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这位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7个方面不会改变世界的面貌
乔纳森·安德森: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
[网络版专稿]
从一个贫穷、封闭与混乱的经济体,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中国令世界惊讶。随之的问题是,这一崛起会对世界造成怎样的影响?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anthan Anderson)最新出版的《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7个理由》一书更客观地还原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相,指出中国尽管是新崛起的亚洲巨龙,却并非历史上从未见过的现象。它将沿着东亚地区的既定模式发展,在未来20年逐渐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羊,但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不会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
乔纳森·安德森认为,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7个理由是:
1、中国不会重写世界经济的增长史
中国大陆的真实GDP在未来20年还可能保持8%的增长速度,这并不希奇,因为日本、台湾、韩国和其他一些亚洲经济体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取得过类似的高增长速度。即使把国家规模的因素考虑进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也并不比上述那些亚洲经济体在二战之后的增幅更加明显。
2、中国不会吞噬全球的制造业
中国依旧特别偏重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并且在很长时间里鲜有变化。一旦考虑到周期性波动的因素,大陆的外贸总体上仍是平衡的,消费品出口赚来的每个美元都用来购买了机械设备和其他投入。也就是说,中国在为世界其他经济体提供着高端的制造业工作机会。
3、中国不会买光全世界的金融资产
中国官方外汇储备的增加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其他中国企业出售海外资产的收入——或者是由于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的资产。一旦计算净资产头寸,就会发现在整个亚洲地区,中国大陆实际上是购买外国资产最不积极的成员。
4、人民币不会成为下一个世界货币
人民币依然是不可自由兑换的,它虽然可以在贸易往来中结算,但大多数资本交易还是受到限制。即使按照亚洲发展中经济的标准来看,大陆的资本市场也远没有发育起来。
5、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市场上通货紧缩的输出源头
中国制造的价格持续下降。但到目前为止,价格下降的压力主要集中在非常低端的制造业产品中,读世界其他产业的生产商影响很小。
6、中国不会导致其他发展中国家陷入停滞
尽管中国在抢占发达国家的消费品市场上做得非常出色,但其他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同样在扩大。在吸引外资方面,中国显得更加出众——但主要的投资却是瞄准中国的国内市场,而不是出口型的外包产业。未来,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这会使其他低收入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么更为有利。
7、中国不会破坏“华盛顿共识”
尽管相对贫穷和拥有社会主义体制的背景,中国却是世界上自由化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增加,治理和透明度水平不断改善。这是符合“华盛顿共识”的精神的。
乔纳森·安德森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系,曾先后服务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俄罗斯代表处、驻中国代表处和美国高盛集团,现任瑞银证券投资公司投资研究部董事总经理、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曾与胡祖六合作出版了《关于中国和世界的五大神话》,该书对有关“中国威胁世界”的5个神话一一做出回应,指出“中国威胁”并非现实。
[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