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斗地主》、《诛仙》、《天龙八部》这类网络游戏制作经典配乐的神秘客究竟何许人也?

游戏世界里的久石让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王丹  |  阅读:

小旭音乐创始人卢小旭的工作室位于北京望京一座普通居民住宅楼里。在四层合计不到400平米的狭小空间内,吉他、电钢琴以及Dynaudio、Digidesign、Korg、Novation等专业录音设备透露出主人身份。不过,迥异于多数音乐工作室,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明星出入。

但其并非“三流”的音乐工作室,以下名噪一时的游戏配乐均诞生于此—天籁唯美的《诛仙》、欢快诙谐的《斗地主》、恢宏大气的《天龙八部》等不一而足。八年前,当自由音乐人卢小旭偶然邂逅游戏音乐后,这块“磁铁”就牢牢将其吸住。如今,他已拥有三十余人的制作团队,制作超过1000首游戏音乐、音效语音以及游戏主题歌,客户几乎囊括国内所有知名游戏公司和部分国外游戏公司,例如腾讯、巨人、盛大、日本世嘉、韩国网禅等。

时至今日,小旭音乐已在游戏圈颇有名气。2012年2月,中国首场游戏音乐演唱会在北京举行,历时两小时的现场演绎,令游戏迷们如痴如醉。

对卢小旭而言,游戏音乐虽作为游戏附属品,但已超越其本身的意义,堪称“第九种艺术”。游戏内容、风格、大小不同,游戏音乐形态各异,可谓“暗藏门道”。尽管不少游戏公司已跨入百亿阵营,但卢认为游戏音乐作为独立产业的金矿尚待挖掘,人才却颇为稀缺。多数游戏从业者音乐素养不高,专业出身的音乐人又不懂游戏,两者兼备者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做这行还需放下架子贴身服务—一支游戏音乐从创作到落地需要音乐制作人与游戏公司的多次碰撞、沟通、修改甚至重做。在国外,游戏音乐产业已颇具规模,游戏公司甚至愿意花费整个游戏成本的20%制作游戏音乐,而在国内音乐唱片业整体颓败的大环境下,游戏音乐破茧难立,通常配乐者的名字不会被打到屏幕上,公众认知度也很低,亦缺乏工作成就感,游戏公司用于音乐制作的费用甚至不足1%。

卢小旭希望改变这一切。他曾多次拜访国外著名游戏音乐人,比如《最终幻想》、《铁拳》等游戏音乐作曲家崎元仁以及早期任天堂经典游戏音乐的御用作曲家光田康典等。卢发现日本游戏音乐在动漫产业中举足轻重,音乐人的版权甚至不会卖断给游戏公司,这些音乐人往往因出版游戏原声碟作为动漫周边产品销售大赚一笔。在日本,知名作曲家也因此人数众多,作品百花齐放,幕后大师亦有机会走向台前,如二十年间为宫崎骏所有长篇动画电影进行配乐的大师久石让那样备受敬仰。

“要不起”

作曲者若想实现这一切并非易事。一个好的游戏音乐正如习武之人那样需打通任督二脉,使整个游戏浑然一体,畅快淋漓。

不少人仍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任天堂红白机游戏音乐记忆犹新—《坦克大战》的开场音乐、《魂斗罗》中无限循环的背景乐、《超级玛丽》吃蘑菇、《马戏团》里钻火圈的音效等。当时,受限于音源和内存,游戏音乐往往简短且曲调单一。小旭音乐工作室音乐总监郭超告诉《环球企业家》,当时游戏音乐电子合成最多只能同时发出四个音,因此需要作曲者深厚的音乐功底。而到了90年代以后,电子硬件飞速发展,比特率的大幅提升使得游戏音乐迅速进入黄金时代。18把小提琴合奏、甚至交响乐实录均可置于游戏中。2012年,格莱美音乐大奖甚至将最佳器乐编曲伴奏奖颁给游戏《文明4》主题曲,游戏音乐地位早已不同往日。

通常,影视音乐与游戏音乐有诸多相通之处,但最大区别则在于前者是线性的,后者则需交互性。因此,好的游戏音乐制作人必须重视游戏体验,甚至成为资深玩家。2005年的一天,小旭工作室接到腾讯棋牌类游戏配乐订单。在进行纸牌游戏音乐创作时,音乐人的灵感突如其来—财主和农民的角色极具中国特色,颇符合铜锣等民俗打击乐元素;为了凸显现代感则可加入电音元素;为了令游戏妙趣横生,音乐人则将整个曲风定位于俏皮与欢乐;最后则辅以惟妙惟肖的声优配音“要不起”、“快点啊,我等的花儿都谢了”收尾。一款经久不衰的游戏音乐《斗地主》就此诞生。

不过,为了制造出绝佳的音效并不容易。制作者通常在游戏开发的中后期介入,若游戏中有地图元素,则需根据不同场景特征创作背景音乐;要与游戏策划当面沟通,观看游戏视频,提出配乐风格建议,磨合后再创作。初次做出的demo需置于游戏场景中进行试听测试,反复体验画面、节奏与风格的融合度,再提出修改意见和反馈,最后做出成品。制作环节分为背景音乐、音效、配音三个部分。通常,背景音乐会因游戏题材不同而风格迥异。为了完成音效,六七个音效师需制作完成跳跃、打击等声音效果。最后则是配音,制作者需选择合适的声优模拟完成游戏中虚拟部分。此外,部分大型游戏还会制作主题歌,这需要音乐人和游戏运营者另行沟通录制。

