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举行,结盟交流的姿态愈来愈明显。中国、印度、俄罗斯与巴西四大新兴经济的结盟,会对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GDP兆元俱乐部:金砖四国能否金刚合体?
金砖四国峰会再度登场,新兴经济四大巨头的结盟,是否真的成了一股新势力?
四月十五日,第二次金砖四国峰会在巴西举行,结盟交流的姿态愈来愈明显。BRICs是否真的成了一股新势力?中国、印度、俄罗斯与巴西四大新兴经济的结盟,会对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金砖四国的重要性,在于经济实力。他们是除了OECD国家外,规模最大的四个经济体,也是GDP超过一兆美元的“唯四”发展中国家。
四国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力指标,就是惊人的外汇存底:合计占了全球存底的四成;光是中国的二.四兆美元,就足以买下三分之二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要是四国各自拿出六分之一的存底,就能合组一支规模等同IMF的超级基金。
总体经济力带来了各种影响力,最重要的一种,也许就是声望。金砖四国拚经济的方式,与西方不尽相同。他们都有庞大内需市场、众多贫穷人口,成长与脱贫就成了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他们努力让经济多元化,市场也对外开放,却未必支持“华盛顿共识”提倡的全面自由化。
名义上结盟就够了
经过这波大衰退,金砖四国相对优异的经济表现,赢得了其它开发中国家的敬佩,大家都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金砖四国未必能替代华盛顿共识”,巴西热图里欧瓦加斯大学教授司拜特指出,“但他们提供了值得效法的模式。”
不过,金砖四国的结盟,缺乏凝聚力,各国之间利益分歧,甚至存有战略上的敌对关系。尽管可以枪口朝外,共同要求改革IMF,但进一步的合作却是雷大雨小。司拜特就说,金砖四国只要名义上结盟就够了,其它什么都不必做。
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普拉萨也认为,这四国的结盟,其实是被大衰退所催生的:各界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辩论,让这几个新兴大国的角色备受瞩目。但金砖四国并非铁板一块,未来,辩论的焦点一旦转变,外界对于结盟的看法,恐怕也将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