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将会促使一个良性生态设计圈的形成,绿色设计将成为主流的设计潮流

设计变绿

来源:《长江》  |  作者:孙海燕  |  阅读:

当有机食品、有机餐厅开始招揽来越来越多“绿色消费者”的青睐,当英国乐购超市的货架上,除了标注产品的价格之外,同时也标注了生产这一产品所消耗的碳足迹,绿色产品无疑正在逐渐打开一片天地。

然而,在一些人心目中,“绿色”总是附带着另外一层含义:高成本。似乎只有那些“学有余力”的公司才会去想那个领域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绿色”反而能激发更多创意,那些富有远见的公司发现,设计师们和工程师们对于“绿色产品”怀着不可遏制的创造力,他们希望用智慧打破常规:一件产品,除了绿色、美观、实用,还能控制成本。

可回收的椅子

海沃氏是60年前由G•W•Haworth在美国密歇根州荷兰市的一间车库里创立的一家公司,当时教授工业艺术课程的高中教师G•W•Haworth为了让家中5个孩子都能念完大学,决定“下海”,创立了这家如今已进入全球各大市场的办公家具制造商。

海沃氏的办公家具主打高端市场,除了针对部分个体消费者以外,主要客户是那些希望“创造出舒适办公环境”的公司用户。这些年来,随着 “绿色、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有不少公司开始积极为绿色“买单”。面对不断涌动的“绿色”潮流,海沃氏的公司战略开始显现出旗帜鲜明的“绿色”基调——体现在产品设计以及相应的生产流程。

海沃氏的“绿色政策”为它带来了独具特色的产品以及背后的利润。它所推出的AllWays系列办公家具,利用回收的麦秆作为材料。这样的设计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成本负担,售价也与海沃氏其他同类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商品价格中还包括购买者所应支付的二氧化碳足迹消除费。

AllWays系列和Zody椅子是海沃氏旗下目前两种已进行生命周期分析的产品,确定了各自的碳足迹。每一件AllWays系列家具和每一把Zody椅子都能提供10%以上的碳足迹消除率。所谓生产品命周期分析,就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生产、销售、使用、最后到回收的整个流程是否符合可持续性的要求。如果从这个角度进行产品设计的话,避免废弃的创意和相关解决方案则成为一项显而易见的选择。

以Zody椅子为例,当消费者不再想使用Zody椅时,它可以非常便捷地被回收。座椅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回收程序,回收的座椅可更新或再利用,必要时也可回收再利用。座椅的各个组成部分均贴有标签以方便拆卸,用以再利用或回收。椅子座垫因为没有使用胶粘剂,也可以分离拆卸。因此,可回收的Zody便可以避免“废弃物”的命运。

Zody椅子于2005年推出,成为第一把获得由MBDC设计公司所颁发的“从摇篮到摇篮”金奖证书的椅子。获奖理由是其诞生过程——无论是椅子零件易于拆卸和区别分类以便循环再生,还是工厂购买可再生的太阳能源来进行装配——都符合MBDC创立人所推崇的理念:从设计、生产到制造产品,这一给原材料附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对环境有益”,而不只是考虑“如何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不是仅仅将人类的足迹极小化,而是要让其他的物种因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而受益。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标榜自己的“绿色形象”,设定企业的碳足迹目标是一项主要的绿色举措。这些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的碳足迹目标,更偏好绿色采购——同等价格、性能的产品,是否绿色也成为一项考虑的指标。据说一些公司在采购办公家具时,会特意购买海沃氏的这两款产品,以此来抵消碳足迹。

[---分页标志符---]

从摇篮到摇篮

海沃氏所提出的“为环境而设计”(Desing for Environment,DFE)的倡议,正是来源于MBDC设计公司的创立人美国建筑师威廉•麦克唐纳和德国化学家迈克尔•布朗嘉特(Michael Braungart)所提出的“从摇篮到摇篮”(from cradle to cradle)的理念。

威廉•麦克唐纳曾被《时代》杂志尊称为“世界英雄”,称赞“他的乌托邦理想方案以一种统一的哲学体系为基础,无论是在论证还是在实践中都正改变着世界”。迈克尔•布朗嘉特则是德国汉堡环境保护鼓励组织创始人,绿色和平组织化学部门主管。

