古代并不鲜见。实际上在古代社会,这也的确是有权有钱阶层用于建立社交关系的一种常见方式。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私人宴会”,莫过于项羽为刘邦设下的“鸿门宴”。简单的一场饭局,却暗藏杀机,惊心动魄。宴会结束的同时也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中国自古就有举办私人宴会的历史,而且轻形式,重内容。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无比,特别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解决好各种人际关系则为首要。最典型的要算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一场简单的私人宴请,一杯酒就可以安稳天下。

  高度仪式化的私人盛宴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见,由于胜人一筹的盛宴往往可以转化为胜人一筹的社会地位,宴客的主人都想做到最上乘,拿出别人没有做到的招数,做一些能使人口耳相传而一直都能记得的特别举动。

  1999年圣诞节时,纽约两位政府官员和妻子在纽约世贸中心顶上“世界之窗”举行私人宴会,邀请宾客达250位,花费总额达110万美元。鸡尾酒时间有一场灯光秀,是将马上要成为过去的这一千年间著名人物的面孔投影到从头到脚包裹着白布的演员身上。看得眼花缭乱的宾客在到餐桌入席时,窗户都降下黑幕,把饭店著名的高楼景观遮住,聚光灯投向了餐桌,每一桌都有200朵玫瑰插成不同的组合,花上都撒了金粉。司仪宣布,主人有特别的礼物敬赠宾客,于是另一场灯光秀开始,曼哈顿冉冉升起的影像投在绕餐厅一周垂挂得很有艺术味的黑幕上。音乐于三分钟内渐渐达到顶点,遮着窗子的黑幕终于像剧院帷幕般拉起,露出窗外万点灯光闪烁的城市轮廓,同时法兰克·辛纳屈的歌声响起,唱的是“我们将拿下曼哈顿”。这是主人的小礼物,让每个客人都分享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有人说,宴会是仪式化的作战。宴会又是权势阶级生活中代表其阶级特质的行为,其用意不止是要引人惊叹,还要使人感觉义务在身。

  举办私人宴会从根本上来说,回报是各种各样的,也许是整整的半年小小的互惠互利行为,也许是贡献几天自己的时间,也许是介绍某位要人给朋友认识,也许是拿出钱投资朋友的计划。罗士柴尔德兄弟曾说过,豪华的宴客和贿赂一样有用。如果是因为欠了这样的隐蔽人情债不还的人,几乎必然会丧失“盟友、支持者、结一门好姻亲的机会,以及人品等级或声望。”因为欠了人情债不还而导致争斗行为,还可能因此丧失性命。现代有钱人都比较含蓄,一般不会诉诸武力,而多是摆出冷漠不屑的态度,或采用恶意并购的手段。现代人的宴会仍具有战略意义。

  对于人类热中于宴客的原因,还有一种独特的解释。人类当初能成就真正的财富,可能就是以宴客这一竞争炫耀为手段的,这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塞门·弗莱瑟大学的考古学家海登提出的。按照海登的说法,农业并没有创造出有钱人,反而是有钱人发明了农业。发明的动机是找到比别人家更好一点的东西使自己的盛宴真正不同凡响。这种心态如今依然屡见不鲜。

  罗士柴尔德兄弟在十九世纪前半期的豪华宴客中多用一种策略,就是主人以最上乘的法式佳肴款待宾客,自己却一口也不吃。这种明显的大公无私的表现更能提高主人的威望。

  宴会上的觥筹交错,艳光四射,最美丽的外表有时则隐藏了最致命的危险。一场小小的宴会注入了最危险的智慧、最精明的手段,天下也许真的没有免费的“晚餐”。

  一些狡猾的投机家通过宴会这枚“糖衣炮弹”,来博得本来还算精明的投资者们的好感,让他们充满希望地掏出自己的金钱来投入某种项目,最终血本无归,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这还得归功于宴会的强力“迷惑”作用。

  1997年,已有欺骗前科并被美国FORTUNE杂志称为“布拉格强盗”的捷克籍投机家柯泽尼,借助自己的宴会,使他在美国亚斯平的又一次行骗得逞。他在亚斯平以1790万美元现金买下一处豪宅“巅峰居”后,立即着手做有钱人想要立稳脚跟要做的事:宴客。这不是普通的宴客,他按照亚斯平圣诞节狂欢的标准,极尽奢华之能事,从世界各地搜罗来新鲜的奇珍异果,并且对被邀请来的几百名客人 “任取所需”、海量提供。其奢华程度叫人印象深刻。

