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杰客的玩法是:先赢得国际知名度,然后吸引中国观众眼球,这个前党委宣传官员兼哈佛MBA一心要成为电视“脱口秀大王”

中国需要“拉里·金”?

来源:2005年7月 总第112期  |  作者:本刊记者 严远婧 孙晓力|  |  阅读:

潘杰客的玩法是:先赢得国际知名度,然后吸引中国观众眼球,这个前党委宣传官员兼哈佛MBA一心要成为电视“脱口秀大王”


  过去20年,美东时间每晚9点, CNN王牌节目“拉里·金现场(Larry King Live)”准时开始。一头华发、沙哑嗓音和永远穿着吊带裤的拉里·金差不多吸引了美国每一位有名气、有才华、有权势的人来此做客。美国的总统、影视红人、体坛名将、各行各业的精英,谁都以上过“拉里·金现场”节目为荣。这个吸引了全球130万观众的节目同时也深深吸引了一个叫潘杰客的中国人,他的目标是有朝一日成为中国的“拉里·金”。

  2005年1月7日晚上9点,上海东方卫视正式开播了一档国际名人访谈节目《21@21》,主持人正是这个46岁还怀着电视梦的中国男子。尽管他的面孔还不像同类型的杨澜等更为观众熟知,但可以约到国内所有媒体都约不到的国际级访谈嘉宾是潘杰客对节目充满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由他担任制作和主持的节目中,已经有奥尔布莱特、贝聿铭、骆家辉、张德培、妮可·基德曼、大野洋子、阿诺德·施瓦辛格、前NBA篮球明星丹尼斯·罗德曼、另类华人歌手孔庆祥等等亮过相。潘和同事们开玩笑:“世界上只有本·拉丹和萨达姆我们约不到”。他透露,“布什我们也在约”。

  不安分的人

  制作电视节目,只是潘杰客最近的一段职业生涯。1985年他成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工程师,1988年,担任了国家建设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30岁时他决定告别乏味的机关生活,辞职到了美国。他端着工程师的架子去中国餐馆找工作,别人却对他说:“没用!你英文也不行怎么学?你经验没有怎么做?对不起,我们不能录用你。”于是,他上夜校,白天送外卖。三个月后,终于学会了使用英文。半年后,他成为一家珠宝公司推销员,从推销员慢慢做到经理,再成为股东,最后成为了老板。可是,这只是潘杰客积累财富的手段,并不是他来美国的真正目的。很快,他脱离珠宝公司,成为中美文化交流基金会的主任。

  1995年,纽约中文电视台的董事长突然对潘杰客说:“你来给我们当新闻主播吧,算是兼职。”于是,潘杰客在美国中文电视做了一年的新闻主播。这是他第一次以这种直面观众的形式与传媒有了直接的关系,也是第一次真正参与到了媒体当中。

  一天,某报纸的老板请他喝咖啡。对方问:“你的父母是部级以上的高官吗?”潘杰客摇头。对方又问:“你是不是有家财万贯?”潘杰客再次摇头。对方三问:“那你是学管理的?”潘杰客低声说:“不是。”然后那位董事长给了他忠告:“你到头了,如果你还想继续攀升,你需要这三个条件中的至少一样。”

  潘杰客一想,前两条这辈子不可能了。那么,只有最后一条可以做到:去管理学院念MBA。花了半年的准备,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潘杰客申请了三所世界名牌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后都被录取。他选择了哈佛。

  1997年6月,36岁的潘杰客获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硕士,毕业后,他被德国奥迪汽车集团公司聘用,最后一次面试的时候,负责面试他的奥迪公司负责营销的董事问他:“你是一个将近40岁的人了,你的最强的是什么?”潘杰客回答:“我最强的东西就是帮助你们开发中国市场。”面试官想了想又问:“你没有展现出来,我们怎么知道这确实就是你最强的东西呢?” 潘杰客拿出了自己准备的用了三个月时间调查出来的大量数据对面试官说:“我知道怎么去跟中国政府打交道,怎样跟中国的代理商打交道和中国潜在消费者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