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进入3G时代的中国市场,在MP3播放器和数码相机早早被塞进手机之后的下一步
终于轮到电视了
理论上,CMMB与TMMB的手机电视“国标“之争已经结束,由电信派推出的TMMB已经成为我国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上,CMMB仍然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支持,这意味着最权威的内容提供商是CMMB的后盾,也意味着CMMB与TMMB的竞争还牵扯到电信和广电两大部门。对于设备商、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来说,这样的竞争另他们十分尴尬——如若支持前者,有可能失去工信部的入网许可证,如果支持后者,择可能失去内容提供者广电系统的青睐。
2、你能看到的移动电视
在公共领域,地铁、公车上早已出现了信号时断时续的移动电视,被固定在楼宇中的电视或者室外的大屏幕都属于移动电视。这些移动电视大多数的节目都转播自家庭电视。PDA、手机等形式的移动电视的仍然无法达到基本的普及程度。
奥运期间,中国移动采购了4万部加载CMMB功能的TD手机,免费提供给志愿者观看手机电视。至此,CMMB先于TMMB出现在公众视野中。CMMB的产业链初具规模:已超过六家的CMMB芯片厂商进入市场;包括联想、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在内的145家终端企业加入。但这些手机只是CMMB与TD功能的简单叠加,暂时还没有成熟商用手机那样统一的服务模式。
相比之下,身为国家标准TMMB却没有拿出任何产品。既无运营商明确表示支持,也无成熟终端问世,负责TMMB网络建设的中国卫通仍然忙于电信重组的后续工作。缺少运营主体、节目源不清等关键难题不得不让诸位运营商和终端厂商敬而远之。
3、挑战者
在标准竞争之外,中国移动开发的基于TD网络的手机电视标准MBMS,仍然在标准的完善阶段,无法在TD终端实现。但中移动已经宣布要在下一批TD终端中支持MBMS。虽然MBMS能满足用户点播以及互动的需求,但其对带宽的占用却是很大的先天缺陷。
与此同时,带有CMMB模块的山寨机已经风靡市场,而其正规厂商生产的CMMB却始终无法通过入网检测来,从而无法上市销售。
4、移动电视蓝图
除了希望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能够信号稳定这样朴素的期待外,移动电视将会真正走向便携的方式,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