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澳大利亚的水灾正升级为全球资源供给的严峻考验.

蝴蝶效应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汹涌的洪水正以前所未有的猛烈方式袭击澳大利亚。去年圣诞节以来,澳大利亚东北部连降暴雨,造成了1893年来最严重的洪灾,受灾地区面积达到100万平方公里,超过40个城镇、200万人口置身于一片水乡泽国。
 
 
这一度形成了面积比德法两国总和还大的“内海”,被淹的屋顶在水中星星点点地浮现,孤岛上挤满牲畜,小船在不停地运送受困居民和救援物资。洪灾淹没农田,阻断交通,淹没矿区,给当地农业、矿业和保险业等造成严重损失。昆士兰州财政部长安德鲁·弗雷泽不禁感叹:“就不少方面而言,这就像《圣经》中描述的大浩劫一般。”
 
 
由于洪灾发生在澳洲主要产煤区昆士兰州,作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整个澳大利亚的经济遭受重创。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经济师沃尔特斯认为,澳大利亚水灾对该国经济的打击,比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还要大。澳大利亚2011年初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会因此削减一个百分点,损失高达130亿澳元(约合850亿人民币)。今年以来,澳元已呈下跌趋势,通胀亦急剧上升。
 
 
和澳洲人丧失家园的直观痛楚不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场浩劫对于万里之外的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是另一种如鲠在喉。
 
 
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贡献出了三分之二的炼焦煤贸易,昆士兰州又是全球最大的海运煤炭出口基地,此次遭遇水灾使得澳大利亚35%的炼焦煤出口在生产环节陷入瘫痪。必和必拓、力拓、英美资源集团和博地能源公司在过去一个月均宣布在昆士兰州的生产遭遇不可抗力,不能如期向国际市场供货。澳预计今年出口1.6亿吨煤的目标难以完成,澳大利亚2011年首季度的炼焦煤基准价也因洪水被推高至历史第二高水平。
 
 
过于依赖澳大利亚供应的中国钢铁公司,不得不动用自己库存的焦煤来锻造钢铁,但能源咨询公司伍德警告说,这些库存可能只够维持一周。焦煤是钢铁生产必须的材料,其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推高钢铁成本,从而导致其他日常商品成本上升—对于苦于缓解通胀压力的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煤价上涨以及洪灾造成的心理影响同样作用于铁矿石及粮食市场。除了炼焦煤外,洪灾可能让澳大利亚这个世界第四大小麦出口国产量减半,从而严重冲击国际市场价格。而作为另一种炼钢主要原料的铁矿石,今年价格已上涨44%。分析人士预计,2011年主力铁矿现货平均价格将涨至每吨153美元至154美元。
 
 
澳大利亚仍弥漫着悲伤的气息,因为气象部门预报,阴雨天气可能还将持续数十天,洪灾造成的伤害可能远未结束,且灾后重建还需时间。
 
 
显然,在全球化的今天,为这场浩劫埋单的不仅仅是澳洲人自己。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游客输出国之一、最大的国债和主要的资源买家,中国受到的影响很可能也被放大。
 
 
长时间以来,能让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中国都感到不安的事情少之又少。而这次突如其来的洪灾让中国付出代价的同时,是否也能让我们重新盘算原材料过多依赖一个友邦的好处—以及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