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EPI)将美国流失240万就业归咎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对美国贸易顺差窜升
EPI报告:美中贸易赤字令美240万份就业流失
EPI国际项目主管Robert Scott表示,中美两国贸易关系需要根本性的改变。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汇率政策及劳工标准问题是首要的步骤。
该报告为部分指责中国汇率政策的美国国会议员提供了更多"弹药",将促使民主和共和两党进一步呼吁就中国的汇率政策采取行动,并且中美两国关于此项问题的争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财政部(U.S. Treasury)将于4月15日公布半年报,届时必须再次决定是否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尽管此举是奥巴马及前任总统小布什一直拒绝的,但近几周来美国议员们一直施压。
美国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以及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在周二晚些时候就财政部报告召开了电话会议。两人上周介绍了一项两党连立的法案,该法案将要求通过人为手段使汇率保持低水平的国家进行回应。
EPI引述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研究成果称,反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打破了政治光谱。PIIE认为,人民币兑美元需要升值41%方能恢复其基本价值。
根据EPI的测算,2001-2008年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扩大了1862亿美元,并导致美国净减少超过24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年减少34.55万个。
EPI表示,失业人口最多的部门来自于计算机、电子设备以及零件工业。加州、田纳西州以及北卡州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
美国制造业联盟(AAM)常务董事Scott Paul表示,中国的政策导致美国不仅失去了零件工业部门的优势,同时也使复杂的电子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制品取代。
中美商会称,2000-2008年间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了341%.2009年美国对中国出口持平于2008年的700亿美元,但对其他国家出口下降近20%。
中美商会总裁John Frisbie表示:“中国在糟糕的一年表现卓越,是我们第三大出口市场,也是目前为止增长最快的出口目标市场。”
Frisbie并称:“就业与之(美国出口)相关,而且都是高薪工作。”该商会追踪各州对中国的出口情况但未记录就业情况,因认为没有可靠方法来统计该数据。
经济政策研究所报告认为,包括“大量”工业补贴、劳工和环境保护法执行不力,窃取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限制在内的中国其他一些政策,都造成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将美国流失240万就业归咎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对美国贸易顺差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