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中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受到广泛认可

[GE哥本哈根报道] 气候峰会召开在即,中国目标受关注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本刊记者刘建辉 发自哥本哈根  |  阅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将于今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与会的联合国及各国代表团成员、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媒体、观察员等已经陆续抵达。会场的注册大厅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会议的气氛渐浓。

中国和77国代表团成员6号在会议的主会场Bellacenter召开了闭门会议,这已是一个惯例。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际谈判和国际政策处处长李高表示,每次气候变化会议的正式谈判之前的一到两天,77国集团及中国都要举行会前会,确保所有成员国在谈判中发出同一个声音。

“声音”是这次大会最不缺乏的东西。据会议主办方介绍,超过3万人通过了注册申请,但是整个Bellacenter只能容纳1.5万人,以致于不得不采取限制申请的方式来控制。以媒体记者为例,会议官网上此前一直声称直到会议结束的当天都会接受在线申请参会,但是由于申请人太多,主办方不得不于1129号临时关闭了申请。在6号下午的媒体出峰会上,主办方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要等到会议正式开始后,视真实到会的人数来确定是否要重新开放注册。

中国政府1125日第一次以约束性指标的方式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从6号这一天本刊记者在现场获取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国的这一减排目标受到了广泛认可。UNFCCC执行秘书长德波尔(Yvo de Boer)在提到中国的减排目标时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德波尔在6号下午的记者吹风会上表示,要确保会议结束时所有人能够达成一份协议,形成共识,但是至于最终的协议的内容,什么情况都是可能的。“哥本哈根不是重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德波尔说。不过记者在现场所遇到的与会者多数表示并不对会议结果感到乐观,毕竟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牵扯到多方利益的议题,特别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盟、日本并没有拿出令人满意的数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