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债券类直接融资路径

银行理财转型

来源:环球企业家  |  作者:江潇  |  阅读:

从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总量5000亿,到2013年二季度总量接近10万亿,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成长凶猛。然而,在丰富金融创新工具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敞口也逐渐暴露出来。

银行理财的资产池模式是否属于影子银行,是否是同业之间空转而未进入实体经济?通过期限错配实现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是否带来巨大流动性风险?不透明的信息披露是否会绑架商业银行信用?银行理财如何摆脱资产负债业务附属工具的地位,走出“角色错位”的窘境?

质疑声中,监管层亦在加大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受到监管层愈发细致的要求。年初,银监会座谈会上将“资金池”操作模式列入今年现场检查重点、责令银行理财三个月内完成自查整改;3月,银监会颁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8号文”),更是直指理财资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向问题。

监管层最近的表态和监管动作,又一次将银行理财规范化运作推上风口浪尖。6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一期)运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提出新的要求;6月下旬,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3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规范发展理财融资,将理财业务规范为债权类的直接融资业务。”7月份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下称“国十条”)中亦对银行理财有所着墨,“按照理财与信贷业务分离、产品与项目逐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信息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加强行为监管,严格风险管控”。

“银行理财正在转型。”上海摩山投资董事长严骏伟认为,“监管层延续性的举动目的在于防止银行理财成为规避表内信贷管理的工具,实现理财的规范化运作。同时也希望避免银行理财在同业内空转,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以‘盘活存量’。”

路径如何实现?

“广泛讨论的路径有两种:一是银行理财直接向企业融资项目进行债权或者股权投资,另一种是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目前来看,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表示。

意义何在?

“通过规范为债权类直接融资业务,并借助银行间流通交易渠道,可充分揭示理财资产的风险,进而规范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运作。”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小腊称。这也就意味着,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渐摆脱商业银行隐性信誉的担保,而将按照投资标的来核算风险。

业界达成共识的一点是,银监会正在开启对银行理财市场、业务和产品的全方位监管。这也意味着,银行理财在此前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敞口和监管套利将被限制,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的诉求或将逐步实现。

解惑“债权类直接融资”

尚福林主席提出的将理财业务规范为“债权类的直接融资业务”提法,引发了银行业内人士的悉心揣摩。虽然大多数采访对象表示,“目前尚不能准确理解监管层的意图和实现渠道,还有待监管层下一步的文件下达”,但是对于“债权类直接融资”何解,他们已有初步构想。

在严骏伟看来,银行理财新提法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解读:一是“债权类”;一是“直接融资工具”。

“首先要理解债权的概念。债权类工具包括银行发的短融中票、发改委发的企业债、证监会发的公司债以及私募债等。将银行理财规范为债权类意味着鼓励银行理财的投资标的从非标类—例如信托贷款,慢慢向标准化债权投资转移。”严骏伟表示,“另一方面,银行的直接融资业务就包括上述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短融中票等,这些都是直接融资行为。”

“从这个角度理解,我认为监管层希望未来理财产品能够投向标准化、市场化、信息更公开的产品,而不是信息披露不透明、投向不明晰的非标资产。”严骏伟称。

银行理财的投资标的主要包括三类: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融资类业务(非标准化产品)。其中对非标资产的投资多采取“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资金池模式。通过游走于各类信托贷款、信贷资产、票据、各类受益权等非标准债权资产,银行理财将表内资产成功腾挪至表外,逐渐成为银行资金出表、规避贷款额度管制的工具。但是随着非标规模越来越大,为了防止理财资金“脱实向虚”,银监会开始出拳治理,在“8号文”中对非标债权的投资比例进行严格限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同严骏伟持类似观点,张旭阳也认为,通过转型可以将银行理财产品从非标准化的融资项目变成标准化的、可交易的融资项目。“将银行理财规范为直接融资项目,实际上类似投行行为。通过产品的创新创造,包括正在发行的企业债、私募债等,再加上项目和资产一一对应,把银行理财产品变成一个标准化的资产池。”张旭阳在一个公开论坛上这样阐述他的观点。

除此之外,鼓励银行理财投资标的从非标慢慢转向标准化,降低资金池比例,将有助于银行理财进入社会融资,对接实体经济。“此前监管层一直担心银行理财借助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的通道使得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这次新的指导方针也反映了银行理财空转受限、连接实体经济‘盘活存量’的调整方向。”严骏伟表示。

此前,银行通过借道跨业合作的方式将信贷资产转让出表以规避贷款规模约束的情况多有发生。更有银行通过控制理财产品到期日的时点来达到降低存贷比的诉求。正因为如此,银行理财业务才被诟病为银行的“第二信贷部”或“影子银行”,并被认为有可能促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但是,如何实现银行理财向债权类的直接融资工具的转型?

在刘小腊看来,实现方法有许多种。“关于实现渠道,有很多种可能。一是未来银行理财直接向企业融资项目进行债权或股权投资,具体方式是先放入表内,然后再转让交易给其他行的理财产品;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将本行信贷资产资产证券化来实现标准化。”

不过在另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看来,这些方法目前在实现上都存在一些障碍。“虽然可以实现,但是第一种方法相当于另一种买入返售业务,也就是把信贷业务变成资金业务。买入返售业务被看作是‘钱荒’、同业空转的元凶,通过第一种方法的话,其本质思路是没有变化的。”

至于资产证券化,虽然是实现银行理财转型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商业银行还受到监管层额度限制,不太可能将规模做得很大。除此之外,“还与监管层的顶层设计有关。证监会的顶层设计目前比较成熟,各种资产都能做资产证券化,形成标准化的市场产品,但是目前银监会的通道并没有十分成熟。”该位银行业人士称。

