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根据世邦魏理仕的《零售业的全球化进程》报告,伦敦成为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零售业城市,北京名列第15位

全球零售热地排名

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  作者:刘建辉  |  阅读:

对于很多中国出境游客来说,购物的首选地通常都是巴黎或者纽约。但是,根据全球最大的商业房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4月22日发布的最零售业研究报告《零售业的全球化进程》,伦敦已经成为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零售业城市,吸引了全球60%的顶尖零售商。紧随伦敦之后的才是巴黎(49%的零售商)和纽约(47%的零售商)。另人感到意外的是,迪拜位列第四位。
 
在这份研究报告中,零售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前十强城市大部分为欧洲的主要首都,它们占据了前十强中的七席。只有纽约,迪拜和东京这三个城市例外,它们分别代表了其所在的地区。迪拜紧跟纽约之后排名第四,奠定了其作为全球零售业一股新生力量的地位。
 
世邦魏理仕的分析师认为,迪拜作为一个零售业热点城市迅速崛起可以归结于以下原因:在迪拜最近掀起的开发浪潮创造了大量的新增零售空间;该地区对国际品牌的消费需求;以及特许联合经营网络使得零售商可以高效的扩张进入这个市场。亚洲城市也在此次全球排名中展露锋芒,东京、新加坡、香港和北京都位列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零售城市15强排名。
 
该研究也分析了在特定市场中,零售商如何扩张进入主要城市和二级城市。各主要城市,如伦敦和巴黎,继续吸引大多数的国际零售商,而二级城市,如曼彻斯特和里昂(分别是这两个国家的第二大城市),只能吸引到在首都开设业务的国际零售商中的60%。这一趋势也同样反映在美国,纽约之外的城市只能吸引到在纽约开设业务的零售商中的65%-75%。从全球受访市场来看,某个市场的二级城市平均只能吸引到主要城市58%的零售商。但德国的情况却大相径庭,在柏林开设业务的国际零售商中,有超过四分之三也可以在慕尼黑、汉堡和科隆找到。
 
城市重于国家
 
世邦魏理仕的年度研究报告考察了67个国家280家世界顶尖零售商在全球的发展轨迹, 2009年度报告首次在城市层面分析了零售业的全球化,因此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零售业巨头的扩张策略。
 
世邦魏理仕欧洲、中东及非洲区跨国商业服务部负责人彼得•戈登(Peter Gold)说:“现在零售商不那么关心‘市场’而更多地关心‘购物人群’,城市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国家,这一态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显。”我们的研究重点关注了这个相对微观的层面,研究表明:一个国际零售商进入一个国家的某个城市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也会进入该国家的其他城市。

英国占据霸主 美国仅列第十
 
根据世邦魏理仕最新的零售业研究报告-《零售业的全球化进程》,英国继续引领世界潮流,仍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零售市场,而欧洲保持着对全球顶尖零售商的吸引力。
 
“得益于该地区地缘政治背景的积极影响,欧洲继续成为世界上主流零售商首选之地。欧盟是跨国零售业的成功典范之一,那里统一的货币、法律平台及文化历史的相互交融使跨国零售业务更具吸引力且更易开展。”戈登表示。
 
58%的受访零售商认为,英国的表现优于西班牙、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其他欧洲经济大国,位列国际零售市场15强榜首。自英国在2007年取得排名第一以来,已将对西班牙的领先优势从8%扩大到去年的10%。
 
尽管欧洲仍占据零售市场霸主地位,国际零售市场15强中有8个来自欧洲,但中国、俄罗斯和阿联酋等新兴国家在过去12个月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俄罗斯和日本在2008年全球零售排名中表现尤为抢眼,分别排在第六、第七和第十四位。中东国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进驻该地区。阿联酋的排名连升两位,从2007年的第六位升至2008年的第四位,45%的国际零售商在阿联酋开设了业务,而2007年这一比例只有39%。沙特阿拉伯的排名实现了飞跃,从2007年排名第二十八位跃升至2008年的第十五位,37%的国际品牌在该国开设了业务。
 
尽管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零售市场,美国出人意料地只在全球排名第十位,只有39%的国际零售商在美开设业务。该研究报告分析,这可能(至少一部分)是由于美国国内市场的规模、成熟度和实力使然。美国零售商往往先在广阔的国内市场站稳脚跟,然后再谋求全球扩张。因为相比而言,一个零售商要进入20多个欧洲国家才能取得与美国零售商在国内市场中所获相同的市场覆盖面(在人口和消费能力方面),这有助于对这一趋势的理解。在美洲诸国中,加拿大的2008年全球排名显著提升, 从第十八位升至第十三位 ,有 37%的国际零售商在加开设业务,而2007年只有6%。
 
部分零售商仍在扩张 新兴市场受青睐
 
彼得•戈登指出:“尽管受到经济衰退影响,许多零售商,特别是现金充裕的私营企业,在过去12个月中仍在实施扩张计划。我们对280家零售商的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中,零售商全球扩张的平均速度为12%,这意味比前一年多进驻两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欧洲的服装、鞋类和配饰零售商。有意思的是,零售商不仅在继续追求国际化,而且还在谋求全球化发展——在2008年开业的所有新商铺中,有40%是在零售商本土地区以外开设的。”
 
“新兴市场是近来零售商扩张活动的主要获益者,中东、亚洲和东欧国家在新开放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趋势往往存在两个共同推动因素,即本地消费者日益富裕和新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张。例如,在塞尔维亚,新三角洲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张吸引了大量国际零售商。在罗马尼亚,该国加入欧盟恰逢几家购物中心开张,许多国际零售商借机在该国开设了首家商铺。”
 
该研究报告指出,一些国际零售商进入某个新兴市场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多个城市开设业务,借助商铺网络充分发掘在某个特定国家中的机会;另一种进入策略是“旗舰店”,他们通过在一个城市开展业务来吸引该国潜在市场的大部分目标客户。奢侈品零售商通常采取旗舰店作为其扩张战略,特别是对于财富高度集中于主要城市的新兴市场来说更是如此。
 
彼得•戈登认为,零售商进军新兴市场的步伐是否会在2009年和2010年得以沿续还有待观察。然而,零售业全球化趋势无疑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这份报告还分析了最受国际市场欢迎的零售商类型或类别,报告发现,奢侈品零售商凭借其遍布全球的店面占据了全球零售主导地位。令人惊叹的是,90%的奢侈品零售商在10个以上市场开设了业务,40%的奢侈品零售商在超过30个国家开设了业务。

附表:零售业国际化程度排名前15位的城市
排名 城市 该城市拥有的零售商百分比 %
1 伦敦 59.26%
2 巴黎 49.79%
3 纽约 46.91%
4 迪拜 45.68%
5 马德里 44.03%
6 莫斯科 42.39%
7 柏林 40.33%
8 慕尼黑 39.92%
9 巴塞罗那 39.09%
10 东京 38.68%
11 新加坡 38.27%
12 汉堡 38.27%
13 香港 37.86%
14 米兰 37.45%
15 北京 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