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IPO重现市场,不仅让人仿佛重返1997年那个红筹股被疯狂追捧的时代,更预演了2004年中国企业的创富狂潮

2004新创富运动

来源:2004年2月 总第95期  |  作者:吕彦  |  阅读:

巨型IPO重现市场,不仅让人仿佛重返1997年那个红筹股被疯狂追捧的时代,更预演了2004年中国企业的创富狂潮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自互联网泡沫在2001年年中宣告破碎后,投资者不断遭受种种打击:“9·11”、美国企业信用危机以及拉美的经济崩溃,乃至于全世界经济长达24个月的低迷。沮丧如同一个无边的深渊,股市则仿佛永无出头之日。
  
但Google近在咫尺的上市将改变这一局面:2004年4月前,IPO过程中出让10%股份可为其融得20亿美元的资金。
  
这一事件的价值并非仅止于Google的200亿市值,更为关键的,它昭示着那个时代的结束:据第一风险投资公司统计,2000年前9个月上市的科技公司有184家,而在2003年前9个月,只有8家公司有足够好运气。Google上市说明投资者对高科技公司的信心正在回升。业内人士判断,将有六家左右的中国网络公司可以在此回暖过程中分一杯羹(详见后文《网络:二次复兴》)。
  
很大程度上由于当初“垂直极限”般的滑落,互联网业的复兴倍受各方关注。但事实上,大型企业IPO才是股市复兴的真正发动机。
  
对于华尔街的大佬们而言,12月通常是平淡的:没有新项目,股市也因即将到来的圣诞节而尽显冷清。但2003年的最后几周是个例外,一拨又一拨的银行家如赴宴般来到北京:前美国财长、现任花旗银行执行委员会主席的罗伯特·鲁宾,高盛董事长亨利·保罗森和摩根士丹利CEO裴熙亮先后履足北京,拜访各方客户。甚至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也受摩根大通银行之邀,再一次扮演“特使”的角色:他前来游说建设银行选择摩根大通为顾问及主承销商。
  
即使关注中国项目已经超过十年,这些见惯大世面的国际级投资银行仍不乏惊喜地认识到:这是前所未有的好年景。

  
“完美风暴”
  
2003年12月,十天内三家内地公司上市,其中中国人寿的项目更成为全球最大IPO,让人仿佛重返1997年那个红筹股最被疯狂追捧的时代,更预演了2004年中国企业的创富狂潮——
  
12月14日,中银香港(2388.HK)将中国银行持有中银香港的10.7亿股国有股转让,获得资金18亿美元。这是香港市场上迄今为止最大数额的配售。
  
12月15日,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2333.HK),这是国内的民营汽车企业首次在境外上市。公开招股部分获得682倍超额认购,仅以发行1.14亿股H股计算,长城汽车共募集资金15.3亿港元。
  
12月18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纽约两地交易所挂牌。其IPO定价为每股3.625港元。旋即在香港获得高达168倍的超额认购,而在美发行的存托凭证ADR部分亦获得24倍的超额认购。行使超额配售前,中国人寿集资规模高达30.1亿美元,一举成为2003年全球最大的融资项目——超额认购后,中国人寿的规模达到800亿美元之巨,几乎相当于菲律宾的国民生产总值。
  
12月23日,福建紫金矿业上市时获743.3倍超额认购。挂牌首日,收报于5.7元,较招股价每股3.3元即升72.7%。
  
如果考虑到“股神”巴菲特和“亚洲超人”李嘉诚均积极买入中国人寿的股票,你有理由相信现在投资中国企业的股票不是一个简单的投机事件。
  
在“重镑炸弹”的连续轰炸之下,2001年6月来的头一次,2004年1月初,恒生指数超过13000点。而在1月7日,更是达到30个月来的最高点,13157.68点。比起2003年4月因Sars而导致的最低点位8409,高出56%。
  
“久经沙场的投资者不能相信他们的眼睛,投资银行家们不能相信自己的运气”,《华尔街日报》如是描述。
  
“供应方将会有很多公司期待上市,而在需求一方还有大量的流动资金试图进入资本市场”,BNP百富勤亚洲投资总监李永莹表示,“我相信前景乐观。”
  
