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一轮相比,此轮谈判终于有了进展,但还是为下一轮留下了隐患

宏观 WTO谈判的是与非

来源:2004年9月 总第102期  |  作者:本刊记者 刘雪峰  |  阅读:

                             与上一轮相比,此轮谈判终于有了进展,但还是为下一轮留下了隐患  

2004年7月31日午夜,在日内瓦经历了昼夜不休的奋战之后,WTO谈判的代表们终于打破了几个月来的僵局,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本轮谈判的主要成就是一份长达7页的“农产品贸易谈判框架协议”,就自由农业贸易谈判的目标和规则作出规定,也给2001年多哈谈判达成的降低出口补贴、削减国内贸易补贴和降低关税等条款赋予了实质性的内容。具体表现在:谈判国相互承诺削减出口补贴,并许诺控制其它形式的出口支持性行为;在二十国集团的敦促下,发达国家也同意进一步大幅降低国内贸易补贴,降低幅度与原补贴额成正比;关税方面,除了极度贫穷的国家之外,所有的国家都要大幅下调关税。
  
除了以上硬性成果之外,本轮会谈也出现了一些乐观的景象。首先,在一个由147个成员国组成并且每个成员都有否决权的组织里进行谈判,能达成协议就是一项不小的成绩。此外,本次日内瓦谈判比上次坎昆会议的气氛要友好很多。与此同时,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和巴西也在谈判过程中展现出它们的谈判能力和热情。甚至以卢旺达为首的九十国集团也积极参与到谈判中,并且发挥了自身的作用。
  
尽管如此,就谈判的结果本身来说,我们依然很难给出一个是与非的评价。虽然日内瓦协议为执行多哈协定进一步打开了大门,但是要确保一个漂亮的结果还为时尚早。尤其是在农业领域,贫穷的国家享受了过多的特殊待遇,相对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离真正的协定执行期也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它们也享有很多特权。如果这些特殊的待遇会阻碍贫穷国家削减关税的话,多哈会谈所带来的利益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此外,本轮会谈除了就一些农业问题达成协议之外,并没有就工业品贸易壁垒这一热点问题达成任何协议,更没有接触到服务业贸易壁垒这一新的问题。
  
日内瓦协议给多哈谈判将要达成的最终结果带来的政治影响并不明了,WTO的下一步会谈也将面临很多困难。首先,好几位主要谈判代表任期的结束会波及谈判的持续稳定。为谈判回合的持续进行做出巨大贡献的拉曼(Lamy)的任期将于今年十月结束;左拉克(Zoellick)的去留也将由布什总统是否连任决定;WTO谈判的总协调人苏帕奇(Supachai Panitchpakdi)也将于2005年9月卸任。
  
此外,由于WTO谈判的主要成员国正在经历经济巨变,因此可能通过改变这些国家在WTO谈判中所处的立场而改变WTO谈判的本质。巴西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使两国成为美国、欧盟和日本等谈判主导国的强劲对手;巴西也不再与其曾经担任领导的二十国集团步调一致,该集团也将为寻求新的领导者分散精力——当然,如果二十国集团解散,力量的不平衡会使WTO谈判形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多哈谈判的最后期限尚未确定,下一次总理会谈将于2005年在香港举行。WTO会谈将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续进行,或许和以前一样,未来的谈判也要持续很多年。

Tags:  WTO 竞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