他们于2002年合写的《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在环保界和商业界引起巨大反响。两位作者以樱桃树的生长模式——樱桃树从它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花果丰硕,但并不耗竭周围的环境资源。相反,它撒落在地上的花果同时在滋养周围的事物——指出,设计可以有另外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而不是过去那种单向的从生长到消亡的线性发展模式,而是“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发展模式。

“从摇篮到摇篮”的理念正在逐渐渗透到工业设计中。“现在已经有600多种产品应用了我们的设计哲学或材料,其中一些创新的概念实证也在进行。”布朗嘉特对此颇为自豪。许多世界级的大公司也开始重新思考产品设计的角度。比如,联合利华公司一款冰淇淋的包装盒在一小时内会自动溶解为液体。耐克推出“可拆解的球鞋”,如果消费者想要丢弃旧鞋,可以把鞋子拆解成“可回收”与“可丢弃”两部分。

“目前的设计师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设计领域,相比过去,学生变得更加熟悉环境问题,并认识到这个领域将对未来设计潮流产生重大影响。”伦敦艺术大学教授Kay Politowicz多年来从事可持续纺织品设计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她举了一个发生在伦敦时尚界的设计案例。

“贝斯绿色道路”是由一家伦敦纺织品回收企业建立的回收服装店,与传统的二手服装店完全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充满时尚潮流的创意中心,包括作坊、零售和展览空间,这里所有的作品都来自于回收衣物,经过内部设计师“再次创作”,摇身变为一件紧跟潮流的衣服。

“环境改善是一个渐进和相互依赖的过程,教育者、设计师、制造商、消费者、立法者和传播者都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 在Politowicz教授看来,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将会促使一个良性生态设计圈的形成,绿色设计将成为主流的设计潮流。

开源:共同参与绿色设计

2009年6月,一款号称迄今为止最环保的超轻量燃料电池概念车在伦敦推出,令普通观众与行业专家都感到吃惊。比起出生“豪门”的丰田普锐斯和本田Insight,这款名叫Riversimple的城市车来自于英国一家与车同名的新锐小公司。前赛车手Hugo Spowers出于对创造节能汽车的热情成立了这家公司,并得到保时捷家族后裔Sebastian Piech 的支持,后者成为该公司合伙人之一。

虽然算是后起之秀,这款环保车的表现颇为强劲,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80公里,燃料充填后最大可行驶240英里,每行驶1公里仅排放30克二氧化碳,这个排放量甚至低于普锐斯或Insight碳排放量的1/3。


轻量燃料电池概念车很受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其绿色表现让人侧目以外,Riversimple城市车推出之时还宣布了两项不同寻常的举措。Riversimple城市车未来商业化之后,将不采取售卖的商业模式,而是采取租赁方式。预计一个英国人每年花上2500英镑就能租这辆号称全球第一辆的低成本环保车,实现自己的“绿色移动”方案,其费用已经包括了维护和燃料。Riversimple城市车的预估使用周期为20年。

Spowers解释,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服务方式”,是因为他们在设计这辆环保车时就想到,只有将制造商、消费者共同纳入创造这辆环保车的计划中来,也就是通过“只租不卖”的方式,才能使设计师、制造商和最终用户共同打造出一辆耐用的汽车——具有最大化的能耗效率、同时使得制造这辆汽车的用材最小化。

另外一项举措在汽车业更显得与众不同:Spowers决定将Riversimple城市车的设计规格参数提供给非营利组织40 Fires基金会,并向公众开放源码。世界上任何一个对Riversimple城市车的商业化产生兴趣的人或公司,都可以参与到后期的设计工作中来。这一号召天下人都参与到绿色设计的开放做法,无疑会激起民间的创意激情,将会加速这款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并允许其他人能够因地制宜,按照当地需求调整车辆设计。根据设计公开协议的要求,地区制造商将其设计改良送回Riversimple。通过联合各个地区的制造商力量,Spowers希望建立起一个制造商网络,这将有助于为产品线整体开发。

虽然,开源并不是一个新名词,Linux系统所显示的持久生命力曾经让开源在软件业得到共识,但对于刚刚萌芽的绿色设计,开源的行为显然带有创新意味。当产品设计不得不同时满足诸多前提条件——绿色、美观、实用、可控制的成本——的时候,通过开源邀请人们共同设计,利用众人智慧解决挑战,则不失为一个高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