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小微金融、产业链撮合、物流业务

民生电商“体外培养”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何也  |  阅读:

 

不管民生银行到何时才愿意清楚并正确地解释,它与目前筹建中的民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民生电商”)究竟存在着何种联系,至少在目前,在阿里巴巴咄咄逼人的“互联网金融攻势”之下,民生电商的横空出世可算是吹响了银行业重新谋夺“互联网金融”主导权的反攻号角。

8月13日,在出席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时,原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副主任尹龙对外界证实了自己调任民生银行并且正在参与筹建民生电商的消息。他还对媒体表示,民生电商将主要发展小微金融、产业链撮合的业务,“它的利润点(和普通电商)不太一样”。但与此同时,尹龙也一再强调,民生电商与民生银行以及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加银基金并无股权关系,“没有民生银行的一分钱投资,也没有其子公司、分公司、关联公司的一分钱”。

尹龙对民生电商业务方向的表态,正与今年一月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在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针对未来银行从事电商业务的构想基本类同。而在此前两年间,民生银行亦曾与部分电商企业有过接触,试图以收购的方式切入相关业务领域。但民生电商的成立,也在事实上宣告了上述接触的“无疾而终”。

不过,据曾与民生电商有过接触的电商业内人士透露,尽管民生电商剑指小微金融、产业链撮合,但在初始阶段,“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物流业务”却极有可能是民生电商的主要着力点。这与马云前不久所创办的菜鸟物流“筑巢”于前海,可谓不谋而合。

“毕竟是电商企业,选址在深圳前海,大家看重的都是前海对现代物流业的优惠支持政策。尤其是在土地规划和税收方面,这对电商企业都是最现实的政策红利。”一位电商业者表示,“对民生电商而言,一是跨界而来,最稳妥的就是从手头能做的做起,其次,它要做的小微金融或者供应链金融电商服务,物流都算是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尽管有消息称,包括刘永好、卢志强、史玉柱在内的七位民生银行股东将共同出资30亿元,作为民生电商的注册资本金,但对资本运作等金融手段具有“特殊天赋”的民生电商,同样将独立上市作为中期发展目标。

一位接近民生电商的业内人士指,民生电商的股东及筹备团队“非常清楚电商行业对流动资金的高要求,以及在成立初期的‘烧钱属性’。因此,民生电商也较早将上市融资作为持续稳定融资的解决方案”。此外,由于民生电商注册地是深圳前海,因此除去现有股东出资以及新的投资人加入以外,民生电商亦有考虑运用前海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

“做电商,尤其是要从物流做起的话,对于资金绝对是多多益善,在这方面作为与银行关联颇深的电商企业,民生电商应该对此有深刻认知。”一位在国有大行从事电商业务的人士表示。

较之以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为代表的首轮银行电商业务热潮,民生电商的成立不仅是为银行涉足电商业务,开创了新的“体外培养”模式,亦在一定上代表着对原有银行电商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后的第二波银行电商业务试水潮。就目前多家银行的最新举措而言,本轮银行电商业务试水潮的最大特点,即是银行摒弃了依靠资金优势与传统电商平台“一争雄长”的“赶超战略”,而是重点深耕电商产业链中金融属性较强的环节,以求“扬长避 短”。

“第一波银行电商业务实践中,数银在线那种模式算是失败了,最近兴业银行信用卡网上商城也停掉了。前者是传统银行业务电子化的失败,后者则是银行复制综合电商平台的失败。所以银行现在还要做电商,就必须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商业务人士分析称。

他亦认为,民生电商一则是以“体外培养”的模式,强制为银行电商业务注入互联网基因,使其适应互联网的商业生态,其二则是更多聚焦于电商的信息交换及撮合环节,“这个环节恰好能够与贸易金融及小微金融的主要衍生资源紧密对接,这正是银行的优势所在。”

“支付是核心”

相较于民生电商的基于银行“体外培养”而着力于交易撮合环节的做法,工行、兴业等银行目前新一轮的电商实践,则干脆将发力点落于电商链条中的“支付环节”,试图以这个银行具有天然准入及技术优势的环节,建立具有独特盈利空间的银行电商平台。