在严骏伟看来,将银行理财规范为债权类的直接融资工具并不仅仅意味着银行的转型。“规范化有两方面路径,一是投向债权性工具,这条路径一直都是通的;一是将非标资产转换成标准化资产。以非标中占比很大的信托业务为例,这就对信托公司的转型提出了要求。”严骏伟表示。他认为,未来信托可能要去“信托计划”而变成“信托债权产品”。而这需要满足几个要素:公开发行、完整的信息披露、发行时进行评级、解决信托流动性问题等。“现在有中证登、中债登,未来是不是能成立中信登?将信托变成信息更加公开透明的产品。这样也能帮助银行理财实现转型。”

 

阳光化运作

总体来看,监管层的一系列动作旨在推动银行理财去空转以及透明化。在此之前,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完善、投资过程不透明、销售过程不够规范等问题一直饱受市场诟病。

整改资金池要求的理财项目和产品“一一对应”已经提出银行理财阳光化运作的第一步。而6月下旬银监会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一期)运行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正式启用的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更是进一步将银行理财产品推向规范化和阳光化方向发展。

最新上线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从产品申报、发行、存续和终止四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在产品募集起始日前10个工作日,对产品的74个数据元信息如实填报,以便做到从产品设计、发售、投资运作、产品详细信息、存续期和到期信息披露等方面,对理财业务进行全流程规范和监管。同时,未来所有理财产品只有在该系统登记后才可以发售。

“这次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有许多新表述,这或许也能代表今后银行理财可能的发展方向。”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表示。

例如在产品投资类型的界定方面,首次将银行理财产品进行规范划分为:结构性、货币市场工具类、债券类、非标准化债权类、基金股票类、股权类、另类、混合类和代客境外理财九种,这在未来可能起到详尽监管理财资金具体流向的作用。

在产品收益上,系统要求银行录入银行端实际实现收入(元)、兑付客户收益(元)、产品端实际年化收益率(%)、客户端实际年化收益率(%)四个要素。“在实际投资中,由于大多数银行采用资产池模式管理,如果实际投资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差值便变为银行所得,这也是此前监管层、市场、投资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曾韵佼认为,“之前‘8号文’严格要求商业银行对单一理财产品进行独立核算,加上此次系统中要求填报的银行端实际实现收入和兑付客户收益,监管层便能很方便地监控差额,进行风险管理与引导,同时提升理财投资的透明度。”

除了对未来发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之外,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刘宏宇也曾公开表示,要求银行业在7月31日之前完成2011年和2012年两年已经成功发行的理财产品信息的补录工作。

对此,张旭阳表示:“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工商银行作为三家试点行,从年初就开始做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完成补录工作。光大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实现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并且通过系统建设,已经能够基本实现将光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每日估值计算出来。”

尽管如此,在上述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看来,要想通过此举真正督促银行理财做到一一对应、单独建账管理、获取真实投向信息还有待时日,目前来看系统尚未成熟到足以取得“彻底的胜利”,“但这至少传递了监管层的态度,相信未来银行理财也会更加透明化运作。”在他看来,银行理财转型,透明化是第一要务。

由于银行理财之前的投向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充分、销售不规范,导致了银行理财的收益情况直接与银行隐形信誉捆绑在一起,不少投资者根本不清楚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甚至将银行理财产品视为储蓄存款的替代品,导致银行信誉的变相透支。一旦亏损出现,尽管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明确客户需要自担风险,但投资者与银行纠缠不清的情况时有发生。

“通过规范为债权类直接融资业务,并借助银行间流通交易渠道,可充分揭示理财资产的风险,进而规范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运作。”刘小腊认为。随着银行理财规范化进程,银行理财的投向将更加透明,这也就意味着未来银行理财的风险将有投资标的决定,银行的资产风险将层层分解分散到投资者承担。

回归本源

这两个月来,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6月下旬,由于银行“中考”压力和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钱荒”的出现,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度飙高,平均约在7%左右。进入7月以后,银行收益率则下降致5%左右的水平。银行理财俨然成为了银行间调节资金头寸、监管套利的工具。

“从银行端看,银行理财需要摆脱资产负债业务附属工具的地位,走上真正的资产管理之路,回归本源。”上述银行业人士认为。

作为舶来品,银行理财的本质本应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但从2003年在国内诞生以后,银行理财渐渐偏离了其原定的轨道。

如今,重回财富管理本源被看做是未来银行理财的方向。张旭阳就曾公开表示:“如果我们风险没有向投资人转移的话,就不是一个直接融资的产品,就不是利率市场化下的融资范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投行所创造的标准化产品和投资者之间形成投资管理组合,这就是资产管理。通过我们的主动管理、组合投资,通过资产管理商的介入,使得我们标准化金融产品变成投融资组合去分散风险。其中资产管理商包括基金公司、信托、券商的大小集合等。”

现阶段,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放开使得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渐行渐近。一旦存贷利率彻底市场化,那么银行理财很有可能受到来自存款的直接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小腊认为:“‘核心+卫星’的策略可能是未来理财业务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仅仅围绕‘固定收益’的核心业务领域,同时充分借助外部资管机构、衍生工具等,丰富银行理财业务。”在他看来,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形态将朝着结构型(嵌入衍生品)、净值型(类基金运作管理)、债券型(资产包证券化)方向发展。

只是,银行理财这些一度偏离了轨道的“孩子们”要回到正轨还需要监管层的监督和驱动。在上述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看来,“未来监管结构对银行理财的监管方向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台缺席已久的银行理财投资管理办法,二是进一步对杠杆错配作出限制。”在他看来,银行理财的彻底转型恐怕将花费一年的时间,当然届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