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东航借“世博会”契机进军北京市场,将在5年内在北京投放超过50架飞机

东航进北京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沈霄戈  |  阅读:

正在外界关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与上海航空公司整合方案将如何具体推进之时,东航78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北京起飞,共迎世博”的新闻发布会,并且宣布东航北京分公司正式运营,助力北京航空枢纽港的建设。

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首家合作伙伴和唯一指定航空承运人,东航显然把“世博会”作为提升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而在世博会之前与上航进行合并,不仅是为世博会的航运实力提升,而且这项由国家政府主导的方案,也符合对于上海未来建立航空枢纽和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

尽管东航和上航合并后,能够在上海航空市场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但仅仅依靠数量的增长距离成为国际一流航空公司的目标还远远不够。航线网络化是未来的发展思路,因此东航此次进京,显然是考虑到北京航空市场对于未来东航整体网路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三大航空公司都在积极部署自身的运力网络枢纽,上海、北京、武汉等都成为了争夺的重点枢纽城市。就在今年2月国航宣布上海分公司成立,并且直言就是要在华东市场分一杯羹,并将开辟更多从上海起飞的国际航线。面对这种高度的“圈地”性竞争,昔日东航曾提出的“上海保卫战”显然过于局限,走出去在各个枢纽城市都具备相当的市场份额,才能够为日后有效的搭建航运网络做好准备。

面对“来北京抢市场”的质疑,东航总经理刘绍勇表示:不是抢,而是和国航、南航共同做大做强北京市场,蛋糕做大了,每家都能分得份额。此举也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在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对于东航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发展潜力市场的需要,国资委予以支持。

然而,市场竞争势必考验各家参与者的实力。作为国航的基地,国航已经占据了北京市场份额的44%。而刘绍勇称此次是“真情进京,大礼包回报”,将在年底前将北京的总运营能力增加到接近30架,预计5年之内在北京投放运力超过50架,规模超过150亿人民币。东航将把2001年建立起来的“京户快线”进行升级,以空客A330宽体飞机为运营主力,并且力争将现在每小时一班的航班数增加到每半个小时的频次。而从7月份起东航北京分公司正式执管飞机,将在飞机的调度管理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权。

针对媒体关心的东航上航整合问题,刘绍勇表示目前还在进行一些程序,最快可能在下周会有新的进展。无论具体方案如何,显然上航已经被纳入了东航整体的战略发展规划。目前东航在北京的航空市场份额接近13%,而上航市场份额为5%,东航未来北京战略希望是形成合力,在北京市场到达20%的市场占有量。而东航也希望能发挥自身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出行快捷、航班正点率领先的优势,同时借“世博会”进行了一系列推广京沪航线的活动。当然,刘绍勇也坦言“除了基础建设、人员配置,申请航线和航班时间是最难的环节”。

刘绍勇披露将重视信息化服务的投入,此前已经和中国电信达成了信息服务的协议,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也会合作。新闻发布会当天宣布了东航新的客服中心号码95530正式开通,以便捷旅客航班信息查询、购票登机等程序,“每天的信息交换量就相当于12000人在接听电话。”刘绍勇对于“新东航”品牌的建设显示了充分的信心,他说:“如果乘坐东航满意就告诉大家,如果不满意就直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