  通过这种宴会,柯泽尼结识了一批欣赏他的朋友,后来有一批人发展成为他的投机项目的参与者。他竟然筹到了四亿五千万美元。最终,他的投资计划出了问题,投资人的钱全都血本无归。柯泽尼以“反复无常难以把握的市场”原因一推了之。据说他私人从中得到了1亿美元以上的收入。

  另一个借宴会迷惑人们的“佼佼者”是英克隆生物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瓦克萨尔,他能把包括美国家政女皇玛莎·斯图尔特在内的一批股票投资者拖上英克隆这条后来下沉的战船,也得益于他在宴会上体现出的无穷魅力。一位投资者后来反省道:“几年前,我发现自己迷上了英克隆公司首席执行官、具有领袖魅力的萨姆·瓦克萨尔。我去他家赴宴,买他公司的股票。随后,我又惶恐地目睹他的公司垮掉,我的这位朋友因内幕交易锒铛入狱。”

  在萨姆专门用来举办宴会的豪华的寓所,他喜欢把有权势的人介绍给知识界和新闻界的人,然后看着他们相互争论。这位投资者后来回忆道:“萨姆的公寓是个舞台,让别人以你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去看待你。最终,你会打心眼里赞赏萨姆的不同凡响的见识。”

[---分页标志符---]
  品位和个性的体现

  每一场私人宴会都体现着主人的品位、爱好、情趣和风格。从主题到邀请的每一位嘉宾和朋友都能看出主人的交际范围和交际目的。例如布什和克林顿,公众面前的风采与风光不会差别太大,然而私下的个人兴趣,品位和交际通过举办的私人宴会可完全展露。谁才是公众心中的赢家,一目了然。

  布什和克林顿都很好客,平时喜欢邀请一些朋友或知名人士参加晚宴。但两位总统邀请的客人名单显示,不仅人数相差悬殊,而且客人身份也各不相同。布什自成为白宫新主人开始,到上任后的第20个月为止,总共有160人有幸目睹美国总统府邸的“庐山真面目”。这其中有朋友,有亲人,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曾经为布什竞选总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而克林顿在任期间,曾把白宫的林肯总统套房当成筹募竞选经费的地方,他专门把一些腰缠万贯的富豪请到总统套房,盛情款待。平时如果克林顿兴致来了,就会邀请许多人来白宫作客。这些人的身份都很特殊,有的是学术界权威,有的是商界巨头,有的是政界要员,还有演艺界明星。一到晚上,白宫高朋满座,气氛热烈。

  据客人们透露,在克林顿时代,当一些地位显赫的人物聚集在灯光璀璨的白宫时,那气氛如同是好莱坞金像奖的颁奖现场,至少像曼哈顿著名作家的新书首发式招待会,不仅人多而且热闹非凡。这与布什夫妇的宴请场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布什邀请的人当中,极少出现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不过是耶鲁的同学和得州的高尔夫球球友而已。

  布什的一位朋友曾接受邀请,到白宫作客,他说:“现在的白宫已经不是从前的白宫了,你再也看不到那些社会上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如果想在白宫看到名人,除非打开你房间的电视机。”他还说,布什也有以宴会为由筹集政治经费的历史,但无论从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还是宴会场面来说,都远不及克林顿时代。

  克林顿隔三差五地举行晚宴,而且规模较大。布什也有举办晚宴的时候,只是规模小,而且一般只邀请两三个朋友。据克林顿的客人介绍,他们会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边喝酒边聊天,有的时候根本就不顾及时间,以至于从晚上一直到天亮。到了深夜,克林顿还经常请客人到白宫厨房吃夜宵。客人还说,在宴会进行的整个过程中,玩乐并不是不变的主题,很多时候克林顿会一本正经地谈一些国家大事。

  相比来说,布什总统的白宫生活就显得有些清淡,绝对没有克林顿时代的丰富多彩。有的时候尽管客人还没尽兴,但晚宴已宣告结束。宴会似乎是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的,7点客人进餐,接着到露台品尝咖啡,10点准时关灯。整个宴会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三四个小时。

  怎样当“东道主”

