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钢铁般意志的现代领导者也需要战争时代的管理技巧

丘吉尔经验

来源:《环球企业家》2008年5月20号刊 第10期 总第157期  |  作者:本刊记者 沈霄戈  |  阅读:

在提倡民主气氛的亲和力和讲求强势的领导风范之间,现代管理似乎处于一个岔路口。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信息社会的伪平等所误导的概念,人们嘴上讨厌史蒂夫·鲍尔默那样的大嗓门,但实际上,一个公司要想获得强劲增长,拥有钢铁般意志的领导者必不可少。

一个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最终获得成功的首席执行官拥有一些共同的品质:设置高标准的能力,并能促成他人完成既定目标,准确找到表现优异的下属,擅长分析并最终简化复杂问题。相反,那些近年来被吹捧的品质和成功并无紧密关联。比如,对他人的尊重、有创造性、说服能力和倾听的技巧。

骨子里,任何卓越领导者的内心都藏着一个温斯顿·丘吉尔。在面对法西斯树立起民族信心的演讲名篇《热血、汗水和眼泪》中,丘吉尔的言辞感染力令无数领导者向往。但是,学习丘吉尔,可不是用咆哮演绎煽动性的言论这么简单。这个历史上最经典的领袖者是由各种技巧而不是单纯的强势形象构成的。譬如,对困难作恰当的渲染,而后树立可执行的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搭建富有战斗性的内部氛围。总地来说,将战争中的种种技法在商业管理中演习,是造就强势领导的全新丘吉尔经验。

首先,要学习号召下属发起一场战役。这个行动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力量。有必要为此进行一次全体会议,使公司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被召集在一起,增加紧迫感。仔细揣摩丘吉尔的演讲稿会发现,对于危机感的描绘,是被巧妙渲染的:一方面,要刻意表现出迫在眉睫的困难,这能突出集体努力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则需要设定一个可以成就的目标。

在战争中,这个目标是占领一块战略高地,而在公司运营中,它可以具体演化成战胜对手赢取一个重要的市场,开发一个突破性的新产品,或引导公司进行一场彻底的内部改革。

无论如何,这个目标必须是通过努力有能力达到的。因此,领导者在扯开嗓门鼓舞士气之前,有必要做一个精确的计算:通过特定的时间框架和特有资源,将战役的意图转化为行动。事实上,关注什么行为能有助于兑现目标,这正是强势领导力的核心。

因此,在任何战役中,领导者首当其冲的工作不是倡导的声音有多高,而是必须明确传递信息:让同事了解什么是公司和组织要去做的,方法是什么;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去击败竞争对手,还是用其他一些人所共知的战略?

说到优势,涉及领导力的另一个关键点:应当持续关注公司的优势,因为随着发展,优势的真正内涵很可能已经随着时间改变,最重要的是去分析和识别那些称之为真正优势的因素,只有保持这种敏锐,才能确保战役的有效性。

作为领导者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让周围的同事理解和支持组织设定的任务。和传统看法不同,这不是靠灌输,而是需要利用一种共享目标的方式。丘吉尔提供的经验相对单一,而在现实的公司环境中,公开演说之后,仍需要很多可持续的技巧来提示共同目标的存在,内刊或内部论坛,当然还有msn上的随意聊天,都是不错的工具。

第四点,有点老生常谈,领导者为了战役需要将合适的人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并且去推动他们的工作。不过,新观念认为,给人们分派角色更像是协商谈判,而不是简单的行政指令。接下来,成功的领导者为了让大家完成任务,要懂得如何配备适合的战斗工具。人们常常会陷入某些过失的困扰,不是职责不明就是信息匮乏,而领导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能够用各种办法补足这些缺失。

最后,如同一场战役一样,一个商业战略的实施也需要持续一段时间。3个月,或者半年。领导者也需要借助战争时代的技巧,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集体斗志。丘吉尔就总不忘用美好事物来防止远期目标的失效:有一个熠熠生辉的取胜时机,但却瞬间即逝,抓住眼前这样的机会,就是领导者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