如何配乐才能令玩家更身临其境?秘诀在于多种乐器的选择和搭配。比如游戏《御龙在天》选用以二胡为主的乐器演奏,风格细腻、委婉、凄美。琵琶则因清脆、跳跃、铿锵有力而被运用在《鹿鼎记》中。笛子则飘渺、悠扬、明亮,可提升配乐的品质感。木吉他等现代乐器亦带来不同效果,如在《诛仙》部分场景中,其独特的揉弦、颤音等演奏颇具清新之感。而在一些休闲卡通游戏中,电吉他往往因独特的摇滚气质令游戏音乐动感十足。打击乐则是游戏音乐中的节奏声部。手鼓等可以增加真实感与休闲感。一些大型游戏甚至会选用气势磅礴的音乐作为背景乐,有时甚至需要交响乐团的现场实录。例如《完美世界》中管弦乐部分就采集自亚洲爱乐乐团的现场实录,并由经验丰富的混音师混音完成。

游戏音乐的灵感通常源于类型电影的启发。例如游戏《天龙八部》主要配乐是笛子、二胡,其灵感源于《黄飞鸿》等香港电影的启发,张艺谋等顶级导演的电影配乐亦会为制作者带来参考和借鉴。某种早期经典电影或游戏的配乐风格通常会影响深远,这正如电影《教父》中反复使用的大提琴奏乐那样,此后的黑帮电影均纷纷效仿。

除了整体风格的把控,不同场景的情绪同样决定着游戏音乐的成败。例如地宫气氛往往阴森恐怖,配乐颇适合现代乐器—小提琴拨奏或和声器键盘声会带来类似感觉。战争胜利的音乐一定是“上扬”的,往往通过小提琴、钢琴、竖琴、长笛完成,失败则是“向下、长音、挫败的”。普通战斗和关底终极之战亦有所 区分,后者的音乐情绪“要让每一根汗毛立起来”,令玩家恨不得十分钟内结束战斗。普通战 斗则强调爽快感,多采用如架子鼓、吉他 等。

因战斗和剧情行进需反复切换,玩家的情绪紧张度亦各不相同,配乐则应相互映衬。游戏玩家进入第一个场景时,初来乍到不能有太强的暗示性,此时音乐需明亮舒缓。在登陆界面,游戏玩家听到的第一段音乐往往是游戏主题曲,急需呈现出游戏的标识感,对音乐制作者的水平要求很高,但这通常也是游戏公司愿意大手笔制作的。主题曲因游戏题材不同而风格迥异。例如三国主题展示的是历史长卷感,配乐需沉重、大气、恢宏。《永恒之塔》则强调魔幻、光影感,需由女声高音哼唱,营造出飘渺的氛围。

除去配乐和音效,制作经验亦至关重要。郭超回忆曾有游戏公司找到小旭音乐要求其制作欧洲魔幻游戏音乐,但却不提供任何故事场景,仅提供一个关键词“拜占庭王宫”。“我们只能通过这个名字制作音乐。”郭超说。拜占庭透露的信息是古代欧洲强大帝国,其宗教色彩浓厚,交响乐则可很好的表现出宗教气息,管风琴通常在教堂中使用则可应用至此情境;王宫则强调配乐的大气恢宏。如此最终做出的效果令客户非常满意。

这是一项苦差事。2006年,小旭音乐曾为韩国网禅公司大型游戏《一骑当千》配乐,为了完成约80分钟的交响乐实录,仅仅录制一项即耗时半月之久。事后,工作室还花费半年多时间进行调试制作,至今这仍是小旭团队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不过,由于游戏制作方的原因,该游戏最终未能上线,这让卢小旭倍感遗憾。“成功的游戏和好的音乐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卢小旭说。

“发不了财,也饿不死人”

此外,制作者仍需与时俱进。近两年来,游戏圈的主要趋势是大型客户端游戏数量的下降及手机游戏的直线上升,这意味着转型。手机游戏音乐往往风格差异巨大。史诗、休闲、摇滚等游戏,每个配乐均各不相同,但较之于端游的大内存,手机游戏音乐呈现效果限制颇多。首先是喇叭破音问题,很多音乐在耳机、音箱上呈现很好,但用手机直接外放就会破音。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小旭音乐甚至特设试玩岗位,在各类手机上进行实际效果测试。

小旭音乐最近参与了几款风头正劲的手游音乐制作,其中包括摇滚机器猫、我叫MT、战魂等,这些游戏题材多源于漫画,风格很无厘头。音乐若想突出此类有趣元素,必须了解动画、漫画、游戏的内容非常重要。此类人才一票难求。

手机游戏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开发者对音乐并不重视,制作费用亦非常有限。已在小旭音乐工作六年的音乐制作人范力透露不少手游公司仅有两三千元预算制作音乐,却要求额外赠送5个音效。“这不像前几年客户端游戏,有四五十个曲子。但这样的小活儿不接也不行。”范力对《环球企业家》说。在其看来,这一产业依需迂回式前进,最终实现规模效应。“发不了财,也饿不死人。”音乐总监郭超如此形容 说。

卢小旭认为国内游戏音乐相当于国外十年前的状态水平,从制作流程、理念、严谨度上均大大滞后,整个行业都非常浮躁,急需沉淀。“一个好的客户端游戏往往需要50首曲子,最快的制作亦需4至5个月。但很多游戏公司只给你1个月时间,还把预算压到最低。这是限制行业发展的。”卢小旭解释说。在欧美,作曲家均走精品化线路,每年项目不多但都精雕细琢,而国内行业仍处于冲量阶段,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展提高尚待考验。

此外,同行间的竞争亦大大加剧,广东月之门、上海绯雨工作室等均业绩不俗。不过对此卢小旭并不介意。“在音乐行业很少有团队 形式出现的。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做事,而 不是单打独斗。”卢小旭对《环球企业家》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