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对可见度的无限渴求迫使公司提供那些不宜公开的信息

甘绮翠专栏:透明的公司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8年6月20号刊 第12期 总第159期  |  作者:甘绮翠  |  阅读:

公司的可见度和公开程度都比以前提高了,尤其是在它们扩展业务范围及市场时。监督机构尽力让人们了解企业的经营内容。

1990年以来,Web已经促进了10万多个致力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新公民群体的发展,而Internet信息的迅猛传播步伐也不断改变消费者预期,因为他们能不间断地了解各种特殊利益计划并参阅第三方对公司的环境保护措施和道德问题进行的比较。实际上,公司可能很容易就失去对自己品牌和声誉的控制。

客户积极加入NGO和支持团体,通过博客、podcast、文本邮件、MySpaceYouTube,这些团体不再需要挨家挨户的游说或上街示威,就可以让全世界关注环境保护和公平交易问题。

与上一代相比,今天的消费者可全方位了解各种信息。人们对信息的追求势头越发强化了。57%的英国消费者和 59%的美国消费者说,在过去的两年中,他们对于所购食品内容的了解提高了。

提高业务可见度不局限于发达国家。中国和印度居民正在从制造者向消费者过渡,并深刻相信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中国的CSR预期正迅速上升到西方国家的水平;印度已经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而巴西则远远超过西方国家。而且,在许多新兴的经济地区,首次开始出现有关全球公司的评价,使公司今天的声誉成了明天增长的关键因素。

除了产品以外,可见度还扩展到了商业惯例。消费者会推敲各种采购和渠道策略,会检查各种交易做法、产品组合和生命周期管理,会分析自己的选择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全球影响——如合约工厂中的劳动条件以及打交道的金融机构的贷款策略。

业务关系同样会涉及到透明度问题。公司正在日益深入到合作伙伴的营运中,例如关心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供应链中有害组件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相关情况的不了解就显得更令人惊讶:3/4的企业承认,它们并不是很充分地了解客户的CSR预期。

在今天的开放环境中,企业发现它们必须对外提供曾经认为不宜公开或专利的信息。在监督群体的无情压力下,可见度最好能满足信息的连续交换要求。

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倡议群体希望得到的信息和企业提供的信息都出现了显著的增加,这表明透明度实际上在追随着可见度。不过,2/3的受访主管们承认,他们并不充分了解自己客户的CSR关注情况。这一差异表明,大多数公司要么完全确信自己能够满足法律规章的要求,要么充其量也就是推测一下消费者的预期。

这种表面上对于信息的无限渴求实际是(消费者)希望获得相关信息,以期降低购买决策的复杂程度并提高其轻松程度。

例如,食品袋上的过期日期就是重要的信息指导。但当一个臭蛋出现时,你会很想知道是否必须把整箱都扔掉。EggFusion公司提供最新的、可跟踪的编码,每个蛋都会被贴上一个具有唯一性的号码。客户在网站上输入该号码,即可知道这个蛋是在何时、何地包装的以及它的过期日期。

想象一下,如何在将来使用这一方法:母鸡在饲料中获取了哪些维生素?有没有激素?存储的温度是多少?存储的时间有多长?提供相关信息的公司将赢得客户的信任——并可以藉此构建出一个强大的增长平台。

在描述信息拥挤的网络里的变量定价时,托马斯·弗里德曼说,“如果不提高智能程度,就无法提供更好的产品”。开放意味着必须以创新的方式嵌入信息——如智能工具仪表、智能电源线、智能汽车和用于检测食物传染细菌的智能条。这些工具全部基于实时的数据。

技术让企业可以为股东提供快速决策时需要的各种信息。例如,公用事业公司可根据大多数环保能源的实时可用性来切换能源;手机可扫描产品条形码,并立即显示用户预定义的产品信息。

(作者为IBM大中华区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