过去几年间,兴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实践实际上是由两个不同的平台组成,其一是由信用卡中心主导的信用卡网上商城,其二则是由同业业务部主导的银银平台理财门户。前者的定位是一个更类似于天猫商城或京东的综合性网络购物平台,而后者则定位为专业化而开放的理财产品第三方销售平台。

在信用卡网上商城因为用户活跃度低迷而面临关停的情况下,银银平台理财门户却开始将发展重心转向支付体验的升级。“从理财产品的供给上,银银平台的成员银行都能放到理财门户上卖,兴业的这个设计,在产品来源上具有独特优势。但要做成一个成功的销售平台,关键还要在支付体验上做好。”前述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商业务人士指,“比如一个好的理财产品,你到柜台可能排两三个号就卖完了,网上你可以‘秒杀’。但要是支付系统不给力,你一样买不到,电商的优势就没法体现 了。”

而在支付领域取得突破的情况下,除去投资理财产品销售这一特色领域,银行同样可以将相关平台对接至其他网络购物及消费信贷平台,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复制”当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快速发展路径。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就提出,从一开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拿到基金销售牌照后,通过关联多张银行卡,帮助客户利用闲置资金投资货币基金,到公募基金公司自己开发出“现金宝”、“余额宝”之类的产品,还是通过关联多张银行卡进行货币基金购买,这本身就是一个“替代过程”。“银行自己也有资金归集服务,还有手机银行服务,一旦支付环节做好了,那么利用资金归集还可以直接帮助客户购买保本理财产品,那么在安全性、费率及到收益率上都有更大的优势。”

无独有偶,在工行201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也提出,工行将加快构建网上购物、投资理财、网络融资、消费信贷于一体,“支付+融资”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

电商融资分化

从建行的“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开始,网络融资就被视为银行电商业务相对综合电商,最难以被复制的“禁脔”。然而,伴随着阿里金融在小贷及信用支付等领域的业务创新,网络融资这一银行电商的“自留地”同样闯进了“野蛮人”。对此,在新一轮的电商业务实践中,各家银行也分化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应对之道。

“阿里做小贷和信用支付的基础,是其掌握的网店和网购交易数据。对大中型银行而言,他们现有的业务数据,包括资金流水和征信记录,同样也能达到这个效果。”前述国有大行业务人员表示,“所以大中型银行在未来的网络融资方面,会进一步强调对自身大数据的应用,尤其是强化数据挖掘的专业能力,和阿里金融进行数据质量和数据处理能力上的竞争。”

同样是在工行201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姜建清就表示,将加强客户信息真实性治理,加快数据仓库和信息库建设,组建“数据分析师+专业分析师”的专业团队,以此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这一团队,显然也将对工行构想中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融资类业务,提供直接支持。

在善融商务过去几年的实践中,已与阿里巴巴有过合作经验的建行同样从数据挖掘中获益匪浅。但在未来,银行电商业务平台能否在有效控制数据挖掘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数据挖掘质量,则将是大中型银行与阿里之类电商系金融机构在网络融资领域争夺主导权的关键。至少在人才储备方面,阿里金融仍旧领先于多数大中型银行。

相比之下,在客户数据方面处于劣势的部分农商行及城商行,则是转而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直接联手强大的综合电商平台,以银行出资金而电商平台出客户的模式,试图以网络融资业务部分弥补传统贷款客户不足的缺憾。

在这一领域最新的实例,正是阿里信用支付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的合作。“这个合作的细节还有待推敲。但像上海农商行、广州农商行、重庆农商行之类的大型农商行,确实面临着贷款业务乏力的困境,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开发新客户的门槛也在增高。与电商合作反倒是一条捷径。”前述股份制商业银行电子银行部高官表示。

只是,在与强势电商合作的过程中,这些农商行能否避免竞相杀价的恶性竞争格局,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位电商业者就提醒,“阿里已经成为一个香饽饽,很多与阿里的合作都属于赔本赚吆喝”,银行们同样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