即使新股发行率比2003年最后几周的表现要差,观察人士依然认为,2004年的资本市场将比之前一年忙碌不少。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驻香港的资本市场负责人马绍尔·尼克尔森表示,除去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亚洲股市将在2004年融资总额达500至600亿美元,而同一数字在2003年只有350亿。“交易的通道非常宽阔”,尼克尔森说。
  
不出所料,1月13日中国绿色食品公司上市时,本欲筹集1.75亿港元,却获得了2800亿港元认购,超额1604倍。上一次一家红筹公司获得如此追捧,还是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在1997年上市时获得过1276倍的超额认购,而当时适逢香港股市的黄金时期。
  
这家“蔬菜种植公司”位于福建省,成立仅五年,拥有150名全职员工,主要业务为种植并加工卷心菜、洋葱和牛蒡等产品。“专业投资者开始关注印度股票,但散户投资者仍对中国股票着迷,就像小兔子想吃光胡萝卜一样,他们想吃下所有股票,中国绿色今天带来了‘胡萝卜’——事实上公司的确种胡萝卜,”金英证券公司研究部负责人斯蒂芬·布朗说。
  
或许我们应该问:还有比IPO更容易的事情吗?
  
2004年,海外上市的主力仍将是大型国有企业,其中包括四大电信运营商中最后上市的中国网通集团,正被国家注入巨额资金进行大规模改造的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银行。不过,真正激动人心的,仍是私人企业创办者瞬间致富。
  
魏建军是此番上市潮的第一个受益者:这个拥有长城汽车43%股份的低调人物,依靠12月15日的上市,身价转瞬间从10亿人民币变为35.4亿元,在“胡润版”《中国富翁排行榜》上,由83位跃升至13位,国内汽车业首富。魏今年39岁,据说以自筹800万元开办长城汽车,当前公司市值已近80亿元。

  
新、港“淘金热”
  
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最近推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03年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市场共有73只新股完成了IPO。虽然相比2002年的117家香港新上市公司数目,73是一个差强人意的数字,但590亿港元的筹资数额,创下香港股市自2000年后的最高水平。
  
尽管全部73家中只有18只是内地企业的股票,但它们从香港本地投资者手中筹得500多亿港元,占到香港新股筹资总额的近85%。至今香港共有1035间上市公司,内地企业占257家,比重超过25%;而市值方面,香港股市现市值约53000亿元,内地企业占了15000亿元,所占比重接近30%。
  
普华永道预计,2004年将有100家公司在香港上市,总筹资额约1000亿港元。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可能占到80%,这些企业的规模预计将大于今年上市的企业。
  
但令人担忧的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内地企业有多优秀,而是因为香港股民的选择太过有限。
  
尽管金英证券公司研究部负责人斯蒂芬·布朗认为“市场似乎就要见顶”,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在香港,巨量的货币增长意味着这些资金必须有合适的地方投资,而目前的招股热潮正是流行的支出方式。”——投资者需要“胡萝卜”。
  
2003年,香港交易所和香港证监会实行了双重存档制度,即公司从申请上市时起,就被两个主管部门不停“置疑”。
  
这一制度引发的直接结果是,对于香港和内地公司,评审标准可能存在“微妙的差异”——港交所总裁周文耀曾表示,希望能够吸纳更多内地的大型公司赴港上市——有异见者称,处理内地大型公司申请的速度比香港中型企业的要快。
  
但此一开放,很快引来尴尬场面:国内零售企业联华、物美在上市时就遭遇了数据方面的置疑。在其上市招股书上,他们所报出的营业额数字,与早些时候上报给原国家经贸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字相去甚远——2002年度,联华超市在内地报出的数字是183亿元人民币,而在其招股书中的数字是58亿元人民币;物美前者的数字是50亿元人民币,而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得出的营业额是10.9亿元。而物美的招股书中,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都为零,同样令观察人士认同。
  
众多内地企业的新宠,是监管较松的新加坡证交所。2003年,加坡证交所全年只有16家外国公司发行新股,其中12家来自中国。这扇方便之门将在相当时期内充分开放,但一旦爆出新的造假风波,则可能在片刻间让一切风光归于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