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行老矣?曾经少年得志的田国立金融从业丰富,空降后将如何拯救中行,将备受关注。

百年中行老态:国内业务疲弱 海外业务遭冲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区柏均 冯娜娜  |  阅读:

 

在下一个百年基业的开元之年,中国银行迎来了新的掌门人——田国立。现年54岁的田国立此前是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并兼任中信银行董事长。
 
此时正值上市银行年报披露期,中行已于3月底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报告,田国立与前任董事长肖钢可谓“无缝衔接”。
 
不过摆在田国立面前的却是一本难念的经。这几年,中行资产规模增长缓慢、盈利疲软,就连津津乐道的传统优势——海外业务,增速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大行。百年中行,老态显现。
 
这让田国立的空降显得有点“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味道。如何重振中行,开启新的百年大业,中行上下对履历丰富的新掌门人充满了期望。
 
中行的忧伤
 
百年大行,中行曾经独占鳌头。年报数据显示,2003年,中行以287.07亿净利润在四大行中排名第一,约为最后一名农行的15倍,而十年后,中行净利润在四大行中降至末位,落后农行56.62亿。2012年三季度,农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和利润这三个关键的财务数据均已超过中行。昔日的老大如今排名垫底。
 
近年来中行竞争力有所下降已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细看数据,中行在与农行“老三”之争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吸储能力较弱。
 
2012年报数据显示,中行报告期末吸收存款9.1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4%;而农行同期吸收存款10.86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无论数额和增幅,中行都要弱于农行。
 
其实,最近两年,农行吸储能力一直强于中行。农行营业网点两倍于中行,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县域业务优势使其更易获得低成本的存款。而中行的国内物理网点覆盖较之于其他大行是薄弱环节,限制了其国内业务的发展。
 
正因吸储能力的薄弱,使得中行的贷存比一直高居不下,明显高于其他三大行。2012年末,中行贷存比达71.99%,其他三大行贷存比均低于70%,农行的贷存比甚至低于60%。
 
中行的这一困境,毫无保留地体现在重要运营能力指标净息差上。中行2012年净息差为2.15%,排在四大行末位。有分析指出,这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启动的4万亿大投资。其时,为奋起直追,中行抓住机会投入巨大信贷资源“重仓”国内业务。但当时的重配留下了隐患:单笔规模巨大的贷款收益率较低,且资产质量存在较大隐忧。
 
传统优势海外业务受冲击
 
诚然,正如3月26日中行业绩发布会上,中行管理层所言:“不管是哪一家商业银行,也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做到最好。重要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评价和分析,确定一些核心的关键的领域,以此为重点,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行认为,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全球化和智能化发展的程度,未来仍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的优势。中行行长李礼辉提出:“希望在未来三到五年,海外业务所占的比重能够达到30%左右。”
 
海外业务一直是中行相较同业最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银行一直行使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的职能,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至今仍保持海外机构资产总额4661.86亿美元居四大行之首的地位。
 
但近年,这种优势遭到了同业的冲击。其他三家国有大行在国际业务上有奋起直追之势,而中行海外业务的发展则有放缓的迹象。
 
2012年年末,中行海外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3.8%,而工行、建行、农行分别增长30.5%、17.01%和94.3%。2012年,中行海外业务实现净利润增长仅为5.36%,而其他三家大行的增速均超过中行。
 
工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也在奋起直追,增速超过中行。2012年,工行跨境人民币业务总量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中行全年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49万亿元,同比增长42%。
 
海外业务的竞争,拼的是渠道。
 
截至2012年末,中行海外机构已覆盖香港澳门台湾及36个国家,拥有海外机构613家,全年新增仅15家。而工行境外经营机构分布在3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83个境外分支机构,去年半年时间增加131个,扩张异常迅猛。
 
其它银行的海外动作也在昭示着对海外市场的野心与信心。海外市场开拓进行得如火如荼。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农行在其2013-2015年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未来三年要强化国际业务与多元化服务能力,有序发展海外机构。目前农行也已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3家海外分支机构,并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24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当然,工、农、建三家大行海外业务在去年大幅增长,不排除其基数相对较低的因素,不过在未来国际业务发展中,中行海外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毫无疑问,工行的威胁最大。
 
中行管理层曾提到,将来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在海外的布局,增加海外机构网点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与海外的同业合作,在他们那里建立中行的业务柜台,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服务。
 
然工行也对海外业务提出了重点规划。工行认为,海外走出去不只是延伸服务,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分散利润贡献。以求稳定利润和分散风险。今后几年工行将更加注重提高海外机构的质量和盈利贡献能力。
 
21世纪网注意到,2012年上半年,工行境外机构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7.6%,增速已超过境内机构。
 
中行能否重新振作,继续保持海外业务的传统优势?如何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寻找下一步发展新动力?答案将由新任掌门人田国立来书写,中行上下也寄予了厚望。
 
中行官网显示,田国立已加入中行担任党委书记。在完成相关手续后,将出任董事长一职。
 
54岁的田国立,履历丰富,在金融系统中也可谓少年得志。他37岁时即出任了建行行长助理一职,成为建行行领导。
 
1999年4月,离开建行的田国立转而进入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担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总裁、董事长。执掌信达资产期间,田国立首创“雕根”理论,信达扮演了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探路者的角色。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公司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2010年12月,田国立加盟中信集团,出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及总经理,中信银行董事长、非执行董事。
 
田国立将如何领航百年中行?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拯救。