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确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享受了这种“政府信用”带来的好处——也就是正的外部效应——但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现在这种外部性正成为银行难以承受的负担,其中集中表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和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方面。

“永不破产”神话不再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作者:杨杰  |  阅读:

随着《商业银行法》修订立法工作的不断推进,关于商业银行的定位和业务转型问题又重新被人们关注。银行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中国的银行 一开始就不是以商业机构的面目出现的,直到今天,即使银行业已飞速发展,竞争也异常激烈,老百姓依然对银行有着一种特殊的信赖。人们也逐渐习惯了通过银行 办理存款以外的其他业务,如信用卡,买理财,买基金等,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局限于一家银行,而是选择比较多家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但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依 然承载着很大程度的政府信誉,“政府不会允许银行破产”依然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这个共识是错误的。商业银行确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享受了这种“政府信用”带来的好处——也就是正的外部效应——但随着银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现在这种外部性正成为银行难以承受的负担,其中集中表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和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方面。

首先,银行的不良贷款上升主要是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导致,大量的地方政府贷款,地产、钢铁、水泥等传统资本密集型行业面临的大幅调整,以及由此延伸的上下游 中小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从201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看,不良贷款上升是行业普遍现象。如果银行要保证不破产,就必须继续大幅计提风险 准备金——这个数值往往在200%-300%以上,或者不断通过融资增强资本金——这在当前资本市场情况下难度极大,优先股也仅仅是个变通的做法。也就是 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银行要继续维持其“永不破产”的形象,付出的成本极大。

银行理财的刚性兑付问题,是近三年银行和消费者之间矛盾较为集中的表现之一。目前,银行为了发展中间业务,自行设计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代售的第三方理财 产品,如保险、基金、信托产品等。无论银行如何细心地揭示理财的投资风险,消费者仍然普遍认为在银行渠道销售的产品银行必须保证实现预期收益,否则就是银 行违约。正是如此,银行得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向老百姓销售金融产品同时赚取手续费,但却必须承担刚性兑付的责任。目前,由于经济形势下行,对银行而言维持“刚性兑付”的压力越来越大,拟修正的银行法也试图将存款和理财产品划分开,当银行破产时,将理财产品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银行的强烈诉求。

当上述银行面临的问题不断恶化的时候,对银行而言,资产的收益率将不断下降,净息差不断缩小。当净息差低于2%时,银行间接融资业务的收益就不如资产管理 业务:后者是佣金收入,不占用风险资本。从放贷的角度说,银行作为专业的信贷部门,即使继续投放贷款,也会有很强的动机将信贷资产剥离出表,即大量使用资 产证券化。当银行持有信贷资产的时间越短,那么银行传统的重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就越弱,变得就越像一个资产管理机构。事实上,目前中国的银行正朝这个方向 走:银行贷款投放后,尽快形成资产证券化,之后进一步兜售给投资人,银行作为贷款服务机构存在,赚取服务手续费。因此,商业银行法的修订,将进一步明确银 行向资产管理机构转型的方向。对于银行而言,如果转型失败,等待它的很可能是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