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抵御流感的“侵袭”是一场漫长的战争,谁也无力承担怠慢之责

警钟为谁而鸣

来源:2009年6月20号刊 第12期 总第183期  |  作者:《环球企业家》  |  阅读:

每天数以百计惶恐的人们拥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市的圣十字教堂,虔诚地向上帝祈祷着,请求赐予力量抵御流感的“侵袭”。这是20世纪第一次全球性的流感—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爆发期间,留给历史的灰色画面。那次大流行造成了全球大约4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相隔近百年后,人类又一次站在了流感大爆发的边缘。

6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宣布,将目前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世界现在处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起点。”这位曾经带领香港地区抵抗SARS爆发、上任不到3年即面临再次“大考”的总干事,向全球发出警告。

根据世卫组织的界定,6级的警戒级别意味着至少世界两大洲出现大规模爆发疫情情形,并预示着全球大流行正在开始。因为感染甲型H1N1型病毒死亡的人数一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世卫组织的这一决定遭到了质疑和批评—反对者认为,世卫组织的反应过度了,正在引发全球不必要的恐慌。

这会是一个“狼来了”的现实演绎吗?陈冯富珍辩解称,最初的疫情爆发可能比较温和,但随后的第二波疫情可能更为致命,与1918年的那场疫情十分类似。“此前没有任何一种流感病毒在‘如此早期、如此近距离、如此实时’的监控下传播。疫情还远未结束。”陈强调说,“应对SRAS的经验告诉我应如何应对这种让世人感到恐慌的疫情。”

作为香港前任卫生署署长,陈冯富珍因在禽流感初期声称每天都吃鸡而被很多香港市民认为,她要为禽流感的爆发承担“误导”责任。但更多的支持者却宣称,陈后来的一套紧急反应措施,成为世界通用的对抗疫情标准;在2003SARS大爆发期间,陈也曾面临类似的争议。

如今,陈冯富珍已成为世卫组织历史上最具权势的总干事:2005年,在她履新之际,世界卫生大会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确定了各国政府需遵守“及时和透明的通报”的义务。同时,总干事还拥有了改变全球疫情警戒级别的绝对权力。

漩涡中走出的陈冯富珍勇敢地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进行了评估,她充分利用了手中的“权杖”: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三次果断、迅速地将流感疫情从4级上升到6级。这其中,陈赢得的更多的是“果断、有力、应变迅速”的赞誉。面临流感大爆发的不确定性,谁也不敢轻易做出任何“疫情已经平稳”的判断。无论疫情得到了控制还是再次蔓延,没有任何人会质疑这个已年逾50的中国女人,所具备的迅速行动力。

目前,最大质疑来自那些遭受了金融危机重创,正在步履蹒跚地恢复的经济体。警戒等级调高到6级时,世卫将建议一些国家实行禁止集会,缩短企业的作业时间以及关闭一部分公共设施等措施,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其过去一年费尽心力所制定的金融危机应对策略,成效要大打折扣。

然而“流感大爆发”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高悬,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谁也无力承担怠慢之责。声言“不会做出任何妥协”的陈冯富珍,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