  北京出版人、外交家乔冠华之女洪晃说,从国外回来的人、公司首代、大使等都喜欢举办私人宴会。对于中国人来说,其实对于私人宴会没有太多的讲究,有时就像家里请朋友吃饭都应该算小小的宴客了。一个企业家要和自己的合作伙伴接触不能只是在谈判桌上,还应该在饭桌上。“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企业家在高尔夫球场谈生意,在英国还有很多‘OLD BOYS CLUB’(老男人俱乐部),都是为了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里自由放松地交谈。”

  国内资深公关界人士刘四海说,有豪宅的地方,往往有私人宴会。豪宅业主喜欢在家里主办沙龙或宴会活动。私人宴会在上海一带较为繁荣。“西式宴会以交际为主,中式以娱人娱己为主。国内的私人宴会目前大多是西式的。”

  曾任英国电力公司中国公司总经理、法国苏伊士水务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并在德国、瑞士、英国等多国有居住经历的高中告诉本刊,私人宴会有三种目的,一是社交,二是有意义,三是能让人回味。

  宴会一般是8至10个人左右,但PARTY一般要20人左右。宴会要有主题,比如说几个高尔夫球员来捧场,或者某个作家,或者展出自己的藏品。高中自己在家举办过一场宴会,主题是“WEDDING”,就是宾客中有的扮演牧师,有的扮演新娘和新郎,有的装成媒婆。还有是以“运动会”为主题的,还有的是比智力等等。目的是有时间沟通。

  高中自己举办、印象最深的一次宴会是邀请韩国国家银行行长来家中做客。他在家里点起蜡烛,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由高中请来的国内一个女子组合的乐队,开始一边吃饭一边小声地清唱,慢慢地三个女孩吃完了就开始在旁边又唱又跳,把银行行长看得目瞪口呆,连连赞叹:“没有想到,在自己朋友家里吃饭还能听见这么好听的歌曲!”

  国内的私人宴会,让高中感触最深的是“TABLE MANNER”(吃相),他经常和一些外国朋友去参加中国一些政府官员的“私人宴会”,结果最让外国朋友受不了的是嚼饭声音太大。“我10岁的时候曾经和周总理坐过一趟飞机,吃的是包子、咸菜、汤,我记得他吃东西时一点声音都没有,就连走路都没有声音。”高中回忆说。

  凯悦国际酒店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戴毅说:“我参加很多中国人的私人宴会,感觉就是喝酒,不停地喝,吃饭喝,吃完饭继续喝。我还是希望能参加更健康的宴会。”

  高中在国外也参加过一些感觉不好的私人宴会,那是在印度参加的印度四大家族之一办的宴会,有52个仆人,有25辆奔驰,但到他家吃饭,和他谈话的时候就觉得像是在公共汽车上碰见的人,他感觉到的是富有的冷漠和知识的贫乏。

  “私人宴会”里有很多人文的学问,比如得让人觉得每个人都受到平等的对待,对新朋友和老朋友都一视同仁,让大家觉得很温暖,没有被冷落。

  一般宴会上女主人是不能吃也没有时间喝,要接所有的礼品,最后要给每个人送礼品,要随时照顾每个人。准备宴会前就要打电话询问每位客人饮食方面的喜好。注意宴会上的酒、水、小吃。

  在家里举办私人宴会,家庭成员的教养和举止也十分重要,能显示出这个家庭的家养。高中说: “有一次有几个将军来我家,后来就对我的家庭教育很赞赏。我的二女儿穿个小超短裙,系着小蝴蝶结,就像个美丽的服务员一样无微不至地倒酒、上菜,结果得到所有客人最高的赞赏。”

  最后,照相也很重要,特别是要一些特写镜头,把客人最自然放松的表情拍下来。

  在洪晃看来,所谓的“私人宴会”都会在自己家里做一些事情,比较熟悉的朋友就会凑在一起,连买卖带玩,带生意,劳逸结合就完成了。私人宴会不应该走形式主义,讲究的是舒服。“如果大家都是好朋友,却说现在开始玩游戏,那些都是孩子玩的。”

  洪晃觉得,任何私人宴会都应该强调三点,一是私密性,二是放松,三是有意义的。这样情况下讲究形式就不必要了。形式都是给公众看的。为什么要讲形式,是因为很多人都很陌生,互不相识,必须安排活动、游戏,有相互说话的机会。而私人宴会里肯定都是熟人,首先要回避的就应该是特别形式的东西。越是私人环境里,提供的越是可以露原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