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尼克松在经济外交上能教导奥巴马吗?

狡猾的迪克和美元

来源:译言网  |  作者:《经济学人》  |  阅读:

“尼克松震荡”不是说1974年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下台,不是说他在越战期间大肆轰炸柬埔寨,也不是说他贸然访问共产党中国。这是指1971815日,尼克松宣布一套经济政策,震惊毫不知情的世界。尼克松总统为了平抑通货膨胀,冻结工资和物价达 90天之久,终结美元对黄金的固定兑换,对进口征收10%的附加税。

《纽约时报》作家克鲁格曼等左倾评论家通常不会把尼克松当做灵感的源泉。不过在本月,克鲁格曼和130位议员联名写信给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呼吁白宫仿效尼克松,对进口中国商品征收“附加税”。这项关税有望迫使中国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正如尼克松的附加税 促使美国贸易伙伴在四个月后重新议定汇率一样。

克鲁格曼认为,中国让人民币保持低位,使美国失去了140万个工作岗位。低估的人民币让中国出口商在美国市场拥有优势。之后中国把美元收入投资美国国债,而不是购买美国商品。通常情形下,这类资产购买会降低利率,刺激美国借贷和消费。不过美国和其他富国一样,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利率如今降到谷底。中国通过储蓄美元不消费,来耗尽世界经济的需求。

中国的外汇储备现在总计2.4万亿美元,其中70%是美元资产。1971年,美国各贸易伙伴的中央银行的美元储备较少,总计约有4000亿美元。假如美国信守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承诺,这些美元足以买下美国金库贮存黄金的三倍。1971831日,英国要求把美元兑换成黄金,是最后一击。尼克松政府的两位著名的经济官员乔治˙舒尔茨和肯尼斯戴姆在著作《头条外的经济政策》中写道,“虽然美国政府不大重视黄金,但是发生黄金挤兑也会出尽洋相”。事实上,尼克松在815日宣布,美国不再履行无力承担的义务,即美元以固定汇率兑换成黄金。

舒尔茨和戴姆认为,征收进口附加税是打算“引人注意,作为谈判筹码”。能让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长-德克萨斯人约翰·康纳利“双枪开火”,在国际金融界扬长而过。美国的贸易伙伴面对恐吓纷纷让步。到12月,他们同意让美元贬值(达到贸易加权平均数的6.5%),附加税随之取消。不过奥巴马仿效尼克松,真的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吗?

显而易见的差别是,1971年美国采用固定汇率制度。一种货币只要和美元挂钩,就会自动和其他货币挂钩。20087月以来,中国维持人民币和美元挂钩。不过在同期,人民币对其他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的货币汇率有所波动。以贸易加权为基础,人民币回到了金融危机伊始的水平。其实,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测算(第三国实际汇率),在中国庞大的出口市场上,和新兴市场竞争对手相比,人民币比雷曼兄弟倒闭前升值了约12%。该指数表明,中国货币比2005年升值了25%

第二个差别与前一个有关。因为在1971年,各国货币都和美元挂钩,都要付附加税。尼克松让每个国家惊愕不已,却一视同仁。另一方面,时下批评中国的人,敦促奥巴马只对中国商品任意征税。此举会减少进口中国商品的需求,这部分占到美国总进口的15%。却不能保证消费者放弃中国产品,转而购买美国产品。他们更可能从中国在亚洲的竞争者哪里购买。附加税会改变美国贸易赤字的构成,却不会改变其数额。

尼克松去中国

尼克松震荡对中国和奥巴马都是经验教训。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和今天的中国一样,拒绝对世界失衡承担责任,坚持要贸易赤字国收紧政策,而不是贸易盈余国放宽政策,才能解决问题。(德国依然保持这种论调)然而德国坚持和美元挂钩,以引进美国的涣散为结果。没有放弃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尼克松赢得1972年的大选。1971年,德国物价上涨了5%以上。如果人民币继续和美元挂钩,中国也会面临宏观经济失控的风险。截止到2月份的全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加了月35%。这种上涨或许是通货膨胀的前兆。

主张征收附加税的人认为,除非对其施压中国才会行动。他们指出,中国总理温家宝发表防范评论,认为人民币没有低估,依然“基本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表明,官方声明 无法主导未来的政策。不升值的决定是“决定性的、清楚明白、永远不变”。这不是2010年中国的官方说法,而是尼克松时代德国官员所说,之后5个月,德国马克升值了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