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国家愈来愈有办法用超低的成本来生产用以改善更多人的生活,有些人开始把这种能力称为“节俭式创新”

新兴国家的“节俭式创新”

来源:《天下》杂志  |  作者:《天下》  |  阅读:

一场猪羊变色的革命正在发生。过去只能提供廉价劳力的新兴国家,开始跟西方比创新。工业国家的优势日渐不保,全球竞争正面临一百八十度大翻转。
 
全球经济重心逐渐东移新兴市场,新兴国家不再甘于扮演廉价劳力供应者的角色,开始成为创新的发动机,从电信、汽车到医疗,不断带来突破。他们重新设计产品,硬是能砍掉高达90%的成本;又彻底改造企业流程,把事情做得比西方对手更好、更快。别再说“世界是平的”,因为全球竞争正在一百八十度大翻转。
 
工业富国正在流失产业创新的领导优势。原因之一,是愈来愈多企业都把研发搬到了新兴市场,美国五百大企业在中国已有98个研发中心,在印度也有63个。原因之二,则是新兴国家的企业与消费者正在“升级”,例如,中国电信设备厂商华为2008年申请的国际专利数目,高居全球第一。而中国年轻人的上网时间,也超过了美国年轻人。
 
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愈来愈有办法用超低的成本来生产用以改善更多人的生活。
 
节俭式创新  造福世界
 
有些人开始把这种能力称为“节俭式创新”:不但善用廉价劳力,还能翻新产品和流程,削去不必要的成本。印度塔塔的Nano小车,就是一例。不仅这样,新兴国家的创业家们更懂得利用行动通讯等新技术,为医疗、金融与乡村发展,带来先进的服务,例如肯尼亚的行动电话汇款服务,早已领先全球。
 
跟三十年前日本人以精实制造改变全球汽车业相比,今天新兴国家企业“跃升”的领域更多,速度也更快。西方企业不但将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连过去的竞争优势也可能被颠覆。
 
这一波低价的破坏式创新来势汹汹,许多西方产业都会被波及。对业者来说,变动势必带来痛苦,然而,西方消费者却将因此受惠。对缺钱的工业国家政府来说,好处也不少,例如,心脏、青光眼手术上的节俭式创新,或许可以避免美国医疗体系拖垮财政。
 
创新的力量一旦启动,就会源源不绝。开发中国家的创新,相对也会激发工业国家精益求精,投入更多创新。就像当年的日本人向美国人学习大量生产,后来西方汽车业也向日本人学到了精实制造,眼前这一波新革命,未来肯定造福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